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宏 《黑河学刊》2011,(6):149-150,152
大学生择业问题已经成为西方以及我国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关于择业心理弹性的研究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择业的危险性因素和其保护性因素是其择业心理弹性的两大影响因素,所以把"择业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引入到大学生群体中来,探讨其择业心理弹性,希望能为大学生择业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詹全友 《特区经济》2004,(8):123-124
“先就业后择业”(也称“先就业再择业”)是近几年非常流行的大学生新就业观和新就业指导思想。它不仅受到相当数量的学者、政府官员的支持和许多用人单位的理解,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实际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这种新就业观和就业指导思想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是否值得提倡,却缺乏系统全面研究,因此,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请指正。  相似文献   

3.
一、如何认识高校毕业生待业问题 1、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或“自主择业”就业后,毕业生待业是不可避免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年代,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下达指令性分配计划,除个别人不服从分配外,不存在待业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或“自主择业”的方式就业,难免出现“毕业生想去的单位进不去,用人单位想要的毕业生要不来”的现象。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偏高,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也是待业率增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研究生在学业、生活、择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产生了越来越激烈的心理冲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文章在分析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一、影响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一)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少部分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择业观念保守,认为在外人生地不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与其吃辛受苦,不如在家守着“一亩二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满足于衣食温饱的低水准生活,而不愿离乡离土去闯新路、挣大钱。(二)劳动力自身综合素质低择业受限制。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已取代“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随着就业机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益突出。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影响超大城市高校学生流动意愿的4个因素,即人口因素、区位因素、自致性因素和先赋性因素。发现人口因素中性别和年龄、区位因素中生源地、先赋性因素中父辈政治面貌和职业、自致性因素中政治面貌和专业对大学生流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影响流动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都有显著影响,展现出超大城市具有更好的流动开放性。通过对北京“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流动趋势分析,发现近年来部分高校毕业生留京比例在逐渐降低,但是进入上海、广东就业的比例在提升。北京“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同是超大城市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就业,说明高校毕业生在超大城市之间的流动有进一步均衡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根据全国228村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和Tobit模型重点考察社会资本及结构对农民进城择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根植于农民群体内的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制度在进城择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其中,村域交往、村域信任和村域互惠对农民进城择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村域交往、村域信任对进城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此外,男性、年龄、身体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家庭人均年收入也对农民进城择业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历史、社会、家庭、个体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产生了误区,从而影响了其顺利就业。本文在对择业观念误区总结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误区的形成原因,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应树立的适应社会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10.
哈佛校长的三大“择业法则”如何成功就业,成为困扰一部分人的难题。哈佛大学校长雷科.鲍克提出的“新世纪择业的三类法则”。心态法则德雷科.鲍克说:对于每一位求职者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待遇又很高的工作。然而在实际择业的过程中,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确实很难如愿。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求职者能否客观看待择业。小毛驴的忧郁:一头小毛驴,在干枯的茫茫草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堆草,但是一再迟疑不知道吃哪一堆更好,结果活活饿死了。这就告诫我们:人的期望值不可太高,在…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目前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网站所占比例最大,其中招聘网站的使用最为普遍,占到了总体的近1/4。其次是各式各样的招聘会,达到了19.5%的比例。日前,国内著名的招聘专业网站——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各类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不一样,毕业生找工作还需‘量体裁衣’。”他还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两大“秘笈”。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自设问卷对某金融学专业796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择业观念与就业价值取向,为本科生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差别大(P<0.05);有85.68%学生在考虑择业因素时首先考虑经济收入;64.07%学生比较倾向到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城市就业;60.05%学生会考虑家庭因素影响;40.95%学生认为对就业形势了解十分重要;37.94%学生在就业时会考虑就业政策。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不断变化,应加强对本科生就业观的正确引导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一、制度性因素 彭慕兰对世界经济史上产生“大分流”的原因和机制的探讨,主要从生态环境和地理因素来分析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道路,而忽视了中国传统的制度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地理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14.
在职业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文章建议教师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做中学”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出学科教学中内隐的创业素养,提升中职生择业、就业能力,为中职生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翘尾”因素影响较大,新涨价因素仅占40%。总体上看,目前CPI上涨仍在正常的、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尚未有全面通胀的危险。随着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和价格“翘尾”因素的减弱,下半年CPI涨势将趋缓,预计全年价格总水平将在4%左右。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重点,应以保持CPI总水平基本稳定为目标,防止价格的大涨或大落。同时,强化相关的制度性规范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明旭 《中国经贸》2010,(18):60-61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继续实施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为引擎,以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两大抓手,使我省的经济快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工业运行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外贸进出口的影响因素较多等,这些问题如果不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上海知识员工的职业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大量调查数据,从职业选择、流动性、工作状况三个方面,对当前上海知识员工的职业状况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上海知识员工择业的影响因素和择业倾向:他们的流动意愿和流向;他们在工作中所重视的因素、工作感受、职业道德和工作满意度。通过分析,可以对上海知识员工的职业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自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2007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首次明确人才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才价值进一步提高,人才自主择业的领域更加广阔,人才配置频率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服务业作为新型的产业业态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9.
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加剧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而且影响着他们的择业观念。本文从金融危机给大学生择业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发展,提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已成功走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轨道。企业要想成功发掘最适合自己的人才,招聘人员与应聘者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望、闻、问、切”是成功招聘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