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期推介     
《老区建设》2012,(10):1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是未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江西东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涂晓玲,在《建立和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研  相似文献   

2.
危机频发的风险社会凸显了政府的安全保障责任。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和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应当负起公共危机的管理责任,以保障公众安全利益。为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切实监督和落实政府的责任,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成效,有必要建立危机管理问责制。政府没有履行好危机管理中的责任,损害了公众利益或影响了社会稳定,要被问责,即要受到政治问责、法律问责、事前决策问责和绩效问责。  相似文献   

3.
随着由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转变。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日渐突出。在国际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更有效地处理社会事务,改革公共管理模式,以提高综合国力。更好地服务于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利益,在西方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4.
舒燕 《北方经济》2007,(7):22-23
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公路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供给和收费问题也备受关注。公共物品提供方式。传统上是政府直接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使得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对经济活动的规制、干预和生产功能,政府规模越来越庞大.而财政开支的规模也与日俱增。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制度,使各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公决效率最优。政府必须对某些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与利益的纯公共物品予以提供,但同时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有效地生产各种不同性质的准公共物品,这样既满足公平价值,又满足效率价值,并降低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提高公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7,(18):32-33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管理政府公共支出的一种最基本手段,近几年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政府调控管理水平,促进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自发秩序下的个体选择可能趋向群体非理性结局。三种模型的公共危机对人性改造和制度供给提出要求,差异性视角为其注入各有特点的解决思路与应对路径。外部性内在化削弱政府管制,借助市场政策提供私人激励;己他两利主义强化现实社会的多元道德情状,增进整个社会和成员个体的利益总量;制度性自主治理突破正式权威和规章制度,向社会赋予合法治理权,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情国力》2014,(4):F0003-F0003
本刊讯(记者张涵)我国正处于深刻而全面的转型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社会趋于利益多元化,全面深化改革客观上要求突破传统管控模式,建立符合实际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系列论坛—人大治理创新于3月15日在京举办。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主体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2007年省财政会同环保、建设部门,在南水北调沿线、淮河流域和小清河流域启动了生态补偿试点。2008年又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在全省所有重点流域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并在大汶河流域开展上下游协议补偿试点,初步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尊重农民的需要,减少政府偏好的干预,根据不同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设计相应的民主决策机制。围绕产业补偿和生态补偿,通过完善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农村纯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0.
李泽楼 《发展》2006,(5):23-25
地方政府的决策是贯彻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发挥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方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地方政府的“党委、政府、人大三位一体的、以党委为中心”的决策模式,便于发挥民主集中制在公共决策中的优势,使决策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但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要发挥地方政府在领导地方发展中的积极能动性,就必须不断推进我国的决策体制改革,在完善原有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经验,对地方政府的决策机制进行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1.
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关于公共利益风险管理的学术讨论,作者针对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提出了五个分析假设:(1)当代国家海外利益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政策与安全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国家海外利益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风险;(3)企业界对经营风险管理的模式可成为政府机构管理公共风险的工具;(4)国家海外利益可通过国家外交机构进行外交管理;(5)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应具备整合资源、系统、功能、技术等国家对外能力。据此认为,中国具有有形与无形的海外利益。同时,中国的海外利益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区域、领域的拓展难免蕴涵着风险。为了有效应对、降低和排解国家海外利益风险,中国需要在外交战略考虑、制度安排、资源配置、机制创新、公共教育、技术开发与利用、国际合作等方面推动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范围的清晰界定,明确了政府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不同,并分析了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从政府和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利益和价值博弈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政府如何发挥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珊 《东北之窗》2013,(21):56-57
在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的前身为“预算外资金”,设立初衷是为增加政府部门财源渠道、补充政府部门经费不足,强调增收多收。2001年我国开始使用“非税收入”的概念表达,2009年以来,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日渐成型。现阶段我国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主体为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有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征收依据为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资金性质为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体现准公共产品成本补偿分担,强调应收尽收,来源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由于自然灾害事发突然,灾害发生初期和灾后重建时期政府主导的应急征用与补偿不可避免。文章以"4·14"玉树地震为例,在问卷法、访谈法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地震中的应急征用与补偿情况、政策知晓情况等,建议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考虑民族地区应急征用的需求和补偿的特殊性,尽早制定出相关的应急征用与补偿法律、法规,切实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政府作用,保障被征用者权利与权益。  相似文献   

15.
赵光磊 《山东经济》2009,25(3):90-95
在现代国家,财政制度首先是一种政治和法律制度,然后才是经济制度。公民在财政体系中的参与过程是政治参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财政作为公共系统运转的血液,是政府公共治理的基础,公民在财政体系中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民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对财政制度的权利表达和对财政分配的利益诉求既是公民基本的权利,也是国家实现公平、保障个人发展的重要义务。对财政体系的参与是发展政治民主的重要平台,可以促进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和提高财政收支效率。要加强公民在财税立法、资金支出、预算监督中的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共治理实现的是政府与非政府利益的平衡,利益博弈过程中的平衡需要制度来规范。公共治理的制度理性应当是以维护第三部门的利益为基点。公共治理的失序,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治理制度的非理性。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制度理性替代非理性化的社会治理,将潜在的制度供给转化为现实的供给,将有助于政府公共治理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吴明  刘然 《理论观察》2006,(5):35-36
理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观。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个体理性和公共理性的冲突,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却陷入了种种困境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价值目标与执行手段的冲突。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合理的制度供给促使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中走出困境,实现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重大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同时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也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利益分享机制,是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实现项目建设受益地区与生态贡献地区互利共赢的关键之举。构建重大项目建设生态补偿与利益分享机制,需要把握好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区域与区域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群众的利益关系,把握好基本原则和重要领域,创新运用资金补偿、政策补偿、实物补偿、产业和项目补偿、技术和智力补偿等多种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益补偿模式,按照受益者补偿原则,解决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补偿。本文结合三江源区现实状况与已取得的实践经验,主张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的利益补偿模式,提出了建立利益补偿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验区建设中的利益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居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不同的主体其利益导向存在差别,并有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从而影响试验区的协调发展。建立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试验区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双向调节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结合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实际,提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利益协调模式,应采取科层制模式为主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居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市场与政府双向互动,市场机制、利益分配协商机制、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利益争端调解机制等相互配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