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周冲 《魅力中国》2014,(3):353-353
“疑罪从轻”源于《欧洲保护人权和基础自由公约》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是“存疑有利被告”的体现之一。本文从实体法适用的角度出发,探索“疑罪从轻”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适中性、现实性及合理性的特质。并论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之界定。“疑罪从轻”是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取向的体现,并且保障了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周少华 《魅力中国》2013,(31):319-319
刑法第389条第2款,是关于在经济交往中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规定。由于该款在表述中没有明文写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该款所规制的行为是否应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构成要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拟从条文本身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该款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实践中,时效制度由于规定缺乏明确性与可操作性,遭遇了社会对其适用的不断误解,给纠纷的处理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分析法条对理解与适用,人们在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时效抗辩权的司法适用中存在着误区。  相似文献   

4.
于福林 《发展》2011,(9):76+78-76,78
缓刑、免予刑事处罚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具体体现。其正确适用不仅有利于教育改造犯罪分子,而且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但是,近几年来,司法实践中对职务犯罪处罚逐年出现“轻刑化”的特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5.
陈婧  闫弘宇 《科学决策》2022,(10):138-147
指导性案例制度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旨在解决司法适用中类案同判的适用难题,统一司法适用尺度,以此形成对立法和司法解释的重要补充。在当前的刑事司法实践中适用状况不甚理想。其中包括援引比例过低,数量比例失衡等表象问题,透过其表象探寻原因主要包括指导案例的援引方式和援引效力缺乏明确性规定,而且指导案例与实践案例的类似性关联也始终困扰司法适用。因此,结合当前司法实践困境,文中也提出有针对性地完善建议,应将“应当参照”修改为“应当遵照”,并且进一步明确刑事案件类型化的判断方式,这样才有助于推动刑事指导案例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 ,因输血感染纠纷而诉诸法院的案件日趋增多 ,而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法律法规的适用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文章从司法实践的角度 ,认为血液及其制品属于产品 ,由输血感染引发的纠纷应适用《产品质量法》。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实践中,专利法第63条第2款对于确定销售商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这一条款如何适用的问题,实践中的做法并不完全一致,在此,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证据对其如何具体适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从过错与违法性的渊源及各国司法实践来看,二者指称的是同一事物,在对一般侵权行为采用四要件说即过错与违法性要件并立的国家,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是在每一个案件中都适用“违法性”要件.主张违法性要件作为侵权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的学者的学说有明显的理论缺陷“过错”作为过错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9.
邱成建 《魅力中国》2011,(14):192-192
随着人类刑事司法的不断文明进步,死刑也因其与生俱来的弊端不断受到人们的责难,废除死刑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国内,由于报应观念的根深蒂固,“治乱世用重典”统治思想的源远流长,刑事司法实践中却长盛不衰的推行“严打”,死刑被大量地适用。在全面废除只是一种奢望时,探讨如何限制死刑自然成了一种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邱波 《魅力中国》2013,(29):328-328,367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条中“提供劳务一方”、“接受劳务一方”、“劳务”、“劳务关系”实质上与司法实践中“雇员”、“雇主”、“雇佣”、“雇佣关系”的含义是一致的。因而。本条的理解和适用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有关规定有着密切联系,在审判实践中需要加以区别适用。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实践中婚约财产返还问题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裁判这么简单,因为这类问题往往还涉及到家庭,甚至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作为民族地区其特有的婚约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对于司法裁判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的有关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对循化县人民法院受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习惯法以及适用后的效果进行基本梳理和分析,希望对法院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在处理婚约财产纠纷的司法审判实践中有所帮益。  相似文献   

12.
孔鹏 《魅力中国》2009,(27):110-111
情况说明在刑事诉讼中大量存在,但在诉讼过程中的证据属性不明确,且证据形式本身存在瑕疵,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混乱,需要在明确其系证人证言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庭人员作证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胡照 《魅力中国》2014,(16):292-293
我国2010年通过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条对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法实施至今已有三年,但在司法实践中。强制性规定与法律规避、公共秩序保留等概念仍存在混淆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错误的适用。本文将对强制性规定做概念上的界定。并就强制性规定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总结强制性规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刑法修正案九》从预防再犯罪的角度增加了从业禁止条款,以遏制利用职业便利,或者违背职业要求特定义务而实施的犯罪,使社会免受利用职业犯罪遭受的侵害.从业禁止作为《刑法修正案九》亮点所在,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其适用原则、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司法问题都还未出台,亟需厘清.本文立足于司法实践角度,剖析从业禁止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规则,以期厘清从业禁止,促进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15.
寇纪元  李森 《中国经贸》2009,(20):115-116
反腐败案件中,纪检监察机关可以采取的取证措施与司法侦查手段类似,产生了大量纪检监察证据,实践中存在将这些证据材料“转换”进入刑事诉讼的理论和行为。作者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分析指出证据“转换”理论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司法腐败,让人们深恶痛绝。然而,何为“司法”?何为“司法腐败”?如何整治司法腐败?众说纷纭。研究整治司法腐败路径的人员和成果很多,教育、制度、自律和他律等等,理论形式日臻完善。但实践中落到实处的并不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任重而道远。文章从“司法腐败”概念分析入手,沿着司法单位、司法基建工程、司法人事工作和司法行为四条线,探寻整治司法腐败路径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以期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7.
在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司法实践中,以适用金钱赔偿责任为常态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暴露出金钱赔偿责任认定难、与公法责任相冲突等问题。然而对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进行分析,个人信息公益诉讼并无适用金钱赔偿的情形和理由。制度目标的不明确亦是导致公益诉讼适用金钱赔偿的原因,对此应明确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预防损害”的制度目标。基于此,对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修正,以期实现与现有法律体系协调统一,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同附随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它具有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弥补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不足、追求实质正义的功能。附随义务在我国是从成文法到学说、司法实践的逆向式发展过程,全面认真的研究合同附随义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我们在我国特殊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附随义务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在最早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古罗马法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里已有附随义务的最初萌芽;法国在司法实践中对合同附随义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保障安全”等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得以适用;德国学说和判例确认了附随义务理论,法律规定了债的关系中当事人相互间的附随义务及其相应的民事责任。实现了附随义务的法定化:我国《合同法》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以明文规定了附随义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践中存在运用表决权信托的实例,但在成文法中却未对表决权信托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学者对是否可以引进股东表决权信托存在许多质疑,其中主要的质疑声是对表决权能否独立存在、股东表决权信托客体、“一物一权”原则能否适用“双重所有权”原则下诞生的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文章基于对上述质疑,试分析产生于英美法系下的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并通过其他国家对表决权信托的态度和国外的相关立法提出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20.
袁晓霞 《魅力中国》2011,(21):156-156
对于盗窃与诈骗手段交织的案件如何定性,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均存在争议,正确界定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文章以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丢钱捡钱”案件为例,分析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