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围绕茶叶产业建设,以质量兴品为主线,以茶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要求,倾力打造茶叶品牌,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全市茶叶方面有云南省名牌产品5件,云南省著名商标16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凤庆滇红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全市确立了“世界佤乡·天下茶仓”和“中国红茶之都”临茶公用品牌,成为了对外宣传、交流合作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2.
陈冀 《品牌》2008,(Z1):52-53
<正> 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中,可乐品牌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咖啡品牌有雀巢、麦斯威尔,世界茶叶第一品牌被公认为英国立顿。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由于缺乏品牌效应,六七万家中国茶厂的总体实力却敌不过一家英国立顿。品牌国茶缺位太久"立顿红茶每年销售额现已突破30多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我国农业产值的70%。我们协会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湖南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2004年出口茶叶呈现多年来未有的大幅增长的良好局面,出口茶叶2万余吨,金额达3000万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加23%和43.5%。沙漠之舟、潇湘、湘益、中茶等湖南茶叶品牌在销区经常出现脱销和抢购现象。湖南茶叶总公司的老总说:“湖南茶叶出口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12,(8):72-75
中国传统产品大都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有名,但没有名牌。在品牌作用日益彰显的今天,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是摆在所有品牌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中茶(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中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科研、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在全国主要产茶省浙江、福建、湖南、云南、江西等地都设有多家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和近10万亩茶园基地,营销网络遍布海内外,是中国茶叶行业中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茶叶行业屈指可数的  相似文献   

5.
"大宋官茶"品牌模式将传统茶叶与宋文化、茶文化和现代生物科技相结合,成长迅速。本文通过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开封大宋官茶业有限公司的方式,分析土地流转、核心技术和文化创意营销等因素对其品牌建设的作用,提出建议,希望对现代茶企提供有益参考,建立茶叶名优品牌。  相似文献   

6.
吴张玲 《现代商业》2007,(27):222-224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中国的茶叶因为缺乏品牌只能以原料茶的形式出口,大大降低了茶叶的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茶叶产业的现状,从品牌和文化两方面入手,对于打造中国自己的茶叶国际品牌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国茶品牌化中存在的市场价格低、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以及品牌文化缺失等问题,并详细论述了茶文化对于建立茶品牌的重要性。目的是使中国茶人能够拥有品牌意识,更重要的是不能摒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能够用好它,为茶叶产业创造价值。相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茶叶产业也定能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吴张玲 《现代商业》2007,(33):222-224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中国的茶叶因为缺乏品牌只能以原料茶的形式出口,大大降低了茶叶的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茶叶产业的现状,从品牌和文化两方面入手,对于打造中国自已的茶叶国际品牌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国茶品牌化中存在的市场价格低、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以及品牌文化缺失等问题,并详细论述了茶文化对于建立茶品牌的重要性.目的是使中国茶人能够拥有品牌意识,更重要的是不能摒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能够用好它,为茶叶产业创造价值.相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茶叶产业也定能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得益于悠久的贩茶历史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一直是我国茶叶大省,近年来福建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园面积位列全国第五,多年来茶叶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是福建茶叶出口占全国茶叶出口的比重不升反降。导致此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是茶叶进口国日益严格的的绿色贸易壁垒。从福建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的现状、影响入手,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深入分析福建省茶叶出口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并从加强茶园管理、加快制定与国外接轨的茶叶标准、加强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福建茶叶健康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9.
《华商》2012,(8):90-90
第六届中国品牌节开幕式于8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品牌中国总评榜(2011-2012)”揭晓,白沙溪黑茶获得2012品牌中国“茶叶行业十大品牌”金谱奖。  相似文献   

10.
在茶叶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本文以安溪铁观音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探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资产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资产价值的提升及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资产由品牌关系、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和品牌溢价构成,除品牌溢价以外,其余要素会显著正向影响顾客的购买意愿或品牌传播意愿。因此,可以通过支持企业营销、发展升级产业、丰富交流途径和整合品牌优势来加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资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7,(2)
我国是茶叶大国,但是学术界关于中国茶叶品牌的研究并不多见,专门针对中国茶叶品牌个性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旨在构建出一套中国茶叶品牌个性维度的专属量表,归纳中国茶叶品牌个性特点,通过归纳法生成中国茶叶个性词汇,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开发中国茶叶品牌个性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将其维度阐释为"仁,雅,义,朴"四个维度,最后提出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谭英杰 《品牌》2013,(5):54-55
正品牌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文化附加值,告别单纯的"价格战",还要会打"感情牌",提高企业文化传播力,增强大众认同感,使企业品牌迅速上升为企业文化。中国中小茶企正承受着行业内外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中国茶企如何在观念桎梏与攻守定势中突围,实现民族茶叶品牌的华丽转身?为使中小茶企对提升品牌定位的经济环境、品  相似文献   

13.
陈旭军 《品牌》2010,(3):74-77
<正>中国茶叶拥有上千年的品饮历史,可是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迈上国际舞台的品牌。市场环境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让中国茶企不得不面对营销模式的转型。中国茶企如何作出战略调整,以掌握市场主动权和品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8月初,联合利华(中国)公司旗下茶叶品牌“立顿”继“立顿红茶”之后,新近开发的“立顿绿茶”和“立顿茉莉花茶”也开始抢滩中国市场。报道说,红茶本非中国茶叶消费的主要品类,而立顿绿茶则针对中国的传统绿茶而来。并称,此举可能解决中国原来只有名茶而无名牌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道”,茶中大师。7年之前,竹叶青茶业与APEX携手。如今,竹叶青茶业已成长为川渝市场最有影响力的知名茶叶,其“平常心,竹叶青”的品牌精神也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众多社会人士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6.
名山县蒙顶山做为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进一步提高蒙顶山茶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名山县茶叶品牌创建工作的重点应集中在提高茶叶品质,结合蒙顶山茶文化创建品牌个性,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和改良手工茶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广告大观》2009,(7):39-42
我们该如何看待一个定位为“奢侈品”的茶叶品牌? “与已论道,巅峰已随心”的论道·竹叶青,是“四川茶叶第一品牌”竹叶青06年初推出的顶级茶叶品牌。这一被定位为“奢侈品”的新产品,经过近4年的运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力量,连续三年受邀参加Top Marques国际顶级奢侈品牌会。  相似文献   

18.
李小青 《中国市场》2023,(20):127-130
不管是茶叶产量还是种植面积,广西都进入了全国前十,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广西传统茶叶品牌众多,但是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必须打造广西传统茶叶品牌,激发品牌活力,从而提高广西茶叶品牌的知名度,促进广西茶叶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梳理了广西传统茶叶品牌的发展现状,其次剖析了广西传统茶叶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茶叶消费市场中,低档茶滞销,大宗粗茶积压,而价格昂贵的名优茶、名牌茶走俏,高档茶畅销不衰。中国茶叶学会认为,目前我国的茶叶市场已进入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时代,开始由创名优茶发展到创名牌茶。如今的消费者不仅看重茶叶的质量,也注重茶叶的品牌、包装,对名牌茶的质量、历史、美感也越来越挑剔。其次,茶叶消费由单一同质化传统茶转向多元化系列产品。据调查,茶饮料是2001年最畅销的饮料之一,全国茶饮料的夏季销售量较上年同比增长95%,成为饮料中增长最快的一种。经营者以  相似文献   

20.
刘文镇  于剑锋 《中国品牌》2008,(10):150-151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叶伴随着国人繁衍生息了数千春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轮回.中国茶叶远播四海,位居世界三大饮料之首。茶源、茶祖、茶乡,闽茗独秀;茶文、茶韵、茶道,国饮和谐。在2008年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到来之际,本刊记者来到节节清(福建)茶业有限公司,采访了福建省茶产业中杰出的女性代表、清代著名的武夷岩茶贸易世家下梅邹氏第二十九代传人——邹水英。她一直遵循着祖先下梅邹氏"持义如崇山,杖信似介石"的诚信经商精神,从爱茶起步,开创出了种茶、制茶、卖茶、办茶企业、创全国连锁品牌的一条金光大道。一位有着茶叶世家血统的女儿,如今已成长为福建省茶界德才兼备的杰出女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