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史菁 《商业时代》2012,(28):116-117
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财政政策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牟宇  任玉婷 《现代商业》2024,(3):147-150
当今世界,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这为以5G、高储能电子材料、信息终端设备、新兴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伴随数字全球化深入实践和数字中国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必将为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贡献重要力量。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税收政策较为繁杂,各地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略有不同,税收政策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税收政策是否真的刺激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难以确定。因此,本文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及税收激励现状为例,根据产业中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对税收激励效率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的地球等概念及其应用在信息产业内发展的如火如荼,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掀起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三个概念的不断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仍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将对节能减排、创造就业、科技民生带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各国都非常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深入探索该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热潮无疑是一面镜子.我国应该吸取国际经验,折射我们自身发展存在问题,从而寻求最佳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广东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策缺乏全局统筹和连贯性,政府政策和财政资源对市场各要素资源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路线图不明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力度弱,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缺乏有效组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不足,协同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等。广东省应强化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优化政府资源配置与资金支持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促进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多元化对接,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加快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活服务业的应用,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更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本文在厘清两业融合发展基础概念的基础上,以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服务业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分析研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融合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湾区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知识产权服务业存在着需求定位不清晰、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两业融合状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此,本文围绕合作路径、业务关联、业态模式、政策环境等维度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现代服务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股权融资方式,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浙江省相关投资基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12,(18):13-1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具有创新活跃、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引领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信息网络、信息服务和软件产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行动计划已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其关键点就是要大力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云计算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整体而言,云计算在全球的发展刚起步不久,各国在技术发展上的差距要小于PC产业,中国虽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仍有机会可追。而国内外云计算发展的环境不同,导致云计算的发展有差距。所以对中国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从国外云计算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云计算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更好更快地满足国内云计算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高新区立足产业发展基础,精准对接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路径,全力构建以高技术服务业为支撑,以大健康、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方向的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制造业附加值和集成化程度,推动高新区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重点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的国际化,鼓励这7大产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并购。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列入到《"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的背景下,提升以科技为主导的创业板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积极性从而拉动企业绩效及综合实力的增长呢?高管薪酬激励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份基于"代理"理论,选取2012—2017年中国创业板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连续六年的数据对高管薪酬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2.
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3)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我国已将其纳入"十二五",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而目前山西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呈现明显落后状态的。本文从各方面分析当前形势和事山西省互联网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在全省推广互联网行业山西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经济社会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并形成了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即智慧经济。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在传统的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中脱颖而出,虽然正式起步不久,但已经表现出了诸多变革性的成就。因此,对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的内涵、功能及其关系研究有利于更全面深入普及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发展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优化升级能够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低,核心产业基础薄弱,信息人才匮乏。黑龙江省应采取的对策是:制订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规划,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持;加快建设信息产业园区;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机遇,推进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大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个国家开始了一次新的产业结构的转变,中国在2009年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作为国家今后发展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7.
高会聪  戴峰 《电子商务》2013,(10):19+31
"大数据"作为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具有无穷潜力的新兴科技产业领域。它不仅影响着国家治理模式、企业决策与流程重塑,而且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变革。本文试着分析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及挑战,以引起人们对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为有效解决其发展难题做一些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照明被世界各国列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不仅因为它所引发的照明革命给百年传统照明工业带来转型的契机,成为低碳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而且因为它的极高带动性,对信息产业、汽车、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太阳能光伏、光电子产业等领域起到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资讯视界     
十部门发布指导意见鼓励新兴产业走出去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重点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的国际化,鼓励这7大产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并购。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西江经济带如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设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近景目标和远景目标、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战略性先导产业;优化提升的汽车、食品、有色金属、现代农业四大优势产业等内容.提出了“三极引领、两带支撑、七区承载、四方延伸”的空间布局,并研究了西江经济带重大产业基地及园区布局,切实为西江经济带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完善西江重大产业布局提出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