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思路——以区域发展为导向引导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针对民办独立院校。本文以管理类人才培养为对象,针对陕西省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从培养目标、专业体系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应用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改革迫在眉睫,转变重理论轻能力、重知识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市场营销专业实践不足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采用“双路径”实训模式能系统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为社会发展造就综合型实战人才。  相似文献   

3.
《商》2015,(18)
衡水学院艺术类专业构建五维立体的创意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本,将高校、学生、校内外实践基地、行业协会与地方大众及企事业联合互动,共同致力于"面向地方大众"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创意型艺术人才,在实践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有力促进衡水学院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线上教学也成为高校普遍的教学手段。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改变了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但在线教学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提升在线教学的有效性、追随着市场的变动趋势,抓住数字化的势头化危为机,是创新与改革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的议题。本文从疫情对营销专业的影响、教学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三方面进行论述,为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管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艺考大军的壮大,艺术专业院校招生规模也在扩大,一些非艺术类的院校也开设了艺术专业,高职高专类学校开设艺术类专业也逐渐普及,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高专在对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有着特殊性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学校的稳定,是培养全面发展技能型艺术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职教育艺术类专业软件应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软件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寻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课程改革的方法,为深化课程教学体制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4,(6):220-221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内日语学习者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在当今形势下,三本院校必须要调整已有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改革。下面以一二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为核心,结合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教材使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三方面的探讨,拟三本高校基础日语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兴行业对财会领域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各高校的财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根据企业对财务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方案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新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的创新之举。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既增强了在校财会专业技能水平的针对性培养,又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然而,现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成熟导致社会协调合作能力缺失等问题值得探究。文章以财会专业为背景深入探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9,(10)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高校办学理念、教学特色和师资力量的体现,目前高校对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作为艺术类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将学生特点、专业特色相结合,整合特色优势资源,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目前艺术类院校中最具前景的专业,论文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教研究方向对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进行剖析,将两者进行关联,提出了高校文化品牌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从引企入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本位,三证衔接"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以"双师"结构为重点、校企共建,五个方面进行了专业建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国际贸易专业演变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分别介绍了科研理论型、实践应用型、综合型和按类培养型培养模式。基于对国内农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情况的分析,构建了东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按类招生培养模式,并对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制度、培养内容、培养评价五个要素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那么,三本院校也就面临转型改革的局面,专业设置的优化和课程改革成为了紧迫的议题。其中,就涉及到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三本院校金融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相关问题,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同时,简单提出了几点对学科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由应用型过度到综合型,市场营销学已经不是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属课程。而且,随着市场营销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方式也需不断丰富。目前,市场营销学依然热门,但是在市场营销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几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急需培养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专门人才充实城市管理队伍。经过网络查询和典型调研获取我国相关院校城市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比分析其课程设置状况。结果表明:截至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形成统一的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各院校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系统性差,专业方向不明,学科基础薄弱。城市管理专业在各高校内依托学院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一般管理类、经济管理类、工程规划类、人文科学类以及专业院校。  相似文献   

15.
张宇  王剑平 《北方经贸》2011,(7):178+183-178,183
人才培养应满足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辰的客观需求。独立学院属三表本科院校,有其自身培养模式特点。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必要性,应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作出具体定位,制定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探索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介于目前我国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高职计算机软件教学必须打破常规,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又必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并据此设计出适合高职院校的、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计算机软件教学模式。本文以我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对象,探讨地方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目前已有124所院校开设。因历史背景、师资力量等不同原因,各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各具特色、差距较大。尽管各院校在涉及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其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均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但综合看来,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和问题,即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有效满足理论与实际要求,与现实需求相脱节。文章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同时仍要积极发挥不同院校的培养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然而传统教育体制下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和需求严重脱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已迫在眉睫。文章就电子商务专业目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自身专业建设实际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和振东  狄志峰 《商》2013,(6):245-245
随着高校扩招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这其中,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状况更为突出。如何提高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当前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及体育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拓宽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整体的就业渠道,以服务全民健身为指导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体育人才,从而达到提高我省高校体育专业的就业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商务走向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当今社会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给当前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就是要为社会提供创新创业型人才。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期的电子商务专业发展。故而本文将对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