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淑轲 《魅力中国》2014,(23):101-101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戏曲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表演艺术的范畴内,戏曲表演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以唱、念、做、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唱,指传声、传情的歌唱;念,指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念白;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传统武术和翻跌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这四种表演手段,根据它们的异同,可分为由唱、念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语汇,和由做、打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表演的舞蹈语汇。在戏曲表演中音乐词汇、舞蹈词汇都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出人、出戏、出情服务。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手段,也是它的特殊语汇,它们的结合,构成戏曲表演形式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常飞 《魅力中国》2014,(10):67-67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  相似文献   

3.
王春霞 《魅力中国》2012,(29):22-22
作为戏曲舞台表演的基本单位——演员,当一对或一组的表演程式独立存在尚不能构成独立的舞台形象时,只有借助演员根据人物性格和规定情境的要求,把若干程式按照生活逻辑和舞台逻辑组合起来,塑造出独立的、具有某种具体思想感情的舞台形象,最终完成对戏曲审美客体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汪瑞雪 《魅力中国》2013,(23):238-238
什么是教师?韩愈说:“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不单单传艺还有传道,教学生怎样做人,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基功课,是戏曲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其教学目的,是把自然形态的人体,训练成为符合戏曲表演审美规范的艺术创作材料。基功课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学生身体各部位关节和韧带的软开与柔韧,以提高形体的协滑眭和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王淑芳 《魅力中国》2010,(17):225-225
戏曲表演是一种独特的歌舞表演,它把多种艺术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程式体现出来。“唱、念、做、打”就是戏曲表演的概括统称。在戏曲表演中。“唱”。嗓音宏亮,唱腔委婉动听。未见其人,先问其声,夺人耳目。“念”即念白,指用艺术手法处理过的舞台语言,富于节奏感,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而最富于表现力的是它的“做”。即做功,指各种节奏化、舞蹈化的表演动作,包括各种神情、意态、身段、工架以及成套的独舞、群舞乃至运用翎子、帽翅、水袖、马鞭等物质材料创造的身段等,而且“做功”表演最能配合“唱腔”表演来达到戏曲艺术的最高境界的。  相似文献   

6.
王心平 《魅力中国》2013,(11):91-91
戏曲的高质量的表演就是要求演员技艺的熟练掌握,对剧中人物情感的表现迭到“从l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从而达到戏曲艺术对人物塑造的真正掌握。笔者结合自己对戏曲的理解,从戏曲表演中“神”的含义、“神”的表现方式、“神”与“形”的关系阐述了戏曲表演中的“神”。  相似文献   

7.
美的追求     
角色是戏剧的灵魂,角色的创造是衡量艺术成功的标尺,创造角色是艺术家对美的刻意追求.创造角色没有捷径可走,确有规律可控寻,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的规律千变化,有着无暇广阔丰富的内容,体现在戏曲中因其特征有又多样表演.戏曲作为现在进行的艺术,角色与观众直接交流的艺术,演只和观众达成默契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的活动,它即使审美创造,又是审美反央.  相似文献   

8.
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服装是提高舞蹈作品整体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现作品风格及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舞蹈是现性艺术,有着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对演员进行服装美感意识培养,使演员受到美的熏陶,在舞蹈表演中达到动作美与衣饰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薛娟 《魅力中国》2010,(11):107-107
戏曲的表演艺术是一个历史的流程,不同时期的戏曲有不同的表演。在不断地发展衍变中,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历史形态。戏曲现代化,关系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兴旺,是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观众非常关心的课题。戏曲的现代化,首先是从内容上反映新时代和新生活,这方面许多前辈作了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它在成功和失败之中不断地前进。实践证明,戏曲这种民族艺术形式,不但是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而且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丹 《魅力中国》2014,(26):80-80
我国戏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坚固的艺术地位,戏曲艺术不仅体现中华民族的艺术特点、审美方向和欣赏价值,其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具有中国浓郁色彩的演唱风格特点和演唱形式,戏曲的唱腔是整个戏曲音乐用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而民族声乐,是对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唱法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唱法的总称。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以民族特色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根源的中国式歌唱艺术。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又各自展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观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眼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早在汉代百戏中就有<东海黄公>的节目,通过无数和杂技,表演简单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在戏曲表演中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王国维曾以"以歌舞演故事"定义戏曲,戏曲表演"有声即歌,无动不舞",以歌舞为主要手段来表现内容、刻画人物,可以说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综合性特征.由此可见,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绪霞 《魅力中国》2010,(3):370-370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势。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艺术。表演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在艺术比上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余红瑞 《魅力中国》2010,(22):50-51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它的艺术精华博大精深,展现出了我们对历史的探讨和发掘,它以一种故事的形式表演出来,使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流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5.
王爱霞 《魅力中国》2009,(20):165-165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它起源于起歌舞,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化,逐渐形成有故事、人物、对话和曲调和艺术形式。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门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歌舞、杂技、表演于一体。其中表演占有突出的地位。戏曲表演手段极为丰富,通常概括为唱、念、做、打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梁红 《魅力中国》2009,(18):197-198
我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是以唱、做、念、打综合表演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特殊的艺术魅力。"身段"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是唱、做、念、打表演形式的载体,是戏曲教学中的一门"主课"。身段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戏曲文化和戏曲艺术开始与旅游进行智慧的结合,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旅游品牌——戏曲旅游。戏曲与旅游的耦合,一方面由旅游引领戏曲脱离了曲高和寡的境地,使戏曲寻找到一个新的前景可观的受众群体——即庞大的旅游者群体,开拓了戏曲的演出市场;另一方面,戏曲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使旅游借助戏曲艺术的审美过程提升了自身的审美层次和文化品位,无形中增加了旅游活动中的艺术趣味和价值感,提升了旅游者的生活品质。华北地区的文化旅游已经有了显著的起色,但还有待于以戏曲旅游为其增加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杨杰 《魅力中国》2013,(6):47-47
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不是既成的,而是创造的;不是预约的,而是发生的;不是静止、重复的,而是生动的、变化发展的。这是我们对袁演艺术的基本认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还应该在不断地艺术创作实践中去感受,去检验,去再发现,激活戏曲演员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9.
张英妹 《魅力中国》2014,(18):103-103
在戏曲历经数百年并取得无数优异成果的今天,如何塑造出更好、更高的舞台人物形象。怎样处理好传统戏人物与现代观众的时空感。成了新时期戏曲演员的难点和热点,更是我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追求、探索的一大课题。通过不断学习和体验,使我对传统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解读,我认为传统戏曲艺术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以现代观众审美要求为出发点,并运用戏曲表演程式,在人物身上融入演员的创新艺术风格,才能塑造出真实感人,充满时代气息的舞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康江涛 《魅力中国》2014,(4):128-128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元代多称之为“词曲”、“杂剧”,明清多谓之为“传奇”,现在所称的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我国的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表演形式,它的语言是歌唱化,就连动作也是舞蹈化的,即舞台表演的行动意念和思想感情都是受所扮演人物制约和角色支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