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露  伍鹤 《特区经济》2005,(5):184-185
一、从比较优势谈起 "比较优势"这一表达最初起源于国际贸易中.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这一理论被称之为"绝对优势"学说.与"绝对优势"理论相对应的是"比较优势"学说.这一学说首先由英国另一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2.
一、静、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及比较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比较优势原则一直成为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精髓,并在国际贸易活动不断的发展中被赋予新的特征.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当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它们共同构成了以比较利益学说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或生产率优势,或假定生产率相同前提下的自然禀赋优势)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生产和输出那些劳动生产率上占有优势,或密集使用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  相似文献   

3.
刘新建 《产权导刊》2009,(12):18-19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这一学说被视作是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俄林理论的特点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Ohlin 1894—1982)于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所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或称为“生产要素配合论”)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现代国际贸易的两大基本理论。俄林的理论有以下两大特点:①俄林将马歇尔的微观理论与凯恩斯的宏观理论结合起来研究,除了研究商品价格如何构成外。  相似文献   

5.
邓林 《改革与开放》2013,(17):52-54
在经济思想史上,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经济史上第一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解释了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美国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思想史上,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经济史上第一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解释了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正> 一、静态分析:比较优势的意义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并显示出卓越成果的理论主要有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国际价值论。比较成本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其绝对成本优势法则对于国际贸易的意义,斯密认为,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产品生产便宜,那么最好输出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宏 《亚太经济》2002,(2):76-79
本文从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而作为与国际生产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因此,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对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9.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就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劳动力的价格有所提高,仍慢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中国有效劳动力供应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同步甚至快于经济增长,因此我国仍能保持劳动力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其核心内容为"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文章用国际贸易实践的模式来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教材引进,分析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外合作办学教材引进的意义,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教材引进的途径,从而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话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在理论界也颇有争论。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告诉我们在参与国际贸易的每个国家中,有的国家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可优中选优找到最具优势的产品参加贸易;有的国家可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也能在劣中相权取其优中找到比较优势。有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比较优势。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又为参与国际国内贸易的各个国家都应选择自己的优势产品参与竞争提供了解释。我…  相似文献   

12.
一、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比转优势理论是国际自由贸易理论的主流和基础。大卫·李嘉图指出,各国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有助于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社会财富。20世纪初形成的要素禀赋论认为,一国有比较优势因而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要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该理论将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外在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的基础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大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综述兼论我国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两个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在此之后,比较优势的思想成为了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把对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创立了要素资源禀赋理论,该理论又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二战以后,国际贸易理论在解释市场竞争不完全、要素密集度转换、产业内贸易和规模经济发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提出的主要理论有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的DS模型以及萨克斯、杨小凯等人的内生分工与专业化贸易理论,这些理论被统称为"新贸易理论"。本文旨在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和综述,并由此把握住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并对贸易理论中最为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给予较为全面的再认识,同时提出广义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经济和贸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在我国现阶段外贸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后,该理论就从普遍意义上阐明了国际贸易的有利性,即任何国家都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好处,从而成为“分析巨大贸易利益来源的基本方法”。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出口指标”(RCA)法为基础,对比较优势在我国现阶段外贸中的适用性作出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对外贸易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理;而且,比较优势原理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现阶段贸易战略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各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差异是解释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新新贸易理论出发,在厂商生产率异质条件下构建了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决定的分析框架,提出决定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要素供给和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和市场进入成本越低,劳动要素供给越多,该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就越多;但是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对该地区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有双重性,取决于"生产率效应"和"挤出效应"的比较。本文还运用20012010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还是分东、中、西部的样本回归,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要素供给均对国际贸易利益存在符合理论预期的显著影响;同时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对我国省级层面上国际贸易利益存在正向影响,这表明生产率效应超过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利益原则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命运广西大学经济学院李欣广比较利益原则从李嘉图的学说中得到阐述以来,它就是为当时的发达国家英国占领国际市场服务的。按照比较利益原则所确定的国际分工,英国就将专业化于当时先进的工业部门,其他参与外贸国家则将专业化于不先进的...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利益理论曾在国际经济学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一国应发展其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现实比较优势的产业 ,并据此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按照此种理论 ,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要素丰裕 ,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稀缺 ,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各国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加入国际分工 ,所形成的贸易格局为 :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而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理论在上世纪50年代初 ,遭到了里昂惕夫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与未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张玉倩 《北方经济》2007,(11):61-62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就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劳动力的价格有所提高,仍慢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中国有效劳动力供应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同步甚至快于经济增长,因此我国仍能保持劳动力比较优势.但近期有两个几乎相似的说法提出了异议:一是德国纽伦堡调查研究中心所分析出结果--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起码还能持续3至5年;二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判断--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找出更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将竞争力定义为一种比较优势,这是最早的、也是最经典的定义。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以及邓宁的内部化优势理论,一国或一个企业之所以比其他国家或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其在生产率、生产要素或所有权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