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恒 《改革》2004,(6):68-73
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更是我国今后引资的重要趋势。然而这种不同性质的多种资本主体并存于中国市场的特质将直接决定彼此的生存空间和获利机会,并最终决定投资的绩效和宏观经济稳定性。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和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手段,并从品牌、技术和币场占有率三个方面考察跨国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可以得出已经形成隐性垄断的结论,相应地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对跨国并购实施竞争规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进入新世纪,面对国际资本高速流动和跨国并购的新特点,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引资策略,寻求新的引资方式,扩大利用外资领域等措施,以适应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以来,在全球跨国投资迅速增长的热潮下,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纷纷调整引资战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鉴于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形成更为有效的国内经济政策,使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外商  相似文献   

4.
周宏芸 《特区经济》2006,(12):326-327
本文将从中国企业的投资特点入手,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相关模型的构建,为我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文分析了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变化、危机后全球直接投资格局调整以及全球引资竞争态势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金砖国家引资规模与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引资地位在动态调整过程中总体上得到了提升与巩固。从长期看,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潜力。  相似文献   

6.
比较近年全球跨国投资与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可以发现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即两者之间刚好呈现相反趋势。这表明几方面问题:一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占全球份额小,近年不过3-6%左右,全球资本流动态势对我国影响不大;二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层次多,市场广阔,有极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吸收外商投资更多取决于我们是否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引资要素优势;三是我国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并存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与全球相逆,全球跨国投资形势好时我国的引资要素优势反而削弱,全球跨国投资形势不好时我国的要…  相似文献   

7.
总结15年改革开放成就,我们为利用外资方面的巨大成果而欢呼。15年里我国共吸收外资协议金额31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78亿姜元,全国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4万家,实际投入外资618亿美元。1993年外商投资企业产值逾3000亿人民币。对外资的利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借款,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贷款及外国出口信贷等间接投资,其二是外商直接投资,从最初的“三来一补”方式到广泛的合资合作。这对我国前十年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到了九十年代,国际经济格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在西方一片经济低迷时却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腾飞的立足点将是发达的基础产业设施,但是要有相当的资金投入。在总结前两种引资方式的客观利弊基础上,我国将眼光调整到当今国际金融筹资证券化的大趋势上,一方面它能广泛地吸收多方资金,学会利用国际资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快地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经济(?)。这也为国外各种游资分享中国经济迅速成长的投资机会创造了条件。九十年代,中国要从开放引资阶段进入到学习资本经营阶段,中国企业要从单一合资引技阶段进入到跨国经营、角逐国际经济市场阶段,这是中国企业来来生存力所在,也是中国发展大潮流所向。  相似文献   

8.
马明申 《特区经济》2007,216(1):76-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投资发展迅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华子公司引进技术的水平也呈不断提高态势。从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来看,其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美国对华投资以市场寻求型为主,研发当地化以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就成为其必然选择。本文将在简述美国对华投资企业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中国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为中国在引资过程中趋利避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田园 《特区经济》2008,(10):270-271
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愈演愈烈。但是,并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并购战略的部署、企业的财务结构以及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跨国直接投资区位现状   在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   ……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 I)的典型地区—长三角的引资竞争进行分析。首先,利用长三角地区FD I流入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引资竞争概况,指出从吸引外资总额与实际利用外资额上看,长三角地区自改革开发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在2004年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普遍的下降。从外商投资方式来看,外商独资经营方式己在长三角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合资经营与合作经营方式己逐渐退居二线。随后,本文对长三角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迁从引资竞争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认为这种竞争会带来两种效应———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针对过度引资竞争所导致的问题给出了两点政策建议:a.引资竞争措施应从单纯政策优惠转向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升;b.引资竞争要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走向竞合。  相似文献   

12.
全球跨国投资的实践表明,中介机构在大量的跨国投资活动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近年来国内企业轰轰烈烈的跨国投资活动中鲜见本土中介机构的身影。当前,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我国中介机构在对外投资活动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五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在1995年掀起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中,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资料,1998年跨国直接投资总流量达到6440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并购总额达411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的63.8%;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成交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属跨国并购的占一半以上。中国已经参与世界跨国公司发展的潮流。90年代以来,我国吸收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自1995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止到2000年5月底止,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在我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9万家,合同引资6300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3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2012,(9):86-8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合资、合作的同时也对走向海外跨国投资经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是我国企业从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到实施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通过主动走出去,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从国外直接获取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TCL集团国际化过程就是一批中国企业主动跨国投资经营的典型案例之一。  相似文献   

15.
程斌 《特区经济》2010,(2):98-99
本文结合跨国公司投资战略选择的理论,具体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前后跨国汽车公司来华投资的战略演变:加入世贸以前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轿车市场的投资战略以市场导向为主,利润导向战略为辅;加入世贸以后跨国汽车公司开始从总体战略目标出发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在中国进行战略导向型投资。上述两个阶段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对于中国轿车工业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总的来看加入世贸以后跨国汽车公司来华投资对中国轿车工业不利影响要大于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蓬勃增长。随着大量外资流向亚洲新兴发展国家,CAFTA的引资效应也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中国与东盟(区内两个最大引资经济体)引资竞争产生影响。文章比较了中国与东盟的对外引资现状和特点,结合全球FDI趋势和CAFTA对外引资效应,探讨中国与东盟的对外引资竞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外商直接投资在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现。本文主要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反思外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外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被夸大、外资使用成本过高、加剧国内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增强经济自身的内生增长能力,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外资规模和结构问题、跨国公司的品牌和市场控制、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主权的危害等都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外资,控制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加强产业政策;取消超国民待遇,制定反垄断法;坚持独立自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跨国并购是目前跨国投资的最主要形式。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每年的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金额中,有65%到80%采用并购方式进行。而在中国,最近几年每年400多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只有不到5%是采用跨国并购进入的,而且主要是以一些非典型的跨国并购为特点,比如通过合资或增资扩股或海外收购 B 股来并购。  相似文献   

19.
后金融危机下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2008年10月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利用外资出现下滑迹象。但从长期看,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有投资潜力的国家,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也将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方向。鉴于前一阶段我国利用外资中出现的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引资政策需要在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区域政策、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中国目前的跨国公司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总的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呈现出以下特点:(1)起步晚,但投资速度相对较快。从1979年中国外向型经济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后,中国跨国经营也开始起步。中国的非贸易海外企业由80年代初期60多家发展到1993年的1400多家,协议总投资额30多亿美元,地区分布几乎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