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科学城建设是实现原始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并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为例,对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内外部共时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从整体性上看,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类型较为单一,创新生态系统种群的多样性尚且不够;从共时性来看,系统各部分内部、各部分之间及其与系统外部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交互均显不足.从促进创新要素大量集聚并发生聚合反应、创新主体之间充分协同并形成自组织性和营造宜研宜业宜居且开放的创新环境3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和演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荣 《科技和产业》2014,(2):136-141
创新的系统范式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发展观看,它经历了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等五个阶段,这些系统范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对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创新系统之间的比较,以及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比较,一方面,可以让人们能更好地识别它们,把握每种范式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属于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通过政府引导和机制安排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创新模式,产生非线性效用的系统叠加效果。本文基于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包含主体网络、投入、产出和环境四个子系统的动力模型,描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因果关系。本文运用动态仿真工具,绘制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流图,设定关键变量方程,通过调整相关参数模拟运行,得出创新是形成产教融合新格局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更为城市价值提升积蓄动力。本文构建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为基础的机制组合策略,保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提升辽宁省创新产出与创新能级的重要载体。辽宁省科研底蕴深厚,通过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建设,吸引了许多优秀科技人才,培育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形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架构。结合辽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基础,发现辽宁省与创新强省相比在创新群落多样性、创新资源引育能力、创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和创新活动的开放性方面还存在差距。基于此,从创新物种培育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生态系统结构等方面提出辽宁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的关键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分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法对其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建立了基于政产学研用多重创新主体的基础社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并构建了包含创新核心层、创新支持层、创新环境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基本框架,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四个层面剖析了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动,围绕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核心物种的培育竞争、生态系统配套程度的提升、核心企业更新力度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科创大走廊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剑  黄益军 《开发研究》2021,(5):105-111
创新创业创造环境的营造,不仅能够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而且能够为传承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晋江经验"指明方向.以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为例,通过文档资料、重点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构建了在政策、市场、技术以及文化生态氛围的影响下,企业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三大主体协同共生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系统,聚焦并诠释了政府、企业家、科技工作者以及劳动者共创的基本现状.研究指出,要突出人才引领提供智力支持、坚持市场导向提供物质基础与构建有为政府提供环境保障等方式来为"三创"系统运行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研究的新一代范式,关注度日趋升高。运用科学计量方法,系统分析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和主题分布。研究发现:20年来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研究主题大多集中于商业生态、服务创新、平台生态、技术生态和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内容已从创新生态系统的架构解释,转向对不同创新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组织运作、原理和机制的探索。基于此,对未来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把发展国民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上,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调整升级传统制造业、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统筹协调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创新对于高技术、高投入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参照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了生物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描绘因果关系图及存量流量图,分析影响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要素,据此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和发展提出完善政府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学研合作程度和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和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北方经济》2021,(1):48-50
吉林省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依赖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环境创新.通过建设吉林省化工产业走廊,集中优势资源,从而建设一个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推动吉林省化工产业转变发展动能,实现产业升级.结合吉林省化工产业当前发展的现状,归纳分析吉林省化工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提出创新主体协同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和改善创新环境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个复杂的工程,对于产业创新发展的具有重大意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可从创新群落和创新环境入手,确定研发应用种群、政府决策种群、创新环境和创新市场4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产业政策、创新人才、创新经费、孵化环境、知识能力、技术产出和应用产出等10个二级评价指标,从已有成熟指标体系中选取可量化的三级评价指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杨荣 《科技和产业》2013,(11):139-145
系统范式是对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一种方法,其中,系统功能分析是系统范式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按照一般的逻辑关系,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动力及其政策含义等内容。在回顾创新系统功能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分析这些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提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蔡红 《科技和产业》2022,22(5):229-234
基于19个重点城市创新要素实际,构建创新环境、创新支付、创新动能、发展趋势、开放水平5个维度20个指标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7-2019年数据,应用全局主成分模型提取主成分和计算得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环境与创新支付影响显著;各城市重视程度提高,但得分差距拉大;城市间差异明显,各有优势。由此建议提升创新环境品质、建立全生态创新系统、培育城市创新动能、促进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倪君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6-30
协同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及子系统协同创新水平的演变趋势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0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京津、津冀、京冀创新子系统向均衡发展演变支撑区域整体协同创新水平提升;河北创新系统有序度的快速增长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度的提升做出了显著贡献。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提供一定研究支撑,同时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智能城市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给出改进三螺旋模型和未来互联网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括出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实现机制,构建了以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主体要素的智能城市创新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途径和政策保障,为深化我国城市向着国际生态智慧型城市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很大程度会受到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文章系统的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的现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现有的优势和不足,为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以及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易婷婷  赵文慧 《科技和产业》2021,21(11):269-274
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来看,以标准化战略促进创新的主要机制性梗阻为切入点,基于系统内各要素及规则制度的互动关系,构建标准化战略助力创新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厘清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面对知识流的转化梗阻,构建标准化知识链牵引创新主体联动,以实现知识共创过程的自组织演化;面对资源流的匹配梗阻,布局标准化平台带动创新资源流通,为产业技术研发的多样性共生提供基础;面对政策流的扩散梗阻,供给标准化制度促进创新环境协同,面向各主体间价值创造的开放式协同.  相似文献   

18.
王勉  黄颖  杨颖 《科技和产业》2019,19(4):92-98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鲜明的特色。纵向研究了三家企业的创新过程,发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三个特点: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准则,价值创造由企业转向客户;企业打破边界,加强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和柔性,大幅提高创新效率;企业提高管理不确定的能力,领导者、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同时,提出当前创新模式存在核心技术缺乏、生产端缺乏创新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创新发展的建议:加强生产端互联网的建设,提高创新质量;深化完善商业生态系统建设,提高商业系统整体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依据隐喻的方法,类比自然生态系统阐述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同时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适应性,可以使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下,重点探讨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及从主体到系统整体的创新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范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文章通过分析荆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互动的角度,结合荆门市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