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大学生和谐成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需要站在和谐的高度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和谐贯通,营造集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和谐教学氛围,做到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和谐相辅,考核方式与其他教学改革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质,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教师必须上好《思修》课,大学生必须学好《思修》课。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进入高校接触到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到了铺垫作用。尤其对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掌握科学理论前沿知识、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和示范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上好这门课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袁雪花 《魅力中国》2014,(4):206-207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当代高校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作用:它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更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因为不是专业课而不被重视,更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不受欢迎。因此,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思政理论课,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与德育学分对接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职院校"基础"课从理论教学环节到实践教学环节的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把"基础"课理论内容按主题划分模块,实施模块化教学,把"基础"课实践教学完全与理论模块相结合,采用与"德育学分制"相对接的教学模式,使"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取得实效,使"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考核、道德素质的评价紧密结合,真正使思政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李继辉 《理论观察》2012,(1):128-129
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建立平等关爱、民主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和谐师生关系.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就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韩剑尘 《理论观察》2012,(5):156-157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重大任务。目前,该课程教学品质低下的现状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扭转。为提升该课程的法制教育教学实效,法律术语在"基础"课教学中的通俗化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必要的直接通俗化和间接通俗化的方法将法律术语通俗化。  相似文献   

8.
杨琅玲 《黑河学刊》2011,(5):111-112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与责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贯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课"教师必须真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9.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比,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因此,应积极探索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的路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黑河学刊》2010,(9):102-1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大学生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坚持实践性的原则。体现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规律,构建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大学生真正做到从对道德法律的认知向道德法律的实践转化,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大学生自身各方面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教学的评价模式单一,难以体现教学的动态过程。在新课程体系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课的教学评价模式,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形成性的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索,从而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2.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最富活力的教学环节,高职教育的教学与其它教育类型、层次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同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运用“理论指导,注重实际,夯实基础”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史菊红 《改革与开放》2014,(23):92+96-9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本文从丰富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就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的必要性、目标定位、网站设计、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动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案例教学在“基础”课中的应用很有必要。文章探讨了“基础”课案例教学动态系统的构建以及“基础”课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牵涉多个学科,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广度和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线索专题教学"法,以问题为索引,串联每一专题的主要内容,能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欲望和探索精神,突出教学重点,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从而增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实发挥效用,不仅需要任课教师具备精深的专业理论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需要他们加强教学研究,创设一种符合“基础”课特性、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好坏关键在于创设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曹乐 《新西部(上)》2009,(11):190-191
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改以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建立和影响,充分肯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帮助大学生培养责任意识、造就良好品质、科学引导成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认知路径,引入情景创设,通过学习主体协作与交流,完成教学点“意义”建构,将改变过去“教化式”教学理念,这种“内化式”学习路径,更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李同果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2):185-187,2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全国普通高校2006级新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实践性、现实性很强的课程。在对“基础”课教学方法进行卓有成效探索的同时,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对其含义、优点和实施步骤进行阐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解决“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它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即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形式的设定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