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这里有漂亮的草原、沙漠和湖泊,这里曾有辽国的皇城,自然与历史都在这里留下美丽烙印。在中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点缀着一颗璀璨的草原明珠——克什克腾旗。克什克腾因成吉思汗的近卫亲兵而得名,古老而悠远的蒙元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织、融合。  相似文献   

2.
言明 《东北之窗》2014,(12):53-55
正在中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点缀着一颗璀璨的草原明珠——克什克腾。克什克腾旗因成吉思汗的近卫亲兵而得名,古老而悠远的蒙古族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织、融合。克什克腾旗是蒙古、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10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悠久的发展历史、灿烂的历史文化、旖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博大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物产资  相似文献   

3.
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写道:"草原民族的英雄豪放与他们的野蛮残酷一样率真可爱,他们在对人类毁灭欲望的淋漓宣泄中,扮演着独特的历史角色,他们是上帝之鞭,专门为惩罚文明而来。"的确,剽悍的游牧者曾经把欧亚大陆当成自家的牧场,被汉朝击败的匈奴在隐匿了300年后,突然神秘现身欧洲,在首领阿提拉的率领下,发动了对西罗马帝国的战争并加速其灭亡。被唐朝败退的突厥人,在欧、亚、非的枢纽地带建立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成吉思汗的西征更是让欧州人谈蒙色变,同时也间接地缔造了俄罗斯帝国。今天的欧沙还流传着一句俗语"你剥开一个俄罗斯人,就会看见一个蒙古人",俄罗斯的土地上,连系着成吉思汗的血缘纽带。  相似文献   

4.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连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草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在这里汇聚交融。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此筑九原城,秦汉两代在此设九原郡,而位于包头北部的敖伦苏木古城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女婿孙术忽难建功立业的地方。历史上的包头曾经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早码头,是中国通向欧亚各国的重要商埠。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草原名城在中国西部拔地而起。包头正在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呼唤古都西安蒙族文化的精典豪饮放歌奔向草原的回归领悟真情蒙古包您的家园当您走进蒙古大营,您就是最尊贵的客人。身着艳装的姑娘小伙手捧银碗哈达,高唱蒙古迎宾曲,献上尊贵的下马酒,让您感受蒙古人特有的礼仪。走进原始的蒙古包,坐上王爷的宝  相似文献   

6.
海西蒙古族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公元1206年前后,成吉思汗率部西征中亚的进军途中,曾派兵到海西一带活动。蒙古人世代以游牧为业,当他们发现海西广袤肥美的天然牧场后,即产生了居牧的念头。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回师途中占领了西宁,后来又占领了青海湖周围及海西东部的广大地区,并驻军屯牧。随后,元封其驸马章古为宁濮郡王,使之镇守西宁,其部众驻牧青海,蒙古族自此始迁居青海及海西一带,至今已有65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有着悠久的文化。在民间文艺方面,“好  相似文献   

8.
西安是世界历史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首,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西安古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汉唐时期为世界上最大都市,有“西罗马、东长安”之誉。在邻近西安的关中平原上,有72座帝王陵墓,历代城池、宫殿、寺院和其它遗迹,其中秦始皇兵马俑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他如藏有4枚佛指舍利的法门寺、半坡母系氏族社会博物馆、汉茂陵、唐昭陵六骏、乾陵、大小雁塔、现存最大的明城墙等古迹均闻名中外。五岳之冠的华山、风光秀丽的华清池、太白国家森林公园更是中外驰名的游览胜地。西安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西安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铁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1,(19):95
"七种武器"代表着七处景致、七条路线、七个故事、七段历史、七种心境、七分情怀。当你游览这七个地方,身处其中最不能忘却的是那段让人追忆的美丽故事,还有发生在这里的所有曾经……在西藏、在云贵川,我们见证了人间的真情与朴实,天然的景致造就了人们朴实的情怀,更赋予了一份大自然的灵气。在川西四姑娘山、在内蒙草原,一段血战沙场的情景浮现于眼前,成吉思汗的豪情让人钦佩,红军的英勇无畏更让人肃然起敬。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力量与崇高,感受到了只有人本身才具有的独  相似文献   

10.
徐斌 《北方经济》2007,(21):58-59
近几十年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草原严重退化,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牧区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日益显露,逐渐引起各方的重视。可以说牧民、牧区和牧业这"三牧"问题是"三农"问题在草原上的翻版。学界对"三牧"问题的讨论颇多,出现了不少真知灼见,但关于"三牧"问题的几个最根本认识尚不清楚,需要重新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推进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塑造城市特色来医治"千城一面"的通病,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一致,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区第七次党代会做出加快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对城镇特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把塑造城镇特色作为指导我区城镇化的六项原则之一,明确规定:"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塑造城镇特色相统一.把舒展的城镇空间布局、现代化的服务功能、草原民族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城市,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鄂尔多斯市在对成吉思汗陵祭奠区进行维修和布局调整中注重提升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同时,按塑造草原民族特色的风貌要求完成了伊金霍洛苏木迁建的新镇区与成吉思汗陵园旅游区的规划建设,使祭奠区、旅游区、行政服务区三块组团相得益彰,凸显了蒙元建筑文化的魅力.包头市青昆两区,以浓郁的生态性塑造了草原钢城的形象.通辽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仅注重寓生态性和文化性于舒展布局的地域特点,而且建造了一批如科尔沁博物馆等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建筑.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建成了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新镇区.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大街、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兴安盟科右前旗新镇区等一批特色街区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2.
生活·书评     
【书讯·社科】《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作为成吉思汗的嫡孙,世界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帝国的缔造者,忽必烈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更完成了祖父号令天下的目标。本书是西方第一部全面叙述忽必烈生平的传记,再现了忽必烈从藩王到蒙古大汗、直至元帝国君主的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13.
届虹  刘红云 《北方经济》2011,(19):71-73
一、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内涵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纵向交接的过程。在历史过程中,文化传承就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宗法制度作为一种以父权和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宗族家族制度[1],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的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影响特别深远的一种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因此,我国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无不打上了宗法制度的深深烙印.作为我国北方重要少数民族的蒙古族,曾在十二、十三世纪,由其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利用氏族宗法组织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统一蒙古各部.并建立了疆域空前的蒙古大帝国.建国后,成吉思汗所推行的宗法分封制和领户分封制,使蒙古族在当时及以后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处于宗法制度的笼罩之中.  相似文献   

15.
草原畜牧业最根本的基础是草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的状况休戚相关。草和畜的关系问题,即草畜平衡问题,是维护草原生态、保护草原资源的关键性因素,而且同时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  相似文献   

16.
徐斌 《北方经济》2007,(11):58-59
近几十年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草原严重退化,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牧区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日益显露,逐渐引起各方的重视。可以说牧民、牧区和牧业这“三牧”问题是“三农”问题在草原上的翻版。学界对“三牧”问题的讨论颇多,出现了不少真知灼见,但关于“三牧”问题的几个最根本认识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1219-1224年的成吉思汗西征,对中亚各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成吉思汗挥师西进及班师东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他个人的政治抱负,游牧民族文化性格,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平息西夏叛乱,年事已高及中亚气候酷热、疫情流行等。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印象     
苏航 《东北之窗》2011,(15):24-27
草原城市的崛起 7月2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科尔沁博物馆。策马奔腾的成吉思汗、端庄的孝庄文皇后的雕塑,各种形状的石器、马头琴、祭祀法器、雕花马鞍和鼻烟壶等文物陈列在那里,这一瞬间,我仿佛在时空里穿梭,作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  相似文献   

19.
在呼市以北90公里,翻过阴山,便是希拉木仁大草原,那里可是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丽令人心旷神怡。牧草茂盛,羊肥马壮。在草原上,最吸引游客的是敖包,蒙古包。在草原上,每间一段距离,便有一个敖包,那是草原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青海是我国蒙古族人口聚居的地区之一,据1990年普查,青海蒙古族人口有71515人,占我国蒙古族总人口的1.57%,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60%。青海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 一、人口来源 青海蒙古族原来居住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十三世纪初叶,即公元1206年前后,蒙古王成吉思汗统兵西进,兵攻中亚时,曾派兵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一带。自古以畜牧为生的蒙古族看到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人口稀少,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公元1227年,成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