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统计方法,结合国内中小企业板市场和香港创业板市场实际数据,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影响,并以此方法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国内中小企业板市场和香港创业板市场羊群行为都不显著,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在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选民  高洁 《商业时代》2007,(14):78-78,83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着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本文试从利益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及股权分置改革,诠释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探讨股权分置改革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开始越来越强烈地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和价格发现功能,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成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影响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些因素,构建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股权分置改革将会对上市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锋  张明 《华商》2008,(6):35-36
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对我国内地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部分A+H股公司同时期A股和H股股价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在内地证券市场实现全流通之后,我国大部分A+H股公司的A股和H股股价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亦存在协整关系,即内地和香港两个证券市场之间的股票价格已存在相互引导的关系,并初步具有了长期的均衡关系;两个市场的分割状况较内地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林大庞 《商业科技》2011,(3):192-193
股权分置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问题,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顺利完成,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之际,本文选取2000年—2008年间上证和深证1048-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角度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效,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助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问题,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顺利完成,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之际,本文选取2000年—2008年间上证和深证1048-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角度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效,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助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国内金融市场逐渐与世界接轨,证监会在2003年推行了QFII(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制度.而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究竟有何影响,尤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会怎样变化是很值得研究的.本文利用了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和深证成份股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了GARCH(1,1)模型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QFII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对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都较小,且在股改前后变化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沪深300指数所包含的股票为样本股,采用股价非同步指标对中国证券市场股价信息含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证券市场中所包含的公司信息含量呈上升趋势,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效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中小企业板块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重要步骤。2005年年初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作为多层次、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创业板市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和深入,以及中小企业板率先实现全流通,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再次引发业界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全流通前后股东利益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证券市场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非流通股可以解禁并在二级市场流通,流通股股东也可在对价支付中获得收益,我国股票市场就此进入全流通阶段.本文针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支付对价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动态博弈建模,从博弈角度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同时,本文对全流通前后非流通股股东及流通股股东的收益变化进行博弈矩阵分析,对全流通给两者的影响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和改革完成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所能发生的变化,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股权分置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法律问题,深入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资本市场在功能、规则、行为、理念和监管等领域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金融市场,这一现象一直是令研究者们困惑不解的难题.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程度和西方国家相比更为严重.在股权分置改革前投资者情绪影响着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投资者情绪依然影响着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股权分置改革虽然有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但它不能改变投机者们在进行投资时的一些不理性因素.投资者情绪的存在导致了我国封闭式基金长期处于折价状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股权分置”问题,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定价功能的正常发挥,不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可以说已经影响到金融改革、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股权分置改革的椎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飞 《现代商业》2011,(8):44-45
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已一年多,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等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刚刚起步的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本文针对创业板市场的"三高"问题、超募资金使用问题、市场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9年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已接近五年,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登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等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其许多交易规则,一是市场监管等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使得创业板市场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金额。二是超募资金闲置问题,高价发行新股必然导致资金超募和闲置。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已接近五年,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登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等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其许多交易规则,一是市场监管等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使得创业板市场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高超募金额。二是超募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金融缺口,通过设立创业板市场为其提供外源性资本的融资渠道显得很有必要性。目前从资金的供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国内证券市场十几年的发展经验许多方面来看,在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由于创业板市场有诸多不同于主板市场的特征,存在一些困难。所以要采取积极措施克服暂时困难、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  相似文献   

18.
樊铮 《中国市场》2010,(19):108-111
本文从研究有限理性个体行为着手,运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小数定律"理论,分析了投资者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出于认知偏差而产生的套利交易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套利追逐中,并不关注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中的公司的基本面,仅是出于"小数定律"的认知偏差进行投资决策,这显然不是一种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分置问题的研究.应从是否改革、如何改革等问题转到改革后我国控制权市场如何健康发展、控制权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能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等问题上来.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低效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11,(10):I0008-I0015
2001-2010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积极向上生长,不仅取得了规模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升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股市迎来全流通时代;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横空出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现;投资者结构不再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多样性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QFII、QDII开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之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做好了迎接未来十年挑战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