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梅  李强 《财贸研究》2011,22(5):140-148
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研究116家发生终极控制人直接变更和最终变更的上市公司在其控制权转移后3年的综合业绩变化情况及原因。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最终转移比直接转移对公司综合业绩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不管终极控制人是由国有控制实体转为民间控制实体,还是在民间控制人之间转移,都没有对业绩产生显著作用,但终极控制人在国有控制实体间转移却对公司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提升起了关键作用,股改效应的发挥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我国CCER上市公司数据库72家样本企业2007-2011年360个观察值数据研究了企业RD投资对资本成本的长期和短期弹性,研究表明:我国企业RD投资对资本成本的短期弹性为-0.86,长期弹性为-1.29,与其它国家相比,属于较为敏感国家;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虽然降低了企业RD投资的资本成本,但未发现有显著增强弹性的证据;国有控股也未显著减弱这一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1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预算软约束、金字塔结构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预算软约束下,金字塔持股结构中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所有权比例以及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均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本文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量文献研究了技术对出口的作用,而研究出口对技术作用的文献稀缺,本文针对出口的技术反推机制,探究出口反过来对出口企业技术的作用情况.首先进行理论梳理,出口的技术反推机制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其次使用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总样本以及国有、集体、独立法人、私人所有和外商企业出口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着完整的倒U型关系,表明它们的出口在达到阀值之前存在着显著的技术反推机制,超过阀值之后则减弱技术创新;但港澳台企业出口的技术反推机制始终不存在.本文还进一步估算了总样本、国有、集体、独立法人、私人所有和外商企业的出口比重阀值,分别为35.54%、44.68%、45.74%、45.92%、44.54%和34.31%.目前国有、集体、独立法人和私人所有企业的平均出口比重大幅度低于各自的阀值,它们的出口能显著地推动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10.什么是国有独资公司,什么样的公司应当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形式?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应当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形式。 11.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应提交哪些文件,证件? 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应当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为申请人,申请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相似文献   

6.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要力争在六个方面取得新进展。这六个方面是:一是在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面有新进展。煤炭、冶金、纺织、建材、石化、电力、烟草等行业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控制生产总量。二是在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有新进展。争取尽快出台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依法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  相似文献   

7.
现以2009-2013年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分析了企业现金股利对银行贷款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控制人性质下的差异.研究发现,在股利信号传递作用与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的相互影响下,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随着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这种非线性的关系在国有控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尤为显著,研究还发现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商业银行最终控制人的同源性,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银行贷款发生变化的股利分配率的临界点要晚于全样本中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省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国家授权投资的公司下设全资子公司是否需有关部门批准的请示》(大工商发犤2001犦58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依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投资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只有自身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方可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该子公司设立登记时,除应提交其母公司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的批准文件外,不需提交该子公司设立登记的批准文件,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二○○一年…  相似文献   

9.
许琴 《商场现代化》2012,(26):174-176
本文以2001—2010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国有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显著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问题。其基本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国有上市公司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不但是存在的,而且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中国异质性企业在特定目的国①市场的前期投资经验与其后续OFDI模式选择的动态关系,并提出相关假说,然后使用2003—2011年中国企业OFDI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研究发现:对特定目的国市场前期投资经验越丰富,或者中国其他企业对目的国对行业投资经验越丰富,中国OFDI企业越倾向于跨境并购;从企业异质性影响看,当中国企业生产率越高时,该企业在目的国投资经验对其OFDI模式选择的影响也越大;企业前期投资经验与目的国制度、风险环境之间呈显著的逆向调节效应,差异性地作用于该企业后期OFDI模式选择;当然,中国OFDI企业在同一国前期的投资经验对其后期OFDI模式选择的影响强于相似国家,而非相似国家的投资经验则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忠海  周晓苏 《财贸研究》2011,22(4):128-139
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间的2940个公司年度为样本,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FASB发布的第2号公告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基础,对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度量,分析政府最终控制、控股股东行为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显著降低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不透明,并且政府干预动机越强,财务报告透明度越低;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最终控股股东的所有权比例呈U型变化,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呈同向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国有独资公司是国企转轨公司制运作的较为常见的实现形式,一方面这是国有企业建立企业制度的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又因其具有股东唯一的特殊产权结构造成内部法人治理制度的局限性。文章分析了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明确应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以引进外部董事为措施,完善国有独自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物权主体主要包括国家、集体、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人。但是国有企业法人的财产性质目前存在争议,应肯定国有企业法人的财产属于国家,防止国有资产的不当流失。《物权法》所确认的平等保护就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反映。必须打破物必有体的认识,对作为物权客体的物进行广义解释,既包括有体物也包括可以支配管理的无体物,但不包括知识产品。我国《物权法》的表述采取的是"排他",但没有说明是排除其他物权种类,还是排除他人干涉。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 state-owned firm with a political agenda strategically crowds out investment by a private firm. Employing reduced-form analysis, we show that strategic crowding out occurs if (i) the private firm regards investments as strategic substitutes, and (ii) private investment is undesirable from the state-owned firm’s perspective. We discuss how our analysis applies to real-world markets and argue that it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mbivalent evidence on the effect of public on private investment: State ownership is neither necessary nor sufficient for crowding out to occur.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rgument for the democratic (or 'labor-managed') firm based on ordinary jurisprudence. The standard principle of responsibility in jurisprudence ('Assign legal responsi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de facto responsibility') implies that the people working in a firm should legally appropriate th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produced in the firm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ruits of their labor). This appropriation is normally violated due to the employment or self-rental contract. However, we present an inalienable rights argument that descends from the Reformation and Enlightenment which argues that the self-rental contract, like the self-sale or voluntary slavery contract, is inherently invalid. The key intuition of the inalienable rights theory is that one cannot in fact voluntarily transfer de facto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actions to another person. One can only voluntarily co-operate with another person, but then one is de facto jointly responsible for the results. Just as the legal authorities legally reconstruct the criminous employer and employee as a partnership with shared responsibility, so justice demands that every firm be legally reconstructed as a partnership of all who work (working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in the enterprise, i.e., as a democratic firm.  相似文献   

16.
《Business History》2012,54(4):73-88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fuels in Spain under the dictatorship of General Franco. The Spanish synthetic fuels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a state-owned firm which was endowed with huge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privileges. The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project was to come from the German firm I.G. Farben. After the Nazi defeat, it suffered cutbacks and delays. The factory only reached normal levels of production in 1957, when the restrictions which had justified the project had disappeared. This study contends that the coincidence of state ownership and the absence of democratic controls may encourage economic adventurism and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勇  杜军 《商业研究》2003,(24):113-116
针对国有企业同时具有企业性和社会性两重属性的特征 ,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在充分考虑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建立“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或根本性目标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社会贡献最大化”为中间目标或过渡性目标 ,以“资产剩余利润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社会贡献指标最佳化”为具体目标或执行性目标的新观点 ,以求在限定的社会资源成本下国有企业的社会性目标和企业性目标达到最佳结合 ,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借鉴Driffield等(2007)的研究方法,运用终极产权论追踪上市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分析我国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下的控股股东和终极所有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负相关,与现金流权正相关,与超控制权负相关;另外,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是否委派管理层负相关,与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合一负相关。同时,按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大小分组检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ltimate ownership, risk-taking and firm value using firm-level data from Chinese compan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ominant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exacerbate the agency problem. The larger the divergence between ultimate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nd cash flow rights, the stronger motivation is to reduce corporate risk-taking (CRT) to safeguard private benefits.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a dominant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is harmful to firm value, and the divergence between its control right and cash flow right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on firm value. Corporate risk-taking plays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nd firm valu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based on theory and practice, we propose a number of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