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会误导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审计人员,只有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持一种更加清醒、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会计报表的粉饰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亮 《辽宁经济》2007,(6):95-95
会计报表粉饰问题在我国相当普遍,而且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抑制企业对会计报表过度粉饰和包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秀萍 《中国经贸》2011,(8):278-279
财务报表粉饰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本文就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常见手法和识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米莉 《北方经济》2004,(3):57-58
会计报表粉饰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编制会计报表,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行为.近些年来,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甚至也到了必须打假的地步.众多郑白文、银广夏的放肆造假和无数猴王们的巧取豪夺,中农信倒闭、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关闭等.都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会计报表粉饰的严重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误导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本文就国有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识别及治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改莲 《北方经济》2006,(16):57-58
会计报表粉饰问题在我国相当普遍,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琼民源事件、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以及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等,都暴露出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的严重性.会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抑制企业对会计报表过度粉饰和包装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报表的粉饰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报表粉饰问题在我国相当普遍,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琼民源事件、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以及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等,都暴露出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的严重性。会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抑制企业对会计报表过度粉饰和包装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峥 《中国经贸》2009,(24):201-202
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财务报表的其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财务报表粉饰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财务报表粉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峄 《中国城市经济》2010,(7X):167-167
本文通过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管理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将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监管弱化对企业自身、对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国资监管部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财务信息治理目标,并提出了六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是不以生产经营和创利为目的、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政府部门.其财务管理工作为职能工作运转提供重要资金保障,所以应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为完善社会监管职能提供有力保障.应做好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照法律法规,制定单位财务规章制度 完善财务制度是保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的前提.应按照《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实施的财务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以财务信息集中化管理加强集团管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张江集团正式启用"金蝶EAS"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建立了包括集团母公司、股份公司、生物医药基地公司、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公司等30家公司在内的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建立,统一了集团众多分散孤立的财务信息,打通了集团内部财务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壁垒,成为母子公司问财务信息上传下达的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了事前控制与事中监督的结合,有效增强了国资控股企业集团的管控力。该平台的建立,也使国资监管部门实时掌控张江集团的财务、营运情况成为了可能,是一个国资管控集团、集团管控子公司,贯通集团内外财务信息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分析的误区及其破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迎军 《上海国资》2007,(11):52-54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监管部门实施财务监管的重要手段,把财务分析评价工作做深、做精,就能更好地为国资监管大局服务。本期财务监管专栏的主题即为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总结了财务分析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同时强调了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力量,提高分析评价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施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也相当多见.上市公司过分的盈余管理会使其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使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大大下降,从而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判断.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概述,剖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财务分析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公司的众多利益相关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经济决策、风险防范等都应建立在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一些局限性,不恰当的财务分析可能会对公司的综合评估产生误导。文章通过对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深度剖析,发现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并在实例中进行运用,以此建立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的资本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国家监管部门、货物供应商、投资者等一系列企业相关者对企业的信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财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内控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刚刚成功收购西屋电气的日本东芝(Toshiba)表示,计划于2015年把其核电业务拓展三倍。然而,东芝才发下这个誓言,却遭遇涉嫌向东京电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提供核设备误导数据的丑闻。2月13日,日本行业监管部门表示对东芝进行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6.
刘霁明 《天津经济》2010,(11):56-58
近年来,一些企业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粉饰财务报告,以失真的财务信息误导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十分普遍,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本文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财务报告应"客观、充分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的要求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殷红 《新疆财经》2003,(4):74-75
近几年,我国以银广夏为代表的一批上市公司造假案导致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与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上市公司通过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欺诈的行为也必须结合与其相联系的各方主体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自愿性财务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并且把互联网作为自愿性披露财务信息的主要平台。然而,在政府强制性披露之外的这些自愿性网上财务信息的质量能否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的要求?为此,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文献总结基础上,借鉴刘国亮和常艳丽(2008)的研究,构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选取了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自愿性网上财务信息披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张军涛  李想 《科学决策》2023,(10):116-128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向政府和社会公众传递企业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的重要途径,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对会计信息披露有效和准确的监管保证了真实准确和完整规范的会计信息在市场中有效传递,进而保障了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本文通过构建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公众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中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用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厘清三者利益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监管部门的监管选择。研究表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水平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公众监督的影响,应提高监管水平、加大处罚力度,对上市公司分类、精准监管,同时保证公众监督的权利才能达到更好地协同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利用种种手法转移上市公司资产和利润,长期为自己牟利,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对此,监管部门一直是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的。作为媒体,提醒市场参与者防范此类财务风险,是舆论监督职责之所在。从本期开始,《新财经》将邀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财务专家,开设“财务舞弊”专栏,探讨如何有效识别各种类型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以帮助投资者避开那些不诚信的公司和它们挖掘的财务陷阱,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下面是专业人士揭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五种方式以及10个涉嫌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