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反对过度包装,倡导以新时代人情主义文化思想为导向进行礼品包装设计。方法:反对旧的过度包装的落后理念,以传统人情主义文化理论分析当下社会人情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心理特征,结合我国人情文化对礼品包装客观现实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论:一切为了人类美好的创造都是设计师的责任。基于人情主义架构,设计符合人的情怀、具有品位、具有个性、具有文化、满足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礼品包装,同时要反对与抑制泛人情主义文化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传设计师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的历史使命,吸收外来先进理念,发展超越传统文化,才能使包装设计既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性,更具有世界性。每一种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设计风格,而珍视和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关注到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牢牢把握现代社会对视觉效果的重视与追求,这样才能使设计艺术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现代包装设计中书法元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如何利用包装设计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已成为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书法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的渗透,分别从包装装潢系统中的文字系统、图形系统、色彩系统分析书法元素的应用。进而推论出现代包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拿来主义",应是更要具有适应现代商业社会的创新性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域性、民族性差异变小,我国的包装设计在经历了80年代简单模仿过后,开始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因素。包装设计对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现代包装中结合工笔画的应用,对于包装设计具有中国特色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工笔绘画和现代包装设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归纳,其意义在于发现工笔绘画与现代包装设计中结合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无论是表象还是内在的形式结构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应沿着时代的轨迹,以新的视觉观来重新演绎包装设计。同时论证了现代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才能使设计既有民族的文化精神又有世界的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5.
许欢 《致富时代》2010,(11):200-200
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是整个包装设计的一大类,它有其自身的创意特点。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创作观。有根的艺术扎根在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中的。因而,生活和民族性,是艺术创作两个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文明与当代中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埭强 《中国广告》2014,(4):147-149
正70高龄的靳埭强老师,不仅是设计大师,也是设计教育家,对于设计与设计教育有独特理解,在此,我们分享其设计理念以及形成设计风格的心路历程。创意自古就有,我们古代的纺纱、铸币中都包含设计元素。设计可以在我们生活中折射出来。将这些元素做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报和包装。包装上做了一些创新,配合传统的元素,进行整体设计。最终做出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包装设计的要求也逐渐升高。在现阶段,西方包装设计风格占领市场主导地位,导致我国包装设计逐渐西化,诸多设计师盲目借鉴西方设计,促使我国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特色日益消失。基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从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题材、形式等方面出发,阐述其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并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提供全新的思路,拓宽其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当代设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实质与内涵简要概述现代中式家具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必须一部分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更长远的发展。简析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理念,突出现代家具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元素的传承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贾丽君 《商》2013,(15):80-80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中国传统图案,它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艺术的研究领域。当把传统图案贯穿到我们现代的包装设计中去,不仅可以更好的把握这些东西的内涵,而且还可以使其具有一种新生力量。如果再对这些现代包装进行一些不同风格的设计,通过这些迥异风格来掌握中国现代包装的文脉,并了解其在精神层次的特点来传承中国传统图案的精髓。因此,中国的传统图案将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的包装中。此文章是通过对中国的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中的创新应用来探讨此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玮  张丽丹 《商》2014,(38):121-122
本文试着通过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以及现代包装设计的研究,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现实意义,指出其对现代包装设计的价值,以求为现代包装设计注入新的思想与设计源泉,使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可以走的更远、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6):B013-B013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纪之初,随着人们对这一观念认同的不断强化,体现在包装设计行业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被融入民族特色的作品越来越多。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为基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形成了既充分体现本国文化,又具时代感和创造性的设计思路。各国的设计经常选取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创新,凝聚成趣味性的观赏亮点,用打上本国文化烙印的质朴作品去打动消费者潜在的文化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包装图形设计来讲,书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设计出了—件又—件恒定而单纯的“铲品”,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丰富,构架完美,用途广泛,影响深远。对于现代包装设计而言,继承汉字书法艺术中的优秀传统,吸收汉字书法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种创新。本文试图从现代包装图形设计和汉字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指出要站在世界前列,发展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包装图形设计从汉字书法艺术中吸收营养或许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博 《中国电子商务》2013,(15):278-278,280
我国在现有的比较成功的商品包装中,都应用到了传统文化的概念,将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包装设计有利的结合,将会展现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将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包装设计结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将艺术的民族性,文化韵味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充分的发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成功的包装设计不仅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周鼎  黄辉  田玮 《商场现代化》2008,(3):296-297
士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企业形象包装设计的实质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创造;当前企业形象包装设计对士文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关乎民族企业的前途,而面对历史性境遇,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士文化、多元化构筑现代民族企业文化形象,不失为推动民族企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鲁曼 《品牌》2012,(11)
把传统图形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之中,必定会使我们国家的包装更具有文化感,更具有民族识别性.本文分析了传统图形与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包装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商品包装作为保护和贮藏商品之外,其附加值和传达商品信息的特殊性应是现代包装设计也应考虑的重要方面。通过由商品包装设计定位、视觉表现要素和包装设计步骤的分析和汇总。阐明了现代商品包装设计其附加值和传达商品信息的特殊性是现代艺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同时在体现现代设计文化时,也应该继承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融汇西方当代先进的设计理念,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吉祥装饰纹样与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的一个类别——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启论,通过对吉祥文化及吉祥装饰这一概念的历史源起及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的解析,着重论证其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旨在展示及推广传统吉祥文化,令传统吉祥装饰艺术更好的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从而更进一步影响和促进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开拓出包装设计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到国际大舞台,作为“无声的推销员”——商品包装,也加速了其“国际化”进程,从没有设计到包装设计的国际化,这之间只有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这一局面的颠覆让我们还没来得及感到欣喜,就又陷入到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面临缺失的尴尬境地。设计的现代化是否等同于西方化,是我们要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新的视点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内涵与精神实质,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打造新的民族形式,探索如何用民族传统语言与世界对话、沟通,并在现代视觉设计中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泉,形成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传统的教玩具产品无论外观设计、玩乐体验及科技含量上已经难以适应家长、幼教机构对提升孩子智力、情商的高标准的需求,必须转变过去传统的设计模式和生产方式,摒弃单一、呆板的包装设计观念,将文化创意理念植入教玩具包装设计,全面提升教玩具包装设计的整体水平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