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红梅 《魅力中国》2010,(15):141-14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的质量。体育教学中加强养成性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加强纪律教育,严格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利用榜样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结合体育教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与健康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马廷虎 《魅力中国》2014,(18):221-221
阳光体育不仅仅是让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体育,更是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快乐和阳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教师要不断挖掘和探索更为有效的开展阳光体育的方法和途径.真正让学生自觉地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每一天,健康生活一辈子。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肥胖将严重威胁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体育干预是控制青少年肥胖的有效途径。在体育干预过程中应坚持因人而异、适度、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等原则。文章探讨了影响青少年肥胖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肥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秦利平 《魅力中国》2011,(12):246-246
传统的体育观念,体育教学应侧重对动作技能的学习,但实践证明,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能不一定就能有了健康的体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现代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张利君 《魅力中国》2011,(12):250-25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亚健康正在危及全民素质、一般体育运动对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局限性、跆拳道运动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及道德观念、开展跆拳道运动的环境基础四方面对全民体育至全民重“道”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大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建新 《魅力中国》2010,(34):187-18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育是青少年为祖国服务的基本前题,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教育部根据《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8月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优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更新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8.
汤平  姚远 《首都经济》2007,(9):80-81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国内对体育健康的关注也达到了高峰。全民健身运动和阳光体育运动受到了重视。5月24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全国人口中约有34%的人(约4.4亿)常年进行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9.
刘默 《魅力中国》2009,(3):116-116
课余体育活动是指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和多种方式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体育意识,提高体育学科能力,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它是中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新玲 《魅力中国》2011,(15):259-259
自我概念是青少年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会对青少年体育学习自我价值的实现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文章从型体、社会等方面分析,对青少年自我概念是怎样影响体育学习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唐诗  单菲宏 《魅力中国》2011,(2):344-344
体育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休闲体育是对体育多元价值的认识与开发,是实现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回归,是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贯彻和落实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赵生云 《魅力中国》2014,(23):227-227
教育部《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阳光办([2013]010号)中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因地、因校制宜,积极组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增进学生健康。”这给学校体育带来新的契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但是,如今的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学校和家长普遍把体育锻炼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使得学生从小就缺乏系统的专业的锻炼。加上师资力量匮乏,体育设施不完善,家庭观念落后等原因使得农村体育一直停滞不前,农村的大部分学生也是一直处在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的尴尬境地。所以关注农村学生的体育教学状况,找出影响农村体育发展因素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意见和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赵广坤 《黑河学刊》2011,(10):131-131
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选用科学的方法组织体育锻炼与训练,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功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赖文文  曾臻 《魅力中国》2010,(34):261-261
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激发学生自我锻炼的正确动机,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如何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将高中体育教学落实到实处,有效的预防各种伤的发生,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与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吴劼 《改革与开放》2014,(12):63-64
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课外活动少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改革的问题之一,它不仅阻碍着我国的教学改革、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更对我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近年来,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都开始对青少年的体制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也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本文将以绵阳市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林月 《魅力中国》2011,(3):155-155
现代生活过程中,人类的室外运动大大减少,室内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精神愈来愈紧张,过重的生活方式和非健康的行为引起了人类生理、心理等许多方面的不良反应。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人们越来越不健康了?我认为这与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有关。人们为什么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体育兴趣,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人们没有把学校体育延伸为终身体育,这是国家体育教育的失败。形成这种局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国家、家庭、学校对体育认识不够;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没有培养起学生足够的体育兴趣;三、体育教育需要一系列的改革。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改革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政府行为。改革体育教育应从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培训、考试制度、授课方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考试方法和体育工作者待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随着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学校体育一定会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使人类的身体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7.
宋占启 《魅力中国》2013,(10):284-284
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平易近族未来的大事。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健康成长。目前。农村体育教学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评估的“指标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积极性,改变以往陈旧观念。立足现实.深挖潜能。解决教师和学校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8.
曾沪湘 《魅力中国》2010,(32):365-365,361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体育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推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责无旁贷。作者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终身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宣传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的体育素养和健康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体育在社会劳动力再生产中可以培养、再生、保护、增强和恢复劳动力,对实现国家教育方针有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近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而,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十多年来持续下降,所以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激励全体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