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16月19日,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格尔木市隆重召开。论坛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论坛还就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推进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了卓识远见和珍言良策。  相似文献   

2.
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赋予浙江的重要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务.浙江省内各地都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发展示范区、总结可复制经验".绍兴市上虞区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要素配置、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工作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海西州因地处青海湖以西而得名.海西州地域主体为举世闻名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行走在广袤的柴达木盆地,远处是连绵的雪山,身旁是潺潺的河水,渐绿的草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博大和辽阔,这一刻,人们的思绪和梦想也随之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14,(20):48-49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德清县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以市委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以省城乡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张应华 《发展》2012,(12):50-52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金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按照"一项重大使命""八个发展取向""十大重点行动"的总要求,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突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等五大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新青海精神是精神的海洋,那么柴达木精神就是汇聚成这一海洋的主要支流。对青海而言,扎实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必须弘扬新青海精神。对海西而言,实现转型发展,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目标就必须弘扬柴达木精神,尤其要在弘扬中国精神、新青海精神的基础上,赋予柴达木精神更丰富的新时代内涵、展现更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创造更高质的新时代价值,从而开拓柴达木精神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正一、近年来海西州对外宣传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海西州各级外宣工作部门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全面推进效率海西、活力海西、和谐海西、绿色海西建设,积极创新宣传文化工作思路,实现了十二个新突破,为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在柴达木历史与文化研究挖掘上实现新突破。首次将柴达木历史与文化作为一个系统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海西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昆仑文化、吐蕃文化、吐谷浑文化、柴达木文化及海西各地区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2013年,在谱写“中国梦·美丽江宁华彩诗篇”和快速融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样板区的进程中,江宁区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要求,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由江宁交通建设集团主导开发建设江宁美丽乡村示范区。这种让国有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开发、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农村的模式,不仅加快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践中也显现出很大的优势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并把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事实上,以工业化、城镇化为基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是宁波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在追求、完善、创新发展的路子。时至2011年,我市的统筹城乡综合得分已位居全省第一,即将步入全面融合发展阶段。当前,我们要围绕"两个基本"、"四好示范区"建设的既定目标,通过城  相似文献   

10.
《发展》2012,(12):13-13
酒泉是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两翼"中西翼的主体。近年来,酒泉抢抓国家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风光能源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石油化工、高载能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模式,有力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温江作为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要求,坚持以大统筹、大集中理念深化"三个集中",以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为着力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  相似文献   

12.
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全州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呈现出快速推进的良好局面。《海西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顺利通过审评,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示范镇示范村工程开工建设,配套政策不断完善,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为示范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竹山县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机遇,围绕"三化同步"、"两增同步"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为目标,按照"一城两带"(县城,鲍双线生态文化旅游带、襄关线百里城镇带)规划布局,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创新举措,彰显特色,扎实推进以新型社区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探索了一条符合竹山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低碳农牧业是指高碳汇、低碳耗、低碳排,即"一高两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农业的总体策略是藏碳于林、藏碳于农、藏碳于粮、藏碳于土。海西州发展低碳经济,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又有紧迫的现实需求。海西州被国家相继批准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来,在规划体系建设、政策措施研究、科学技术攻关、扩大招商引资、节能降耗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全面起步,在创建高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按照试验区"以科技释放发展活力,以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以绿色低碳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以统筹协调增强均衡发展能力"的发展路径,迫切需要找准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势的结合点,以科技创新做强产业、做长链条、做精产品,全面推动动能转化、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向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跨越.  相似文献   

16.
薛胜元 《发展》2010,(5):53-53
甘肃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省域循环经济示范区,这是2010年1月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的福音。建设和发展省域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省发展的重要契机和机遇,每一个陇原人都要为此努力。学校应当积极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明和谐的基本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一项战略任务。唐海作为“四点一带”和曹妃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体制、社会保障、财力支撑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肩负着在全市率先探索路径、创新模式,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样板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8.
李卫中 《发展》2016,(1):31-32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平凉工业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发展”定位和努力建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然后从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资源保护"与"发展优先"并重、"乡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建立并健全城乡一体化规划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索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最后强调了"城乡一体"与"城乡一致"的区别。笔者希望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的探究,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浙江经济》2020,(3):5-5
“浙江省推动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会”召开。3月3日,浙江省推动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会在嘉善举行。省委书记车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同上海、江苏及青浦、吴江一道,以先锋破阵的担当勇气、先人一步的创新智慧,全力建好一体化示范区,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彰显浙江担当、展现浙江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