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为之付出了巨大努力,二氧化碳减排势在必行。碳交易是控制碳减排的重要方式,我国在七个城市开展了碳交易市场试点。从碳减排的角度出发,对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了总结分析,深入研究了北京碳交易试点的交易情况。可以看出,北京碳交易市场呈现交易规模稳步上升和企业参与积极性高的特点。此外,通过对北京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北京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CDM是《京都议定书》产生的一种双赢机制,是基于项目的配额交易,既解决了发达国家减排成本过高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主要通过CDM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本文从CDM产生的背景和我国CDM项目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CDM市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差距和前景,提出了构建我国CDM下碳交易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碳金融市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金融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全球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众多碳交易市场中,主要有四个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所,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展望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全球碳金融交易市场有望在2016年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Risoe中心的数据,2007年中国的碳排放交易量已经占据了世界全部交易量的63%,由此可知在全球的碳交易市场中,中国已经成为核证减排量(CER)一级市场的最大供应国。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的承诺期即将在2012年结束,第二阶段的减排承诺谈判即将展开,中国碳交易的发展在国际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尤毅 《开放导报》2023,(1):103-109
碳交易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经过改革创新,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基本建立,但现有碳交易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层级不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配额管理机制不完善,碳交易无法起到减排作用;碳市场交易机制有效性不足,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压力;碳交易市场单一等。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立法;制定碳排放奖惩机制,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及早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完善碳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于2020年联合国大会明确提出争取分别在2030年和206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与此同时,中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在Caliendo等(2018)构建的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人口流动的多地区、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探究了碳减排对区域经济差异(包括八大经济区、南北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以及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按照目前的生产率增长速度,(1)若不存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碳减排会抑制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南北经济差距;(2)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在通过碳价格一体化实现碳从低效率地区向高效率地区转移,从而提高碳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会加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南北经济差距增大。因此,在碳减排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结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此过程中伴随增大的南北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7.
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基础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催生了碳市场。本文旨在通过对欧盟碳交易机制进行介绍分析,总结其主要经验,进而对我国碳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构建和运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权视角下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是我国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基于《京都议定书》发展起来的碳交易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治理方式,它旨在运用市场机制解决温室效应。碳交易在欧美国家的实践取得巨大成效,我国应转变碳排放的治理思路,建立碳交易市场。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产权理论视角下,探讨了我国"限额——贸易"体制下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规划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日本参与国际碳交易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国际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近年来,日本利用<京都议定书>设立的各种市场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事实上,日本希望通过国际碳交易实现多重战略目标,为本国谋求核心的政治经济利益.在"后京都"时代,日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碳交易,并力图在扩大交易规模的同时,不断拓展碳交易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的产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41号)进一步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确保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并且从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和加强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作了部署。围绕总量目标和配额分配,结合我国区域碳交易试点工作基础和任务要求,对碳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碳减排与节能政策、总量目标与碳强度控制、配额减排交易与自愿减排交易、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配额免费发放与有偿拍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以期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市场也是碳交易市场上的新兴市场,潜力很大。本文通过对碳汇政策的研究,借鉴国际上森林碳汇项目和市场的经验,分析我国目前森林碳汇项目和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在京都规则和非京都规则下发展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走低碳道路是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碳排放限额交易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设计限额交易市场的运营模式以及构建测算模型,以期对二氧化碳减排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吴芳 《特区经济》2011,(4):228-229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各领域关注的问题,其中市场机制和金融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我国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谈起,分析我国参与发达国家维持的碳金融规则、秩序时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肯定了地方产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就产权交易市场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金融产品及金融业务的创新已经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发展中国碳金融体系,为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国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碳金融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其发展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针对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创新存在的几个问题,从构建碳信用交易平台,增强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及交易中介的作用和努力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的角度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企业碳资产管理财务核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与挑战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我国碳交易试点已经启动和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在筹建的背景下,建立统一的碳会计核算体系尤为重要。在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论文对碳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会计假设、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方式,以及碳资产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碳资产不应简单归于某种资产进行核算,应单独作为碳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新设"碳资产"会计科目,对于其出售部分,可以视为处置和转让,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体现,并编制相关财务报告,及时进行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7.
马学玲 《特区经济》2012,(4):104-106
2011年10月26日,证监会发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12月5日,两融标的证券正式从90只扩容至285只。两融试点转入常规,转融通推出进入冲刺阶段。转融通的推出必将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但转融通对我国证券市场而言毕竟是新生事物,虽有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其发展背景和市场情况与中国内地毕竟差距巨大。在我国证券市场试点引入转融通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并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价格取决于碳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供求总量所引发的预期碳排放量稀缺程度。欧盟政府管制政策、能源价格及气候变化诱使碳排放市场参与者对碳排放量稀缺性的预期发生变化,因此碳排放价格呈现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9.
碳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已在多个发达国家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碳税有助于推动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负外部性内在化,与碳排放权交易工具互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文章探讨了碳税的内涵,界定了碳税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论证了在中国引入碳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征碳税所需的准备工作及碳税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