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化市地处广州市东北面,一直以来,为了保护生态,限制了工业发展,经济比较落后。广州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对从化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其中,作为帮扶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综合交易平台,通过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打开北部山区农产品销路。本文以从化鳌头镇五丰村蜂产品营销为例,概括了其蜂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实操方案,确定了推广营销目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助力"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建设是潍坊旅游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必然选择。潍坊市智慧旅游建设规划全面,为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基础。今后要突破潍坊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重点解决来自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一步打造智慧乡村旅游基础建设,建设乡村旅游的智慧景区,集中力量补足发展的人才短板。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它改变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面貌。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总体上与城市落差较大,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探析"美丽"与"智慧"融合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的智慧化是适应时代变革、技术革新而提出的发展新途径。通过分析智慧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发现存在基础信息服务设施不完善、缺少详细规划方案、市场营销手段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人才不到位等困境,进而探讨了乡村旅游智慧化的对策,希望能为智慧乡村旅游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如何建设智慧乡村也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领域。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当前具有农民身份的农民还是我国居民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智慧乡村就极为必要,而物联网的发展就为智慧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做好了准备,尤其是满足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特别是物联网正在逐渐改变着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农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如何建设智慧乡村也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领域。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当前具有农民身份的农民还是我国居民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智慧乡村就极为必要,而物联网的发展就为智慧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做好了准备,尤其是满足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特别是物联网正在逐渐改变着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农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而2020年初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冲击,凸显了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现从农业供应链金融智慧化发展模式角度提出对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提出把握政策导向以发挥政策优势;满足服务需求以抓住发展机遇;立足惠民宗旨以解决三农问题等发展趋势与建议,为后疫情时代智慧农业、智慧金融和数字乡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技术基础与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莉 《消费导刊》2022,(3):130-133
智慧旅游环境的有效构建可以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支持。国内的乡村旅游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对当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情况,制定了提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水平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国家开展了大量的试点工作。为及时了解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经验及问题。2014年7月,对海南省琼海市、万宁市、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三市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形成了"政府联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发展机制,并结合当地情况分别采取了"镇村联动"、"重点突破"、"带状发展"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仍面临着包括"美丽乡村"定义亟待明确、评价方法亟待确定,统筹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美丽乡村"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参与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宽,标准化支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着重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环节。在当前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乡村智慧旅游的兴起,使得乡村旅游更加多样化。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评价大连闯关东影视基地乡村智慧旅游的切入点,从顾客满意度的视角来分析影响大连闯关东影视基地满意水平的各个因素,并结合各个影响因素,分析大连闯关东影视基地乡村智慧旅游存在基地知名度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体验感低、场景科技感低等不足,提出当前大连闯关东影视基地乡村智慧旅游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相对普通乡村而言,它更具有规划性,而且也是"美丽中国"在乡村地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低碳乡村旅游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文章主要论述了"美丽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障碍,并重点对其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建设智慧旅游乡村是我国乡村旅游未来发展之路,也是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乡村智慧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旅游者、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在对其利益诉求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设计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包括应用、支撑、保障三个方面的乡村智慧旅游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云和县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建设"中国童话乡村"的构想。"中国童话乡村"的提出和建设,必定会促进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加快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童话乡村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童话乡村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构建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脱贫攻坚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的是乡村振兴.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强调从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多轮驱动三方面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白牛村乡村振兴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乡村运营、乡村建设等方面,从而构建了"数字乡村,智治乡村"的总体框架,形成以"数字乡村"为核心的未来乡村发展模式,推动数字化改革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湘西州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湘西迈入了"全域旅游时代"。湘西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在肯定全域旅游对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在发展全域旅游中湘西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实施高端业态引领、完善乡村旅游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动湘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晨  李静  弓炎 《商展经济》2024,(5):173-17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河北省作为北方农业大省,其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对省内意义重大,还具有全国范围的示范效应。虽然河北省在基础设施、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等挑战。对此本文深入剖析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识别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探索适合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可行路径,进而推动其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家园,是民间百姓的生活智慧。然而,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乡村的沦陷,乡村文化的凋敝与衰落,导致了乡村民众精神世界的荒芜。因此,重构更高意义的乡村文化及其价值,成为目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时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时期,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思路至关重要。文章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十三五"期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决策性政策,随着我国新农村政策的逐渐深入,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智慧旅游理念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之一。面对竞争激烈的乡村旅游环境,如何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形成标志性的乡村旅游景点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信息化在网站、管理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网站宣传重视程度不足,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而为我国智慧旅游理念下的乡村旅游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方式及SPSS数理统计分析手段系统地对武汉乡村旅游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武汉乡村旅游消费需求的人口学特征、消费行为特征、消费结构特征和消费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以力图满足乡村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有效规划武汉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实现武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