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萍 《中国市场》2014,(20):167-168
本文选取1980—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对FDI、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和进出口是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FDI流入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不合理会扩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出口贸易发展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口贸易则有相反作用。对外开放中必须采取优化外资产业和地区结构,推动落后地区承接出口贸易转移等措施,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赵鑫 《中国市场》2010,(31):125-126
本文通过分析FDI对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作用入手,从四个方面揭示了FDI流入对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FDI流入不断扩大情况下遏制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进的引力模型检验自然人流动对于中国FDI流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中国自然人移动的总的存量,还是各项分指标对中国的FDI流入均具有积极的效应。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人移动中,技术型自然人相对于非技术型自然人来说会带来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更多的FDI。因此,进一步扩大自然人外移规模,有选择性地对不同国家输出相应类型自然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FDI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环境规制综合指数,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于FDI的影响效应。全国样本数据检验显示:正式和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对垂直型FDI呈现负效应,对于水平型FDI影响不显著。门槛效应方面,只有正式环境规制对于垂直型FDI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说明正式环境规制与垂直型FDI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对于垂直型FDI的抑制作用上升。  相似文献   

5.
关于FDI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一直没有定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国际资本要素流动形式,分别通过不同机制影响我国收入差距。主要理论机制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层次劳动者、不同产业三种途径和机制影响我国收入差距,深入分析每种影响收入差距的结果,分析表明,每一种机制下FDI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是需要权衡的,三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更是增添了对收入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个联立方程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FTA(CAFTA)成员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对成员吸引FDI流入的效应。结果显示,CAFTA对促进区域整体的FDI流入具有积极影响,但对区域内不同成员的FDI流入促进效应并不均等,即国内市场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成员更能吸引FDI的流入,投资效应更加显著。在增长效应方面,FDI对CAFTA整体的增长效应为正且具有显著性。但FDI的溢出渠道在不同成员间存在一定差异。CAFTA的建设中应注意成员间利益的均衡分配问题以维持CAFTA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我国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外商投资、市场分割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基尼系数均有所增加,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其次,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就业结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国际贸易效应来影响东道国收入差距,FDI的收入分配效应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并存在区域差异;再次,地方政府对各产业的保护程度不同,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将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同样存在区域差异。同时市场分割通过限制劳动力、资本和商品的流动以及技术溢出,抑制FDI的收入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地区的逆向型FDI不是基于产业技术与管理的所有权优势,而是以本国产业比较成本优势为基础的获取战略资源为目标的投资。对中国大陆逆向型FDI的实证研究表明:出口倾向、技术研发水平差距、华人数量等因素与中国逆向型FDI成正相关,而进口倾向、劳动生产率差距、距离等因素与逆向型FDI成负相关。研究还表明,中国当前的逆向型FDI的主要战略目标是促进出口和获得先进技术,验证了理论界提出的出口促进型FDI、学习型FDI或技术获取型FDI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理论分析FDI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基于2002~2011年中国省域截面平均值数据,利用GWR模型,对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与FDI进行局域变参数实证估计。全域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局域集群趋势;不考虑和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全域常参数估计结果显示,FDI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074和-0.6518;考虑空间异质性的GWR模型局域变参数估计结果显示,FDI回归系数在-0.6915~-0.6750之间,FDI对各个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GWR模型能在纳入空间异质性的前提下有效地分析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便提出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的地区间、城乡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在吸引外资的众多行业中,制造业是其中率先开放的行业,也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活跃的领域。在制造业引进外资并获得快速扩张的同时,制造业收入差距会更直接更显著地受FDI影响。所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收入①水平的变化、对制造业的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变化以及整个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本文使用威尔逊系数探讨制造业收入差距问题,发现FDI的持续投入会使制造业收入差距呈倒U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得出从长期来看FDI对制造业收入差距具有缩小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The merits of horizontal versus vertical FDI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o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DI. Our model shows that greater supply uncertainty reduces the expected income from vertical FDI but increases the expected income from horizontal FDI. Greater demand uncertainty adversely affects the expected income under both production modes. Uncertainty about predatory actions by the host country is more costly to the multinational under vertical than under the horizontal mode. We examine sales by foreign affiliates of U.S. parent companies. Conditioning on host-country characteristics thought to influence FDI, we find evidence that volatility and sovereign risk have a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on vertical FDI than on horizontal FDI.  相似文献   

12.
The impact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DI on host's country economic growth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this paper, we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DI on host country economic growth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growth effects of horizontal (market seeking) FDI and vertical (efficiency seeking) FDI. Using a new database, we estimate the growth effect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US MNE activity into 44 host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83–2003, also using traditional total FDI figures as a benchmark. Controlling for endogene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effects, we find that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DI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growth effec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Moreover, our results indicate a superior growth effect of horizontal FDI over vertical FDI. In line with existing literature, we fin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horizontal or vertical 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外资对东道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理和计量两个角度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之间收入分配的关系。在数理分析中建立了一个包含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模型,通过研究发现随着东道国外资吸收规模的扩大,东道国的收入差距将会拉大。在计量分析中,本文选取了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证数据,采用逐步剔除法筛选出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外资的进入对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对城乡之间以及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次之,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弱。最后,针对外资带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872010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等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区间收入差距和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对地区间收入差距一直表现为正的效应,且FDI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不存在倒U形关系;然而,FDI与城乡间收入差距存在倒U形关系,即FDI的进入先是加剧了城乡间收入差距,但随着时间推移,FDI却对城乡间收入差距起弥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从55篇研究文献中提取关于中国FDI水平溢出效应的相关信息,应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中国FDI水平溢出效应的实证结论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和所受影响的程度。本文Meta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文献研究中指标的构建(被解释变量指标与FDI溢出效应指标)会影响FDI水平溢出效应的结论,区分FDI水平、垂直溢出效应后会降低得到FDI水平溢出效应是显著的结论的可能性;但文献研究中样本数据特征对FDI水平溢出效应的结论的影响更大,特别是文献研究中如果采用近期的数据会降低得到正向FDI水平溢出效应的可能性,采用的数据跨度越长(实际上是数据中包括的近期数据越多)会降低得到FDI水平溢出效应是显著的结论的可能性;文献研究中是否纳入控制变量对FDI水平溢出效应的正负及是否显著的影响不大,因此研究中国FDI水平溢出效应时模型的设定(主要是遗漏变量)问题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16.
运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文章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服务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和技能工资溢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存在更高的劳动收入份额,且外资进入程度对当地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正向的外溢效应。文章进一步将不同所有制类型与技能劳动力占比的交互项引入工资方程,发现外资企业存在更高的技能工资溢价。我们进一步验证了外资进入对当地劳动力市场技能工资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那些外资渗透率较高、市场竞争相对激烈的地区和行业,外资企业的技能工资溢价现象会产生溢出效应,促使当地企业提高对高技能员工的薪酬待遇。因此,在合理发挥服务业外资进入对收入分配优化效应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拉大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7.
FDI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我国大陆1997-2006年期间的分省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库兹涅茨基本模型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库兹涅茨基本模型中所提到的人均GDP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形关系仍显著存在。不仅如此,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关系,并且我国现阶段正位于该曲线的左半部区间。因此,如果外资利用结构等方面继续保持不变,那么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FDI依存度的上升都会进一步恶化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A number of existing empirical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estimate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related productivity spillover effects to domestic firms in host economies using various methodologies and measures of FDI. This literature has produced mixed results. While some studies found positive spillovers, others reported zero or even negative spillovers. In this paper, using a model of firm heterogeneity, we provide a rigorous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for the mixed findings. We show that FDI-related productivity spillover effects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direct and an indirect effect. If the direct effect is positive then relatively less capable domestic firms that were not able to survive in the industry (before the arrival of foreign firms) can enter the industry, which decreases the average (expected) productivity of the industry. If this indirect effect is sufficiently strong then the overall impact of FDI on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can be zero or negative. Hence, irrespective of the type of FDI (vertical or horizontal) and control variables included in empirical models, one may find negative or zero spillover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