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医疗保障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辽宁省加大了覆盖城乡的全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力度,不断推进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进程.但仍存在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分割、"碎片化"等问题.各级政府应该上下联动共同承担责任,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破除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坚持城乡统筹的思想,加快探索三项制度间的衔接办法;拓宽渠道加大对基层卫生医疗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东北之窗》2014,(10):42-43
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民生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把大连建设成为富庶美丽文明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受财政管理体制、城乡二元壁垒、配套体系建设等制约,还存在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强、公共服务标准不统一、公共资源  相似文献   

3.
孙哲勇 《浙江经济》2009,(22):33-33
医药卫生体制的五项重点改革: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分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相似文献   

4.
桑凤平 《改革》2012,(5):150-153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自身国情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应构建公私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中的合作治理机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体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财力投入长效稳定化,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搭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条件下,城乡结构和形态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方式。应建立公共服务的动态调整机制、需求表达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技术手段等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过渡性制度安排解决特殊人群问题,通过社会保障均等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相似文献   

6.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熟度模型不仅可以对政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能力做出评价,而且可以为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出持续改进的方法与途径。文章首先回顾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了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熟度模型,将成熟度划分为4个等级(萌芽级、发育级、优化级、完全级),并对每一级别详加描述,最后提出了成熟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障碍与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制供给来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县乡投入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县乡基层政府承担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主要责任.文章试从体制内调控资源的空间能力、事权与财权配置状况、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功效、基层政府内在的投资动力等角度对现行低重心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体制均等化的功效进行评估,并试图寻找进一步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等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快速推进,但同时也存在着人口、资源和环境承载不堪重负,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显著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矛盾凸显等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正步入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深刻变化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对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也开始全面快速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劳动和保障公共资源对农村地区投入不足,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城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这也是造成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亦是构建和谐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的评价可为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通过对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内涵的分析,提出应从“投入一产出”的新视角入手,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为例实证分析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的具体差距,发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措施,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村镇规划滞后、主体力量不足、资金缺口较大、保障机制欠缺、双向协调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强化规划引导,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约束,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和城乡互动,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走向,它既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利、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双向选择。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民工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生存权益的保障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参与角度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户口等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无法从制度上获得社会参与的保障。通过调查我们了解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但仍缺少保障,政府、社会应从多方面保障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借鉴2014版的Andersen模型构建分级诊疗与医疗资源利用的理论框架,并基于2008-2014年126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量化评估我国行政主导下的非强制性分级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作者首次检验了医疗生产要素规模、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分级诊疗对医疗资源利用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该研究发现:(1)分级诊疗的实施显著节约了门急诊与住院服务资源利用,并且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等方法的结果仍然稳健。(2)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地区医疗生产要素规模越大,分级诊疗对门急诊服务资源的节约效应越强。(3)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越高,分级诊疗对住院服务资源的节约效应越强。基于上述结果,作者认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施分级诊疗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但是,我国深化分级诊疗改革,必须平衡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从利益竞争到分工合作。该研究科学论证了我国分级诊疗模式能有效节约门急诊与住院服务资源利用,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提供理论指导,也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梁平  滕琦  董宇翔 《乡镇经济》2008,24(5):105-109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和其他系统进行连续不断的能量交换,以保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基于社会生态环境视角,文章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影响和制约效应,为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绩效、问题与再改革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斌 《特区经济》2007,221(6):121-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同时,一些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相适应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优先解决资金不足和立法滞后两个难题;重点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罗俊杰 《乡镇经济》2009,25(5):90-95
城乡之间的生态联系在于,城市享受着乡村所提供的生态利益,同时也受到来自农村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当前经济形势下城乡共同发展生态型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长远之计。在总结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以生态联系为纽带,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环境与资源政策、城乡共同发展体设想以及扩大城乡生态型内需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与法律主张。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问题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的难点。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革和完善哪些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本文在调查并分析四川省富顺县望云村宅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执树 《特区经济》2006,(1):120-122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合理和完善关系到农村亿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却是十分令人担忧。本文对这一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耿永志 《新疆财经》2007,(1):33-35,71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更多重视了向大中城市的转移,很少考虑向小城镇转移的问题,更少考虑具体的转移机制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包括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各项机制,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来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工作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