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吸引的不只是大众、通用、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在知名世界汽车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后,一向默默无闻的印度本土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公司也在谋划撬开商机无限的中国市场大门,希望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切得一块蛋糕。日前,塔塔汽车公司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拟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生产。预计在2005年3月底,塔塔将会得出最后的结果,以决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还是通过华晨进行进口销售。  相似文献   

2.
志伟 《网际商务》2004,(8):88-88
2004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新政频出,政府对汽车消费市场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国际车市巨头继续大手笔将重金砸向中国汽车市场,为今后在中国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迈出大步。但中国车市的降价潮却一浪接一浪,汽车库存不断上扬。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车市正酝酿着变革力量,这几股力量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中国车市,将中国车市翻向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王侠 《广告导报》2006,(9):87-88
中国汽车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世界汽车工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风风雨雨,我国也从过去商用车的制造国逐渐走向轿车生产大国,而且种种数据表明。今年年底中国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市场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4.
钟庆 《市场周刊》2004,(1):30-31
展望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加入WTO后很关键的一年,2004年汽车市场给大家的将是更多的期待,也将使中国的老百姓越来越快地走入“汽车生活”。  相似文献   

5.
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将为配套的化学品生产商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跨国化工公司已在华建立相关产品生产基地以分享这一盛宴。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近日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国之一,目前为世界第三大生产国。一些分析师甚至预测,到2011年,中国可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国。中国国内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6.
赵亮 《市场研究》2006,(3):30-31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已成为年产500万辆的世界汽车大国。各汽车生产厂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能,世界汽车产业巨头也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市场竞争激励。同时伴随经济的发展,入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出现了以汽车和住房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竞争与机会并存,对中国汽车生产厂商无疑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正视汽车召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令人瞩目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3月15日正式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然而中国的汽车企业不敢轻言召回,原因有两个:召回汽车成本大;担心声誉受损。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国的企业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保护也将逐渐放宽,中国汽车企业只有正视汽车召回,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市场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国际市场》2006,(3):79-79
1月16日 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2.55%和13.54%。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盛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10%-15%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将在640万辆-660万辆之间。  相似文献   

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内外汽车巨头纷纷进入我国的汽车市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群雄逐鹿的局面已经形成。经过2002、2003年的“井喷”.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趋于理性,导致汽车生产企业产能相对严重过剩,一些传统的营销手段失灵,汽车行业的营销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0.
凯悦 《市场周刊》2004,(28):31-31
今年以来,由于一些强势品牌表现出色。SUV汽车的总量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型SUV市场经过了两年高速增长后,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随着竞争的加剧及市场的成熟,一些小的SUV厂家会被淘汰、整合,资源将逐渐向强势企业集中,中国经济型SUV将步入一个良性、稳定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受欢迎品牌之一的宝马汽车(BMW),近年在华取得了良好销售业绩后,遵从宝马集团“生产紧随市场”的经营哲学,迈出了在华合资建厂这关键性的一步。并最终选择了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在巩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的同时,将进一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市场的主体国有企业的定位是政府的附属经济实体,接受国家计划部门的指令,按照国家的计划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由政府统一调拨和分销.企业不必为销售产品发  相似文献   

14.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推出,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正式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放。这将打破目前国内由商业银行垄断汽车金融业务的格局,形成汽车金融市场多种机构,多种服务方式的竞争。对整个汽车产业来说,将进一步促进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汽车消费贷款渠道;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将面临着  相似文献   

15.
张锐 《市场周刊》2001,(23):4-6
从计划经济巢臼中走出的中国汽车尽管不断提速一路快跑追赶着市场的脚步,但仍然在反复体验着许多的无奈和酸楚。当美国人将190万辆的汽车月销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时,只有200万辆年销量的中国汽车又多了一层反思:我们被甩在后面的不只是生产和技术,还有流通和销售。一切产品总要依靠相应匹配的营销网络再传递到消费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特别是当企业的价值已从生产延伸到销售和服务环节的今天,后的落后也许更可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汽车工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汽车产量将达到360万辆,其中轿车130万辆。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表面化。今年各汽车生产厂商将如何动作?  相似文献   

17.
阳子 《市场周刊》2004,(2):28-28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政策调整势在必行。2003年,是汽车行业政策变化最大的一年,汽车产业出台的相关政策多达数种,内容涉及金融、生产、交通等诸多方面。产业政策或相关措施的一点细微之变都会时汽车市场产生直接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政策时整个车市的影响要比新车下线或是降价风潮大得多,也更深远得多。那么,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又将会有哪些政策出台呢?  相似文献   

18.
南京汽车集团作为我国汽车生产最早的几个基地之一,曾经拥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在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获得蓬勃发展、其他国内汽车集团快速壮大时,南汽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尴尬,除了南京依维柯表现尚可,其他几个子公司的业绩不敢恭维i然而在买入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后,南汽重新打造新品牌的决心和角力中国汽车市场的魄力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9.
阳子 《市场周刊》2004,(29):29-29
汽车市场连续三个月的下滑,被有关媒体称为“低迷”、“寒流”。然而在一片悲观声中,汽车厂商却传达出不同的观点——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拉动下,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汽车行业的总量规模和生产效率都在逐步提升。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在世界石油资源短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建造低碳(新能源)汽车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