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期《商界名家》以封面文章《张瑞敏隐痛》对张氏这一类创业国企领袖的“现实问题”有所反映。应读者们的强烈要求,本期《商界名家》邀请到了海尔的二号人物杨绵绵,谈谈她对张瑞敏的看法,想必有助于我们对我们尊重的企业家张瑞敏先生有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太平洋建设那个据称“进去的人不花钱,花钱的人进不去”的红商俱乐部,严介和很礼貌地接受《商界名家》的来访。尽管“大嘴”富豪为自己的“狂富”做了自圆其说式的辩解,但《商界名家》还是坚持自己的质疑。(见本刊2006年1月报道《严介和“狂富”真相》。)而此后不到一年,事态发展即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债务缠身的严介和现在可是连这个俱乐部部“保”不住了。(见本刊本期“封面焦点”文章《“严介和泡沫”破了》。)  相似文献   

3.
在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总部有这样一个出处——外界称之为“进来的不花钱,花钱的进不来”,太平洋美其名曰“江苏红商务俱乐部”。经集团文化部负责人引荐。《商界名家》记者在这里找到了当时正在接待客人的严介和。有着“狂富”名声的严介和一脸谦和,他将先前定好的事情稍作延缓安排,欣然接受《商界名家》的独家专访。“什么问题都可以提,什么事情都可以谈。”严氏的真诚与坦率大出记者意料之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商界名家》曾做过《中国企业家生态警示录》的专题报道(见《商界名家》2003年10月号),对“转型时期的企业家之死”、“中国企业家非正常死亡”、“中国民营企业家生态现状”等方面均有详细披露,业界反响强烈。而让我们痛心与不安的是,在2005年的头3天,又有赵恩龙、徐凯两位民营企业家以“自杀”这种极端方式先后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再次向我们凸现了民营企业家生态问题的严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商界名家     
《商界名家》2006,(11):61-61
《商界名家》系中国著名期刊知音集团,为中国人自己打造的财富杂志。 刊物传承“好看、可读、有用”的知音人务实办刊风格,聚焦商界风云中的名家和名家背后的商界风云,客观记录名家在财富创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真实解读变革时期中国企业精英财富冲浪过程中所做出的探索和所面临的困惑。在重构商道、重建财富文明.开启新财富时代上与中国商人一道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6.
《商界名家》2006,(4):6-6
很多的事,即使放弃了秋后算帐,也还是值得回头看的——譬如2005年度上榜富豪陈涵霖的财富“无间道”(见本期《商界名家》报道《陈涵霖财富“无间道”》)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一旦富了就免不了要被怀疑,且愈富愈遭疑;一个富人,一旦露富就意味着要挨整了,即使大富豪也有办法将你整没……这样的情形,是中国才有的问题,还是中国富人本身就有问题?这种追问随着《商界名家》的“中国地方富豪追踪”采访行动的启动而开始,而在对“新疆首富”孙广信的采访结束时加重(见本期《商界名家》报道)。  相似文献   

8.
《商界名家》2006,(12):6-6
今冬北京车展成为全球A级车展的年度压轴大戏,已将有关汽车的话题“煮沸”,也让《商界名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汽车(见本期“封面聚焦”《汽车人的“中国梦”》)。有乐观者断言,中国已进入汽车时代,依据是中国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三、市场规模排到了世界第二位,而《商界名家》则注意到,在本次车展唱主角的依然是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虽然闪亮登场但仍不视为主流——总之,由中国汽车人自主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相似文献   

9.
戴志军 《商界名家》2006,(11):52-53
“传统糖酒行业难做啊!”在2006年10月13日开幕的西安秋季糖酒会上,不只一位业内人士向《商界名家》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陕西恒星集团掌门人尤新存的问题。引起了《商界名家》的注意——方面当地媒体根据西安市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反馈的信息认定尤某是“大骗子”,“赌棍”,称“恒星购房骗局”让600名无辜群众“受骗上当”,涉案金额达6109万,而尤把购房款中2624万用于个人消费和赌博,另外1097万元用于偿还借款,其它2388余万用于公司开销: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民意为尤叫屈,向《商界名家》记者反映:“这个人很会做生意!”他能吃苦,  相似文献   

11.
在唐山调查钢铁富豪群,让《商界名家》惊叹的不是这些民营钢铁企业家们对已经“过去”的“铁本事件”依然铭心刻骨,而是他们对这一事件的“见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民企在宏观调控下的可贵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李玉申 《商界名家》2005,(2):108-109
《商界名家》:近10年来淅江商人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可以说,“浙商”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商人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丽华快餐老总蒋建平创业长期跟踪中,《商界名家》分别在不同时期对他给出过”创业者”和”创业家”的角色评价。而在其丽华成为中式快餐标杆,他的创业又成为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商界名家》又对他寄予”企业家”的角色期待——其实,由创业者到创业家,再到企业家,恰恰勾划出了创业中的角色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4.
陈小雪 《商界名家》2004,(10):102-104
雅典奥运至今,对中国奥运冠军的“奖励”问题,一直为坊间津津乐道。除了体育总局制定的“冠军20万”的标准外,各省市“大显神通”的传言,不绝于耳。请看《商界名家》狗仔队发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李永钧 《商界名家》2006,(11):57-59
两年前,波导挥泪作别汽车业,集中精力经营自己的老本行(见《商界名家》2004年第11期《外行造车情未了》);两年后,波导携手长丰卷土重来,又一次在业界掀起狂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朱丽芹  海风 《商界名家》2003,(11):13-14
从影不久就涉足商海,成龙算来也是经商明星中的“老资格”。2003年9月,趁成龙来京推销公司新产品唐装,《商界名家》特派记者“逮住”了他,对其经商做了一番特别的“体检”——  相似文献   

17.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的春都已经彻底完了。”2006年3月26日晚.见到《商界名家》记者时,沈敏峰的开场白略显突兀。  相似文献   

18.
马春红 《商界名家》2004,(9):101-102
想要了解中国富人的生活状态和兴趣爱好,无疑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情,因为中国富人最擅长于隐藏艺术。这里是比照准美式标准,《商界名家》推荐十位中国人自己的“大狗”级富人——  相似文献   

19.
红桃K     
红桃K还能活多久?在2004年7月21日红桃K问世1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合时宜,可有谁能料到,首先存有这种种疑虑的,恰恰是声称“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的红桃K人自己——年初以来,《商界名家》记者接触几位红桃K的中低层职员,所听到关于红桃K的看法,居然都是“唱衰”之声:“红桃K快要垮了!”“红桃K已经不行了!”“……”红桃K究竟怎么啦?或许是出于谨慎,红桃K的高层对媒体总是三缄其口。《商界名家》记者几次去总部,提出采访大当家谢圣明,被告之谢“很少在这里办公”,并得知谢如今已卸去总裁职务。走进懦商学院,记者发现那里已经不是红桃K人才的培训基地,一些外单位人在那里办公。一名至今仍在坚守的老职员对前来采访的《商界名家》记者说:“红桃K创业元老在分家呢——黄立平副总得了丽岛花园,刘朝胜副总得了‘白宫’,卢才武副总得了儒商学院……这些曾为红桃K打过江山的副总现在都成了一个个独立的老总,在干自己的事业。”而一位已离开红桃K的职员则透露:“红桃K真的不行了,高层人均每人花50万元连家属一起办了到加拿大的移民手续……”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尽管诸多传闻一时无法一一核实,可记者不能不为红桃K的命运担心起来。虽然红桃K的生死目前谁也不能下结论,但答案似乎已在红桃K十年的风雨中……  相似文献   

20.
陈开  喻志勇 《商界名家》2005,(8):108-108
商界名家的行踪以娱乐新闻的方式进入大众的视野,近年来已经司空见惯了。今天进入《商界名家》视野的是大家熟悉的李东生,以最暴露,最刺激的卖点——抢渡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