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的一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投资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将继续回落,企业须迅速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服务型”转变方向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2.
《开放潮》2006,(11):4-5
2007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12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不同,这次,“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看似仅仅两个词汇次序的变化,其实却有着相当的深意。 “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不仅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也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召开的山东省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三个转变”,即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突出任务,是提高我省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发展理念的偏差曾经使中国经济转型长期停滞不前,给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隐患。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推动型转变,由技术引进依赖型向自主创新支撑型转变,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向“共同富裕”转变。加快经济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动这种转变政府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窦学诚 《发展》2007,(7):11-12
一、“双轮”结构中的县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空间结构逐渐由相对单纯的“县域经济加和”形态,向“都市+县域”的“双轮”结构转变。在“十五”以前,这种“双轮”结构大体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网络以都市为中心大规模建设,特别是都市房地产的飞速发展,日益使“双轮”结构向不平衡状态扭转,总体来看,县域经济基本上代表了国民经济空间结构中“欠发达”部分;  相似文献   

6.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主流意见认为,整个经济增长没有过热,基本上处于一个可控的上升周期。因此,如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防止两大资产价格较大幅度的波动,就是目前以及未来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所一再强调的,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在此,若加一防,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由一防而变为“两防”,很可能成为中央未来或2008年经济工作重心。但是,实际情况远比此复杂,中国经济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也会比这两防更多。  相似文献   

7.
《沪港经济》2005,(3):6-7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近期为2005年中国经济做出了展望和预测,其中有关国家政策以及人是币汇率调整的预言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陶冬预测国家相关政策将有三种变化:1、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即由“扩张”转为“中性”;2、货币政策正出现微妙但重大的变化;3、经济增长目标由“平稳、均衡地增长”向“平稳、较快地增长”移动。  相似文献   

8.
潘毅刚 《浙江经济》2009,(21):24-29
“九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今“转型”的意识已深埋于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新的30年浙江靠什么动力继续走在前列,友人深思。正如浙江经济前30年充满“自我扬弃”的辉煌一样。当前浙江经济又一次面临改变自我,以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挑战。而一系列有关“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已悄然结题,无论是学者还是企业,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步入新的征程.经济转型和发展引擎的转向将会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近29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注目和国人振奋的辉煌成就。作为21世纪全球关注和向往的中心,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在逐步完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着力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替代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整个句子的内涵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验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吕胜利(兰州730070,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这两个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全面...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会存在,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但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生产结构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弘 《北方经济》2007,(7):38-40
消费不足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性因素。中国经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很难长期维持,这一增长方式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重要调整。这样的调整对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消费。届时,如果消费不能成长为代替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支柱,中国经济很难排除硬着落的可能。刺激消费增长是中国政府最近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十年。这十年,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十年,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实现共赢的十年,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由参与到引领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经济实现了由外开放向开放经济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深刻意义是:从此决定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将不仅主要取决于国内因素,而同时将取决于国际因素;在实施宏观调控时,将不仅要考虑本国的情况如何,而且要综合要权衡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我国开始于1997年的需求不足,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开放度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基本上属于“输入型需求不足”,而并不是中国经济自身已经发展到“生产过剩”阶段而出现的需求不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在今后与以“过剩经济”为基本特征的西方国家往来的过程中,“输入型需求不足”可能会经常发生。治理需求不足可能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长期战略任务,但决不可对发展生产力、增加有效供给的问题有任何的忽视。在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不消除甚至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虽然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措施尽可能据展新的贸易市场,开辟新的对开放渠道,但宏观政策的基点应该着力发挥国内优势、扩大国内需求,以内需的扩大弥补外需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九五”到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核心内容。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从扩大再生产角度看,就是从外延为主向内涵为主转变;从经营方式角度看,则是由粗放型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回顾内蒙古经济发展历程,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结构失衡。这是典型的以外延扩大再生产和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全国也具有代表性。今后十年五,内蒙古经济能否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关键要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的快慢。如果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跟不上全国的步伐,那么内蒙古经济与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因此,加速转变增长方式是“ 九五”时期及其后十年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和长期任务。对此,必须树立起高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相似文献   

16.
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投资资金。大幅度增加,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快速下调。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考虑到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热情,考虑到资金、技术、劳动力要素的保障情况,2009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由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处于“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西北地区尚处于“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2001—2010年多为“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2011—2015年多为“高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2016—2022年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率先切换为“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存在研发资本的“双门槛”和高技能劳动的“高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8.
浙江作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的区域,有必要也有条件在积极探索“又好又快”的新发展模式实践中为其它地区示范。而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促进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以创新驱动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丁元竹 《中国经贸》2015,(11):16-17
国家主席习近平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变,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既彰显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揭示中国决策层直面失衡调整困难的决心,对中国经济形势特点给出一种合规律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因为受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因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同时也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