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外部性是指消费者消费产品所获得的效用随着购买该产品或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网络外部性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娱乐餐饮业也存在其明显的网络外部性。本文从网络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对金汉斯的网络外部性加以分析。大量的事实证明,消费者的选择不仅建立在他们个人偏好和收入上,还要受到他人选择的影响,是否光临特定的餐饮、娱乐场所进行消费,要受到喜欢同一家餐饮、娱乐场所的消费者数量的影响,在经济学中也被称作“从众心理”,即消费者个人偏好的社会显示。这种从众心理的存在,形成了娱乐、餐饮场所的网络外部性,而商家恰好利用这种外部性,最终获得了消费者忠诚度和自家的良好声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纵向兼并模型及其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静 《消费导刊》2009,(16):66-66
本文研究了基于网络外部性,在上下游各有一个完全垄断厂商生产完全互补产品的简单市场结构中,厂商是否有进行纵向兼并的动机。研究表明,在此条件下,企业有进行纵向兼并的动机,虽然在兼并以后消费者剩余降低并且产品价格要高于不兼并时的价格,但是兼并后产品的质量及社会福利都要优于不进行兼并。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体现出网络外部性的特性,其中电信业尤为突出。网络外部性作为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与传统经济不同的是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不仅考虑其质量、价格以及所获效用,还需考虑处于同一市场的其他消费者的选择。基于阐述电信业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合我国电信业实际情况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下电信企业市场进入情况,并提出促进电信业有效竞争的策略,为促进我国电信企业的良好发展以及电信市场的良性竞争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电信业的网络经济特性角度,构建了双寡头竞争的Hotelling模型和多厂商竞争的Spokes模型,考察近年来电信业市场的进入和竞争问题。研究发现,存在网络外部性与消费者转移成本的条件下,序贯进入市场的机制下,在位厂商的价格水平高于新进入者,也高于同时进入市场时的价格水平。新进入厂商只能通过低价渗透方式进入市场,但当市场上的在位厂商数量达到一定值时,新进入厂商的低价策略能够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入顾客转换成本,使用多阶段博弈数学模型综合考量了顾客转换成本、网络外部性及进入成本对异质产品寡占市场在位者兼容决策的影响。一般而言,不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在位企业的兼容决策与顾客转换成本无关;反之,这种影响是重要且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扎堆消费是网络购物一大特征,本文从网络外部性的视角深入剖析了网上消费者扎堆消费的本质原因。本文认为高销售量通过形成网络外部性,进而减少消费者感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最终促成其购买决策,从而进一步推动扎堆消费。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外部性视角的网络消费者决策的概念模型,并为网络商家营销实践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政府规制的目标是矫正市场失灵,不当的规制方案会限制市场竞争活力,阻碍技术创新.本文将规制机构、厂商和消费者纳入到激励相容框架下,通过考察信息约束条件下的接入定价问题,解释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政府转移支付、税收政策、技术创新和网络外部性与接入定价的关系,引申出主导性厂商市场势力的来源及激励性接入定价政策,得出电信监管部门实施对网间结算费的直接规制,没有减弱市场势力,反而抑制了主导性厂商提高接入质量和研发创新.  相似文献   

8.
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学生移动通信市场的规模经济和通信网内外部性的特点,构建了豪泰林模型,研究了学生移动通信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厂商的不同策略:先进入市场的厂商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在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状况下拥有通信网内的外部性优势,后来厂商不得不通过强化产品差异来参与竞争。在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偏好之后,后来厂商就可以在一个新的层面上与原有厂商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9.
通过合作竞争和网络外部性等概念,借助Menahem Spiegel(2005)的电信网络外部性模型,对我国无线通讯市场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网络运营商选择"竞争"或是"合作"的效用和利润情况,认为在多网络并存的竞争市场上,唯有在竞争中引入合作竞争对消费者和运营商有利,也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亦从多种市场结构角度讨论了我国通讯市场运营商的策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春玲 《商业研究》2011,(7):165-169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阐述了低碳产品消费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产品消费模式存在的障碍,从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产品消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型产品的消费特征,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网络型产品的需求曲线呈U型,通过对市场均衡的分析,本文认为当网络规模达到临界容量时,会启动正反馈,步入产品生命周期的起飞阶段。本文还探讨了网络型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消费者和供给商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具有网络外部性差异化产品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娟 《商业研究》2005,(18):165-167
以双寡头博弈模型为基础,考察产品兼容、网络外部性对纵向差异化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的影响。当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和不具有兼容性、具有网络外部性和兼容性及不具有网络外部性和具有兼容性时,高(低)质量产品的质量水平是不相同的。平均质量水平、价格、需求、利润以及社会福利也不相同,而且随着网络外部性强度和兼容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逐渐发展,使消费者与厂商的直接对话成为可能,消费个性化受到厂商的重视,它要求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从网络个人消费者的特点出发,制定相应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信用策略,从而更好地去满足网上顾客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郭鹏 《商场现代化》2008,(6):121-123
对技术标准与企业市场营销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技术标准的功能及对企业营销的影响,指出技术标准对产业的进步是枢纽性的策动力量。借鉴网络外部性的理论,分析技术标准的网络外部性,阐述了网络外部性使核心产品更廉价,使用更方便,从而增加产品价值,扩大市场需求。提出了适应技术标准的企业营销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了惨烈的价格战和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思考如何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过去的4-5年中整体高速增长的同时,其消费者也逐步走向成熟,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和多样化。一万面,消费者要求汽车除了要满足原本的产品功能需求外。他们还要求更高级的情感需求;另一万面,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及家庭第二辆车的增加,个性化的需求开始产生。几乎所有的厂商都认识到,在这样一个需求驱动的市场,了解和把握消费者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将是经营成功的关键。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注重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购买耐用品的感知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在感知利得与感知风险之间进行权衡。过去大多数的研究重点都是放在增加消费者利得方面,而对于减少感知风险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耐用品市场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耐用品的感知风险由产品风险、金钱风险、安全风险、厂商风险和自我风险构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四方物流平台运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对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第四方物流市场是典型的双边市场,具有明显的网络外部性.文章通过建立垄断和竞争两种模型研究了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的定价,并指出需求价格弹性、网络外部性、产品差异化是影响平台服务定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传化物流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差别定价、匹配服务以及完善的综合平台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互补性和多边接入是双边平台企业的典型特征,它们影响着平台厂商的定价、竞争策略以及产品选择。本文研究了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制度下平台的均衡价格及利润,认为平台市场早期阶段,平台可能采用排他性;在市场成熟阶段,非排他性更可能是一个结果。随着平台和互补厂商数目的增多,差异化程度的减小,消费者可能选择到非排他性接入,增加平台内互补厂商的数量,平台和互补厂商也可能受益。  相似文献   

19.
周文娟 《中国物价》2014,(11):37-39
本文梳理了研究网络外部性的相关文献,阐述了网络外部性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典型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在外部性和自我增强的"正反馈"机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网络外部性,会使得网络中使用者之间的影响外在于"市场机制",从而引起市场失灵。解决网络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要区分市场结构、产品特点等因素,一种可通过产权安排等市场化的方法,实现外部性内在化;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在价格、接入方面的管制,区分垄断行为的根源制定不同的管制政策,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在线评论的出现深刻改变着消费者的经济行为模式、企业的赢利性及其定价策略。文章以消费者效用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网络零售两阶段销售为背景,建立了一个与在线评论相关的产品定价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线评论数量越大,则第一阶段产品最优价格越低,第二阶段产品最优价格越高,网络零售商的总利润也越大;第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预期越高,则第一阶段产品最优价格越高,第二阶段产品最优价格越低,而只有当在线评论数量较小时,网络零售商的总利润才随第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预期增加而增加,否则,网络零售商的总利润将随第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预期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