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以男性为“重心”的消费主义正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2.
王曼 《商业文化》2004,(6):48-50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以男性为主的消费主义正在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在这样一个“她世纪”里,企业越来越重视“为她服务”,但是现代女性往往令企业难以琢磨,甚至有人抱怨说,虽然现在的企业不断加大“讨好”女人的力度,但是她们往往不买账。  相似文献   

3.
春节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具有传承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内在价值。本文以影视传媒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大众传媒由于自身的消费主义化,对春节文化进行了粗暴篡改,使传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方春华  董强 《消费导刊》2011,(11):158-159
伴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日益凸显,并且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力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最终催生了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在消费主义强太的影响力两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以学生为本或以真理为本的困惑,面临怎样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困惑,及强化学生的是非观或成败观的困惑。走出消费主义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成为盛行于网络之间的文化风尚,网络在制造着女性消费的胜景与自我实现的神话,女性看似实现了身份的认同,但她们得到的却是虚假的自我满足以及彻底的物化,甚至走向更深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复杂且充满活力的女性消费市场中,女性的需求和期望正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和发展。除了追求物质满足,她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关于“她生态”的内涵,也是时候要重新对其进行解读了。为此,本专题以2024“三八”国际妇女节为契机,以创意、消费、领导力聚焦当代女性的新视角,深入挖掘女性消费的新需求,并探讨品牌创意如何在新视角下与女性进行有效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入手,论述了我国新闻传媒消费主义的若干表现,继而探究了我国传媒产生消费主义的原因、传媒和消费主义的关系,最后指出应该理性的看待传媒的消费主义,认识到消费主义是一种必然,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传媒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传媒要正确引导消费,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氛围,提高公众的消费品味,避免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物的包围”下的消费主义时代,芭芭拉·克鲁格提出“我买故我在”。这显然是对笛卡尔哲学本义的现代性颠覆,消费行为已成为推动个人主体独立存在的证明。作为现代性标志之一的品牌专卖店,正是构成都市人实现“购物”这一意义复杂的消费实践的重要场所,上演新一轮时尚的美学演示,隐含着独特的符号内涵与文化政治深意,是都市场景中新一轮消费主义叙事的当代隐喻。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催生和主导着文化消费主义,而文化消费主义反过来却促进了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但大众传媒主导文化消费主义的倾向性也值得深思,应该适当加强对于大众传媒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女性是近年来公众讨论的热点词,时代的变迁催生了新时代的女性,她们在商业、艺术和公益等领域展现出无限活力,持续为社会注入新的动力,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伴随着女性消费能力的提升与“她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到女性蕴含的巨大能量,以及她们不被束缚、向往自由的精神需求。在这一洞察下,品牌开始以女性力量为核心进行营销宣传,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肆意生长,拥有不被定义的美。内外(NEIWAI)发布女性创作者计划“In Her Place”;伊索(Aesop)重启女性文学图书馆;ubras发布具有春日氛围的创意短片《春日蕾丝》;迪奥(Dior)举办2024秋冬女装成衣展以致敬经典;小米邀请10位女性摄影师,记录100位真实的中国女性;夸迪携手世之相,共同推出能量大片《女孩生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