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商》2016,(11)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进一步发展,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正在大规模进行。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背景下,如何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二战后的三次国际产业大转移,都成就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本文通过比较与前三次产业转移所面临的不同国际背景,分析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进而阐明中国承接本次国际产业转移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以加快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王玉莲 《财经界(学术)》2010,(11):119-121,123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二战"后的三次国际产业大转移,都成就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本文通过比较与前三次产业转移所面临的不同国际背景,分析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进而阐明中国承接本次国际产业转移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以加快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二战"后的三次国际产业大转移,都成就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本文通过比较与前三次产业转移所面临的不同国际背景,分析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进而阐明中国承接本次国际产业转移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出我们应该积极主动承接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以加快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把握机遇 加快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敏 《市场论坛》2007,(11):1-4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广西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如何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广西的条件,加快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文章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了承接产业转移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并分析了当前东部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吴云雁 《商业研究》2006,(23):195-19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两国经贸发展的焦点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随着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产业转移的地理因素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导因素。从产业资本对贸易格局改变的角度,通过对美国、东亚和中国这三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状分析,阐述了全球产业转移中的地理走向因素对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这已经是第三次全球制造业大转移。19世纪末开始的美国工业革命,使美国代替英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二战后,日本只用50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美国到日本的制造业转移。这两次转移都产生了比较好的生产模式,使得我们更加期待本次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中也能带来一次生产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襄樊市作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大城市之一,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08年襄樊市GDP达到1002.5亿元,同时襄樊市的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工作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襄樊市迎来了第四次产业转移,即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转移,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产业转移.本文针对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纵深转移的新形式,结合襄樊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襄樊市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具备诸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襄樊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利实现囊樊市"十一五"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从90年代末以来,随着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发达国家具有显著竞争劣势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正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产业转移聚集地的中国,产业的跨国转移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对外贸易,并遵循"产业转移--价值增值链变化--价格转移--贸易利得扭曲"的线索,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这三种途径,对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90年代末以来,随着第三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发达国家具有显著竞争劣势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正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产业转移聚集地的中国,产业的跨国转移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对外贸易,并遵循“产业转移--价值增值链变化--价格转移--贸易利得扭曲“的线索,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这三种途径,对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产业转移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文章发现中国主要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到国际分工,容易陷入"低端锁定"且不利于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在国际产业向中国东部地区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耦合转移"的态势下,促进企业由"嵌入式"向"构建式"升级模式转变、构建大国的国内价值链网络和从国家层面进行政策创新,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等新特征。在这种新形势下,国际产业转移也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高度化、区域内部化、转移方式多样化、跨国公司投资主导、组团式和产业链整体转移以及全球价值链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等。  相似文献   

13.
备受瞩目的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简称国际周)又一次如期而至,北京再一次掀起了学新技术产业交流交易的热潮,5月10日~15日,短短6天最终有近80亿美元财富从这个与全球交汇的大舞台流向全国。  相似文献   

14.
全球进入第五轮产业转移阶段,以"一带一路"为依托,中国西部地区通过开放、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FDI向西部地区集聚。分析了西部地区承载产业转移的地域优势和成本优势,从产业规模、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描述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选择承接产业、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园区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苏北等欠发达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苏北地区的徐州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省份的激烈竞争。本文通过分析徐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对于政府积极发挥支持引导作用,更加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开始,全球范围内大致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国际分工体系的结构和层次也逐步确立。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融入这一体系,产业转移以及国内出口导向型政策致使中国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出口产能,对外需的习惯性依赖成为必然。与此同时,过去60年的产业转移使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空心化,并进一步导致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出口供给过量与外需有限性的矛盾愈发突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痛苦过程将不可避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战略选择应首先立足于顺应大潮流,继续推进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拉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全球经济再平衡冲击提供缓冲地带。从长期来看,中国应以重振内需为基本立足点,加快增长方式转型,加快自主创新步伐,重塑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赵少平 《商业科技》2014,(31):197-197
产业转移,即为资源谋求更好的发展。在第四次国家产业的转移中,湖南省应引起重视,抓住机遇,多措并举,实现产业的承接,为当地经济助力。本文以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例,试对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南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战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 《中国海关》2012,(11):37-37
2013年第12届《财富》全球论坛将首踏西部,成都成为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论坛选址中国的第四座城市。当你发现全球八成iPad为”成都造”,全球5台电脑中有1台是“成都造”时,或许不难理解《财富》全球论坛落户成都的主要原因。对此,成都海关关长窦志民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下一个五年,电子信息的产业转移预计会达到高峰期,具有较强产业配套能力的成都无疑是中西部的酋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产业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这对我国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起到了指导作用。本文从产业变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效应、企业自身四个角度对国外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并介绍了我国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进展状况。最后提出我国旅游业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飙升,加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作用下,在中国制造业核心板块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凭借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制造业集群目前已经进入低谷和调整期,部分企业开始外迁,可能对中国制造业造成致命打击的全球第四次制造业转移正从中国启动.与此相对应,日本制造企业正在回归本土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