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25日财政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取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交易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但通过对股权分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可以发现《规定》中会计处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股权分置的代价没有及时确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和权益的减少,使非流通股持有企业所有者不能取得有用的会计信息。《规定》的会计处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是指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呈现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置通常表现为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并存的形式,似乎与西方成熟市场全流通模式下的某些股份事实上的不流通类似,但实质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股权分置问题上,不能简单以成熟市场的全流通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25日财政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权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交易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但通过对股权分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可以发现《规定》中会计处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股权分置的代价没有及时确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和权益的减少,使非流通股持有企业所有者不能取得有用的会计信息。《规定》的会计处理值得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海霞 《商业时代》2006,(16):65-65,70
股权分置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经济、制度背景,股权分置时代由于控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同股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在资本市场运行中出现了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诸多问题。本文对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改革对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及改革后公司治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股权分置”问题,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定价功能的正常发挥,不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可以说已经影响到金融改革、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股权分置改革的椎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赵选民  高洁 《商业时代》2007,(14):78-78,83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着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本文试从利益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及股权分置改革,诠释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探讨股权分置改革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7.
林大庞 《商业科技》2011,(3):192-193
股权分置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问题,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顺利完成,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之际,本文选取2000年—2008年间上证和深证1048-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角度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效,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助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问题,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顺利完成,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之际,本文选取2000年—2008年间上证和深证1048-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角度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效,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助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和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所能发生的变化,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股权分置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法律问题,深入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在功能、规则、行为、理念和监管等领域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6月以来,中国股市遭遇了“政策市”政策不能左右市场的前所未有的尴尬,原因之一就是股权分置问题的预期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股市的政策从来没有时间概念的,市场永远处在猜测之中,投资者很难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造成政策多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股权分置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至今已有近18年的历史,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市场一直处于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局面.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必将对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就此做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的激励机理及再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朝林 《商业研究》2003,(11):10-12
股票期权是西方完善市场机制的产物,作为一种薪酬制度安排,其本质是通过经营者对所获期权时间价值的追逐来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长期激励相容。但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考虑到市场的不规则,国企产权的不清晰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现实障碍,在引进的同时加强对股票期权的再设计是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的。为此,必须妥善解决好一系列的问题,使股票期权在中国的推行更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政策市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政策市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将主要的研究概括为股市政策与政策市,政策市产生原因,不同属性政策的定性分析,政策市运行机制,政策市影响减弱分析,政策市退出市场等方面,揭示出政策市的最大问题是股市政策的行政化,政策市退出股市必须以增强投资者选择权为基础,而这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票市场功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辩证、客观地认识我国股票市场并确定股票市场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1987~2003年的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我国股市功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境内外股票筹资率的上升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由于市盈率过高和传导机制失灵,流通市价与GDP比率的上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作用。因此,证券市场发展规划既要大力促进境内外股票筹资率的上升,又要适当控制泡沫与过度投机,从而推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完全股票市场:根源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经验判断 ,认为中国股市还是一个不完全的股票市场 ,非市场因素对市场成长和运行影响巨大。这种不完全股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根源 ,同时 ,也表现出了突出的特征 :市场成长的强外生性、市场功能的体制性变异和市场运行的非市场预期主导。透过这一经验判断 ,我们可以看出 ,下一步发展股市最根本的就是如何打破这种不完全性 ,推动股市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股权偏好受融资成本的影响,债券市场不健全以及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导致政策导向引发不良股权融资热。单纯的股权融资偏好,其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不仅不利于公司的成长,而且影响股市的健康发展。要改善融资结构,建立企业内部积累机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与支持债券融资,以制度创新完善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在立法观念上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中,循环经济是不同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发展模式理念,必然引起我国法律经济理念的改变。仅依靠“末端治理”的环保立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依《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为准绳,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激励与股票期权的市场约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现代公司中 ,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 ,使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成了制约公司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股票期权激励是西方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的针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经济激励制度 ,我国应分析这种制度的发展状况和在我国运用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约束 ,使其在我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股票增值权是企业对管理层实施激励的重要做法,在我国大型国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中普遍采用。本文以中国石化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后的公司财务绩效、治理机制与管理层代理成本、股票市场反应等作了实证检验。文章认为:股票增值权计划对公司财务绩效提升、治理机制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正面效应;股票增值权等待期结束后的开始行权年度,激励效果最大;股票市场对股票增值权的行权,存在着过度反应。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股票增值权激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the many perceived benefits of a stock market may have led to their rapid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spirations across economies, emerging findings that stock markets may not be as useful as previously thought, even a detraction in the case of some developing economie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practical stock markets may be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light of the foregoing and using Fiji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argues that it is indeed time to reexamine the role of stock market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with a view to restructur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