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彬如 《电子商务》2013,(11):34-36
虚拟物品的现实货币交易是新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在现实社会中被交易的物品,虚拟物品因此具备了一些经济属性,但是,它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商品和物品是有区别的。由于现实货币参与其中,使虚拟物品的现实货币交易对现实经济产生了影响,这涉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效用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等很多领域。而且,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不断发展,虚拟物品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从广度和深度上都会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4,(6)
随着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日趋频繁,增强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与引导,为大学生自身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网络行为提供意见,成为了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文章从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两条路径入手,分析研究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概念、现状、特点,探索了大学生网上行为与现实的行为方式之间的相关度与差异度。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行为逐渐变得越来越频繁,其与现实行为的相关度不断增强并趋于一致,但与现实行为在本质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网络暴力”的现状及其成因,认为网络的匿名性、自由度高、群功能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媒体追求点击率是产生网络臻力的推手;网络法制不健全和监管缺失是产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社会转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对此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管理制度;适当地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媒体和网民都应加强自律,改善网络整体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赵乙人  黄理稳 《商》2013,(4):296-296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网络世界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网络交往,导致了一种全新人际关系的产生,这种交往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交往产生的影响,并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虚拟社会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虚拟关系管理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是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影响广、情绪化、突发性等独特特征。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与引导,需要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了解舆情的产生及演化机制并进行安全预警与引导。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产生证明是营销领域中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它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购物的热潮掀起了营销领域的巨大变革。由于心理以及社会原因,对消费者来说,网络购物比在实体商店购物存在更高的风险,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网络购物模式下影响顾客感知风险的因素,为营销决策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袁鹤平 《现代商业》2008,(18):250-251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网络成为人们日常交际的一个重要媒介,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传统社会结构相对应的网络社会.本文通过对网络社会特征的分析,着眼于当前中国现实,发掘网络社会导致的网络失范问题,在分析其表现、趋势、原因、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对网络失范问题的社会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进程,社会各行业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与之相应的会计行业为了适应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也必须不断地完善、改变原有的一些理论和核算的方法。在众多的环境变化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方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文章就从几方面阐述网络技术对现行会计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网络虚拟币的快速发展,伴随出现了一些影响到金融秩序的现象.针对网络虚拟币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从网络虚拟币的运行模式角度出发,分析了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网络虚拟币对社会货币供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革,网络舆论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近些年,网络舆论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领导甚至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我国政府的行政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我国网络舆论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不成熟的缺陷问题,文中概述了网络舆论与社会管理的特点,并对网络舆论对我国社会管理体系的影响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网络应用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的负面影响。网络信息复杂多变,容易使人们对信息的选择产生盲目性或无所适从,弱化了人们对信息的判断与分析能力。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必须靠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各方的共同配合,对网络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方式的科学管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具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阵地,确保网络的有序运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超 《中国报业》2012,(24):189-190
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作用,其影响与作用既有正面的,但也有负面的。从其负面影响来看,容易引起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异常变化,从而导致他们在生活上产生孤寂感,在学习上产生厌倦感,在情感体验产生缺失,在人格上产生异化,社会交互作用脱离社会现实等。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当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出发,运用心理的、教育的和管理的手段,加强对大学生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鼓励其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从而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3)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广泛的影响。大学生生活在网络化的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网络的各种影响。而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又存在一些问题,开展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探寻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李晶 《现代商业》2008,(5):285-285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生活在各个层面全面展开,虚拟世界内部以及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不断呈现,其中与网络虚拟财产相关的法律问题也不断显现,并且已影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当前由于学术界与司法界对其法律属性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导致了针对网络虚拟财产个案的法律适用的争议.本文拟从民法的角度对虚拟财产的本质属性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以期能对这种现实纠纷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精神"是一种"网络大同"理想的自由、共享精神;现实意义上,它具体表现在创业者对互联网上的生存法则,游戏规则的认识。基于以上对互联网精神内涵的把握,文章试图分析网络商业化趋势于现实网络精神的可接受性,以及它于理想网络精神的背离性。最终阐述在网络商业化趋势过程中,现实互联网精神与理想互联网精神的相互关联,即"互联网精神在过程的表现上是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而在终极追求上是自由共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虚拟网络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社会管理对虚拟网络的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剖析虚拟网络对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虚拟网络引发的现实化管理问题,分别从网络的管理法制建设,安全技术手段,网络舆情的引导控制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几个方面提出了现实化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叶进  荆磊 《商业时代》2012,(29):14-15
网络社会管理是伴随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的,网络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同时又具有许多异于现实社会问题的特点。SOCC多元化模型认为,构建网络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需要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全面化的管理客体,广泛化的管理内容和科学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秀杰 《商》2014,(1):133-133,73
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26个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发现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中的员工联系强度与异质性,知识分享质量和企业IT应用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知识分享质量是员工联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变量,以及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相关变量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差异.论文的研究结论丰富和检验了在中国社会更适合强关系理论解释现实,这对企业改善知识分享质量和员工网络关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5)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了公众与政府间的联系,公民网络问政、网络参与等"线上"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对我国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政治参与方式。本文根据互联网信息广泛性、主体多元性、传播快速性和参与匿名性等特点,分析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公众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方式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同时探讨了消除消极影响的方案措施,为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打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