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影子银行现状(一)影子银行在中国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根据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它通过杠杆操作实现信用的流动与转换。影子银行虽然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形式,却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使银行表内资产进行表外循环,实现了信用、期限和流动性的转换。随着欧美国家金融创新速度加快,影子银行基本上覆盖了除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所有信用中介。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Allen和Gale提出的基于投资者视角的信贷扩张形成资产泡沫模型,同时考虑影子银行体系杠杆水平以及中介通道费用带来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证实,通过影子银行融资者在较高的风险偏好和财务杠杆情况下,会对资产市场价格起到推高作用。当资产市场价格遭遇冲击发生减值时,影子银行抵押担保体系会形成"减值—抛售—减值"正反馈循环,验证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变动与资产价格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甘甜 《现代商业》2014,(15):198-201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可能对资产价格产生推动作用。理论上,影子银行通过信用创造机制影响实际货币供应量,进而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例,利用2003-2013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形式为主的影子银行在短期内对上证综指的影响较为显著。对此,金融监管当局应密切关注影子银行创造的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状况,谨防资产泡沫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外刊     
《中国海关》2014,(6):8-8
影子银行的诱惑《经济学人》2014年5月10日 在被问及当前全球经济的最大危险是什么时,英国央行行长、FSB主席称是新兴市场的影子银行。截止去年初,影子银行资产达71万亿美元(十年前为26万亿),资产规模在全球金融系统占1/4。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仅2012年就增长了42%。  相似文献   

5.
《商》2015,(12):212-213
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一般个体投资者欲提高家庭资产的收益率,而金融机构也想改善资产负债表,影子银行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2014年底,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高达到45.2万亿元。而随着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我国也逐步增强对影子银行最主要业务监管的力度和频率。而从美国经验表明,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即使利率市场化以后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我国较长时间对影子银行采取的是审慎的监管态度,但笔者认为随着影子银行增速持续高于传统银行,其规模最终超过传统银行。故规范化监管影子银行,让其在阳光下进行,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有着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在本质上与商业银行发挥着类似的作用,难于受到监管,因为其缺乏资本充足率保证的硬性规定,具有较高的风险隐患。在对影子银行的由来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凭借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可以将信用风险传导至整个金融体系;由于逐利性的驱动,影子银行可能导致信用泛滥;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放大了金融风险。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一直游离于央行的监管之外,成为不受政策监管的灰色地带。它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央行宏观调控效果一再削弱。因此,结合国外对影子体系的分析,我国应培育影子银行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其发展方向,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规。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中介组织和信用中介业务(FSB,2011)。金融危机的爆发展示出影子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影子银行监管问题引起各国关注。目前,各国学者多以美国为例从监管缺失状态下影子银行的杠杆率切入,认为政府应当降低影子银行乃至金融领域的杠杆率。在这种呼声下,以美国为首的危机受灾国采用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试图以经济杠杆的升高换取金融部门的杠杆下降。结果,影子银行的监管不仅未得以解决,反而引发了全球经济去杠杆浪潮。在此新背景下,影子银行的监管再次成为各国政府的挑战,中国也不例外。而当前各国学者大多从美国、欧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改革入手,进而分析本国影子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已接近传统银行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特点为背景,阐述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并给出了加强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政策性建议,以此强化影子银行的监管,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蓝澜 《中国市场》2013,(42):113-115
影子银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系列金融创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信用中介形式。本文从影子银行概念的提出,重点分析了影子银行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和回购协议市场实现与传统商业银行平行的业务职能的运行机制和风险特征,并对我国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监管提出了探讨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是由金融创新、监管套利、信贷需求、货币政策频繁波动共同推动的,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不可否认的正面、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风险的积聚。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错配、期限错配、信用错配以及高杠杆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金融体制,导致影子银行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风险紧紧挂钩,三者之间存在风险相互传导的可能性。对影子银行风险的防控应秉持“疏堵并举”的原则:建立影子银行风险监控体系,加强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隔离;谨防地方政府利用影子银行过度融资、投资的冲动;在继续微观监管的同时,建立适应于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积极推动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