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市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三清 《特区经济》2007,226(11):34-35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生态经济建设是现代林业的基本模式。利用森林生态经济学原理,论述了林业的生态经济性特征;根据协调发展的理论,发展林业必须兼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在分析广州市林业生态经济现状和制约广州市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阐明了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经济体系是正确解决林业生态经济的关键所在,进而提出了广州市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生态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分析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揭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对林业产权制度的设计要求,并分析了当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生态经济效应,进而提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生态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本文试通过对张掖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研究和分析,阐释张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张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发展张掖生态林业,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的关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波 《魅力中国》2011,(18):245-246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剧增,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的威胁。林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贵州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对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贵州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贵州林业经济发展的前景,最后提出了贵州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贵州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区间的不均衡一直制约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尤其是山区农村的相对落后始终是当前面临的一大短板。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山区农村建设。而山区农村往往具有山地多、耕地少的特点,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及整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林业经济又是一种绿色、环保、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必须加快山区农村林业经济的发展,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及方式进一步加快林业经济发展,从而为山区农村建设奠定较好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6.
林业经济作为一个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的行业,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和基础资料的供应情况,是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重要行业,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些年来林业会计核算虽然不断的进行完善,但是在其核算体系以及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来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婷 《北方经济》2005,(4):43-44
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林业此时也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森林效益的多元化、林产品生产的多样化代表了这一发展阶段的主流.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林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极好的发展机遇,林业行业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在新世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基本上低于32%,到90年代中期有明显的提高,已达40%左右;而同期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30%.根据国家林业局<2001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的调查结果,"九五"期末,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7.3%,现在为34%.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必将限制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有特定涵义的经济发展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林业科技创新就是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就是实现林业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绥化以实施“绿色走廊”工程建设为统领,把林业提升到林业产业和林业经济的位置,确立了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的总体思路。目前,全市平原农区有林地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2%。特别是按照“三北”四期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把林业生产确定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四个主导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推动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非公有制林业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林业重点工程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是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保证,而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是推动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设现代林业重点工程,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投资要有重点、坚持不同的补贴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投资主体多元化.寻求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农林高等院校是我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农林高等院校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差异会影响配置效率,而配置效率的高低对于农林高等院校作用的发挥乃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剖析农林高等院校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结构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4年农林高等院校数据构建了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改变经费拨款结构、人才配置结构等相关因素,仿真模拟各种方案下产出的变动情况,以此为依据讨论如何调整农林高等院校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以达到产出最优,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城市近郊城镇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关联产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居民高品质生活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了系统类变量分析模型,解析了大城市近郊城镇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价值逻辑。瞄准专业人才较少、业态创新不足、组织创新乏力等问题,提出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即建设联合式、平台型、生态化的科技服务组织,生态网联、三器链接、模式创新、主体共生四位一体,推动科技服务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农业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科技活动阶段不同分配情况下;在农学、林学、水产学、畜牧兽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间分配情况下所引起农业科技产出的可能变动情况,运用核密度估计函数系统测算2005-2015年不同科技活动阶段财力资源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农学在各学科领域内占有较为明显的主导地位,各阶段农业科技财力整体投入水平均大幅度提高,其中试验发展的涨幅最大,但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增长较大,而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呈负增长态势;基础研究阶段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东北地区对科技投入影响较大;应用研究阶段各地区以及全国范围整体差异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樊端成 《特区经济》2011,(6):202-204
建国以来,广西农业结构逐步由种植业为主和粮食为主演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并重。这种变化的动力,主要是改革推动、市场拉动和科技促动。今后广西农业结构调整需市场手段与计划手段并用,构筑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俄经贸合作活动中,黑龙江省曾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随着中俄经贸活动由无序竞争到有序的发展,黑龙江省应适时调整对俄经贸的策略,不断开拓俄罗斯市场,发挥私营企业在对俄经贸活动中的作用,加强林业、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完善对俄劳务输出的政策,扩大对俄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林业灾害是我过主要的自然灾害,"是不冒烟的林业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病虫害制约了生态建设的步伐,在新的历史时期,减少灾害,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亦成为我们目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论乡村社会林业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界定和归纳了乡村社会林业这一概念,进一步分析了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管理要求,揭示了乡村社会林业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认为乡村社会林业本身就是适应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林业,乡村社会林业发展能够为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范智军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74-178
文章指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发展生态旅游必须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广州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端生态度假旅游项目潜力巨大。文章提出发展广州市生态旅游业的思路与规划方向,即以北部山区为重点、兼顾东部与南部地区,以整合和发展广州市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