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旭 《改革与战略》2005,(9):137-140
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因资本约束与资本积累严重失衡而遭遇瓶颈,突破瓶颈,需要以体制改革为契机,转变经营模式,平衡资本约束和发展,逐步走向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
优化资本结构对于发展中的我国银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确立合理的银行资本数量和结构,商业银行可以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兼顾市场规则和投资者的股权回报要求。从而达到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稳继发展的目标。本文从银行资本结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竞争环境以及资本结构特点,从银行价值最大化和风险承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考虑到混合型资本工具的成本控制效应,切合实际的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区间。该区间包括合理的资本充足率目标和资本结构多元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了目前上市银行中的14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采用了2013~2017年来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一是资本充足率对盈利能力正向的关系。二是根据银行规模大小来看,对大型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达到一定比率,再继续提高该比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文章建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不同的规模应维持在不同程度,不应该有固定的要求标准。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该加强对监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并且监督银行加快自身业务结构的优化、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欲达到《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一是增加资本金,二是调整资产组合。而要想在短期内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补充资本金。因此,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内商业银行都相继选择发行次级债券来改变其资本充足率。本文就次级债券的发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物质基础。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国际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这将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本文认为尽快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是改善银行经营管理、推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业的开发程度也快速发展,与世界金融体系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商业银行面临的国际挑战也更加激烈。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是应对金融冲击和外资银行的必由之路。我国商业银行要抓住这次危机带来的机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当前最新数据资料,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实证研究发现,成长性和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无显著影响。银行规模和盈利能力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范围看,资本充足率要求已成为业内衡量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监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为尽快实现与国际监管规则的接轨,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本文通过《办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比较,分析中国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9.
目前,银行的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和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主要是既包括了市场性的原因,也包括了制度性的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不良贷款和金融不良资产形成的内部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改进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应对国际同业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急需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本文分作四部分论述我国银行竞争力的形势和对策,运用有效的经营模式以及科学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1.
资本硬约束下如何更好地协调盈利性和安全性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银行资本充足率为主线,对银行的盈利性、增长性和充足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证上的系统性分析。笔者认为三因素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存在着由高增长带来的“规模情结”,这不仅不利于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也将在追求短期盈利性的同时导致资本约束瓶颈。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已成为威胁众多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的主要疾惠。特别在亚洲,不良债权拥有量竞占全球不良债权总量的85%以上,而其中日本和中国的不良债权金额又居世界前两位。为此,两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加快银行系统不良债权的处理,并取得了显著进步。尽管中日两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经济制度、银行体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目前所面临的不良债权问题却非常相似。因此,对两国银行不良债权处置对策进行比较分析,将为我们在加快不良债权处理中选择合理对策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战争时期土地价格和银行贷款的关系,主要是以这一时期不动产担保抵押贷款作为两者联系的纽带.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日本不动产金融问题越加明显,土地价格下跌对银行贷款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显示土地价格变化方向和普通银行及储蓄银行贷款增减变化方向几乎相同.41个道府县的普通银行、储蓄银行贷款增长率与农耕土地价格增长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由于战争时期土地价格的下跌,抑制了银行贷款.这一时期,随着借款者拥有的不动产之担保价值下降,使银行资产遭受损失,导致银行防范风险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分析[1]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差距从以下六大类指标的比较中可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四大城市科技体制创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客观地分析上海科技体制存在的不足,我们选取深圳、西安、北京的中关村为比较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上展开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上海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egree of openness to trade of three developed countries markets—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the United States—with that of three middle-income countries, namely Brazil, India, and China. A theoretically consistent protection measure—the Mercantilistic Trade Restrictiveness Index (MTRI)—is employed to average tariff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ggregation. The computation relies on a comparative static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TAP) featuring imperfect competition as well as on the bilateral applied tariffs included in the most recent version of the GTAP database. Results provide a different picture from what could have been expected given the widely publicized diffusion of preferential schemes supposedly favor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exports. JEL no.  F17, C68, Q17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并购影响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农业领域的并购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基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研究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及主要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与动态模拟跨国公司并购影响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确保我国生鲜农产品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孙飞 《开放导报》2001,(2):53-55
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兴起了现代化、国际化浪潮,这场挡不住的深刻嬗变正引导中国的城市迈向一个新的纪元.21世纪,邕主由国都市之沉浮?现实告诉我们,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都市联体构成的金三角已驶入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快车道,她们将领衔主演这一历史机遇赋予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