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中国的乡村集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整个乡村社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从乡村集市文化的变迁与庙会的变化及乡村集市变迁两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对民国时期华北乡村集市的社会功能演变作较为深入的研究,华北乡村集市的发展与变迁既适应于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代中国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钟玮 《开发研究》2015,(1):129-132
羌绣手工艺是羌民族悠久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承载物。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羌绣手工艺发生的转变是复杂的。对汶川羌族刺绣手工艺的历史渊源、生活文化特征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羌绣手工艺的意义变迁与呈现,思考羌绣手工艺在当今生成为一种生产活力、文化活力作用于现代生活的积极意义。通过"一针一线"羌绣品牌的个案分析提出挖掘羌绣潜在文化价值,创新生活文化的多元需求以及在都市文化有益的补充与健全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进而创新性地实现现代价值转换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其原有文化都在经受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所经受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震惊”是相对独特的.笔者于2013年-2014年在齐齐哈尔市三间房村、莽格吐村等地进行了田野调查,试图从微观角度观察达斡尔族乡村妇女观念的诸多变化,进而了解乡村达斡尔族经受的文化冲击和由此开展的文化变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箐口作为元阳梯田景区较早开发的民族村落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旅游发展,当地哈尼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生计方式的多样化、生活习惯和节日文化的变迁,箐口哈尼族文化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对原有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如梯田的种植技术和文化;传统的哈尼族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形成的新文化,如哈尼族的服饰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混搭";传统文化的消失,如十月年、昂玛突等节日仪式的消失.箐口哈尼族文化的三种发展取向构建了一种"新式"的哈尼族文化,形成历史记忆的重塑,不断组合排列的哈尼族文化,最终成为箐口哈尼族新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乡村社会及其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结构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农民协会等各类农民组织不断发展。农民协会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治理的参与人、公共产品的供给人,是乡村公民社会壮大的结果,而其存在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治理中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从文化变迁的视角探讨了乡村工业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现实影响。作者采用的是“半参与式”的研究方法,以乡村工业与乡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框架,用大量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向读者展示了乡村工业化引发的整个乡村社会生活的变革图景。该书还就小城镇问题和苏南模式作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把工业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有机地区别与融合才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吴杰 《魅力中国》2010,(10):20-21
徽菜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深得人们的喜爱。同时徽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至今,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正是从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迁、徽菜的烹制特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和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三个方面来阐述徽菜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李小川 《中国西部》2014,(31):18-19
<正>道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是传统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瑰宝。在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社会中,道教的思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及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药学、养生学、军事、社会习俗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道教同整个中国社会一样,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坎坷却依然蓬勃,这就充分证明了它的历史存在是一种时代需求,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一种哲学、一种文化脉流对现代社会还有影响和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及社会意义何在?每一种宗教从诞生伊始,都尝试着对宇宙观和人生意义构建一套学说,为人们创建一种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的理论解说体系和身体力行的人生行为规范。随着时代变迁,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各大宗教都随之升华或衰灭。道教作为华夏大地上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自然也受到本土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反哺本土文化。难怪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在道教。"纵观道教发展历史,可以这样认为,它从两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东海岛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给人龙舞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龙舞开始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国内走向国际;开始从非正式的自发组织方式走向政府主导的规范化组织发展模式;开始在滨海生态城市建设中凸显其海洋文化内涵和文化整合功能。然而,东海岛乡村社会变迁也给人龙舞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冲击、行政组织的介入、文化结构和交往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使人龙舞陷入保护、发展和传承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国家战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制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借鉴。乡村振兴可从"家国情怀"的顶层设计进行研究,家族情感构成乡村治理的血缘纽带,家乡情结构成乡村治理的地缘凝聚,家国情怀则奠定了国家政权稳定的基层结构。从家族、家乡和家国三个层次推进当前乡村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高新区从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其间伴随、参与和引领了中国社会及经济布局的变迁.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背景下,高新区是市场的先知先觉者,也是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者,在不断问鼎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度和拓展经济领域的广度的背后,凝聚着指导高新区发展的政策理念.回顾过去,20多年来指导高新区建设的创新政策理念发生了三次转变,一是传统线性模式创新政策理念的建立;二是向基于创新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现代政策理念的转变;三是正在探索的基于全部门参与和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代"创新政策.这些发展理念的建立和转变,既是不同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历史反映,也是推动高新区不断发展壮大及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治理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门热学,对农村治理变迁的研究可以说就是对农村政治发展的研究。现运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路径,将历史上中国农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分为乡绅自治时期、政权下渗时期和政权控制时期三个时期,深入分析各个时期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的互动关系,探索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乡村治理的深层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我国农村治理现状,提出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推行"乡镇自治"的理想式论点。  相似文献   

13.
利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世价值,植根于东西方文化中由来已久。在利他主义的伦理思想之下产生的利他行为进一步被提倡和推崇,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和改变,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在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代际关系中的利他也在发生着演变,在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中,两代人之间利他倾向性的转变导致了一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并引发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鵾  郑晓如 《黑河学刊》2015,(4):142-144
转型期的乡村文化"公共性"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遭遇着消解的命运,其在农村的社会层面表现为传统民间精神信仰的缺失、农民互助合作意识的淡漠、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和社区共同体的解体;在农民精神层面表现为宗教信仰的增加以及农村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发展。针对农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带来的基督教文化蔓延趋势,我们面临着双重任务:在解构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及其带来的基督教蔓延的同时,实现现代乡村文化"公共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是记录城市历史变迁的场所,向人们展示独特的地域文化,博物馆也是现代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资源丰富,文章通过对南京地区博物馆资源特点和博物馆旅游所存在不足的分析,提出运用"反向定义"和"深度定制"等进一步发展博物馆旅游的新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农村底层,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主要是农村的社会发展问题,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内容也正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国内学界如经济学界、政治学界、社会人类学界关于乡村社会、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对中国的城市化与乡村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村落经济重组、社区变迁的研究、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结构因素、村落社会结构对村落发展的作用等,已有相当研究,给人以很多启示。而新近读到的由浙江箩社会科学院杨建华研究员主编的《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更是让我惊喜,手不释卷,欲罢不能。这是一部厚重的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是积聚着相当理论功力与实证经验的学术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传统、集体化和改革开放三个不同的时期;农村社会结构也历经了分别以"道义共同体"、"行政共同体"和"个体化"为主导特征的不同阶段。目前,中国农村的个体化是"未制度化的个体化",个体从传统性道义保护网络中"脱嵌",但无法"再嵌入"进由国家提供的正式的制度性保护制度,从而陷入"无保护的个体奋斗"状态,既需靠个体资源与努力实现发展,又需自己承担参与发展带来的风险。农村精准扶贫战略适应了农村个体化结构变迁趋势,在调动贫困主体对反贫困的价值与作用时,更应强化乡村共同体与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增强对贫困主体的社会保护,使个体奋斗在社会保护网络中进行。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构成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乡村绿色发展的主要载体。中国乡村不仅呈现出生态空间破碎化、生产空间污损化与生活空间低质化的"三生"发展困局,而且存在"三生"融合程度不深、立体协调不足、统筹效率不高等问题。应优化自然生态本底,提升生态服务功能;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生态化发展;保持乡土特色,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吸引人才回流,传承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三生"复合功能,提升乡村"三生"统筹发展的深度和协调水平。同时采用多要素发力、多主体参与等途径,提高乡村"三生"绿色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休闲农业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乡村文化的血脉承传、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均衡发展四个层面。通过考察当前休闲农业文化价值实现的三种典型模式可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休闲农业文化的价值实现还需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展开:一是创新休闲农业文化普及机制,二是加强"外脑"的智力扶助,三是提升当地居民参与度,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五是提高休闲农业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实施,异地搬迁安置点、安置楼等一系列居民社区得以形成.这个"社区"是村委会改为居委会的特殊城镇社区,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农村过渡为城镇社区,居民有城市户籍之实,无城市居民之内涵."过渡型"社区将何去何从?本文从关注社会问题,民生发展之视角,选取"异地搬迁"社区转型发展文化内容,聚焦转型发展中"过渡型"社区的现实意义,从失地后的人、物和文化变迁三层面剖析"过渡型"社区面临的困境,借此提出过渡型社区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