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兴洪 《商场现代化》2007,(20):141-142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可以归为四类: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共同化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连锁超市应根据自身的规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2.
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和物流配送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针对物流配送效益而言,对此产生影响的最大因素就是配送模式。本文主要从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有关理论入手,分析了四种配送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即自营物流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与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进而对其优化措施做出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思宇 《中国市场》2012,(10):20-21,3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配送作为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突破口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人才上,同时还包括物流和供应链,而且企业物流服务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因此,现代物流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互用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等几种常用的物流配送模式,并对各个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的配送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用大量的图示列出每个配送模式的特点,便于读者更好的比较和理解,对于企业了解物流配送模式、合理选用物流配送模式关系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基本上通过自营配送与供应商配送,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物流配送模式。文中研究了该行业的背景,分析了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敏  王晓晴 《消费导刊》2011,(5):15-15,20
快速消费品市场对物流配送系统有着很高的要求。传统配送模式主要有供应商直通、连锁超市业自营配送以及第三方物流供应三种模式。但各种方式互有利弊,单纯运用其中一种模式难以完全适应快速消费品的高流通配送要求。本文以ABC分类法为指导思想,对连锁超市业中快速消费品配送模式提出了新的解析。初步形成了A类商品供应商直通,B类商品连锁超市白营配送,以及C类商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的三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B2C电子商务市场增长迅速,吸引了大量B2C企业进入。在国内物流业整体局面不佳的情况下,B2C企业如何进行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显得尤为重要。B2C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包括自营物流模式、外包物流模式、自营与外包混合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企业在选择某一种模式时,应该认真考察成本、效率和服务这三个要素,在制定物流服务战略时需要考虑三者的平衡。基于AHP法的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最优方案是采用物流外包模式而,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则是次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李营 《商》2014,(41):234-234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购物人群和配送物流公司也随之增加,并且物流公司的规模以及完整性也随之提高。物流配送模式是共同话的服务型模式、配送型模式的集合,具体来说,物流的配送流程是一种多元化的业务形式,它与商家、物流,资金流动紧密的融合,并且还包括许多商业活动,物流活动和资金的动向。  相似文献   

8.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问题逐步成为制约B2C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选择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将B2C物流配送模式分为四类并给出了对这几种配送模式选择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探讨目前我国网上药店的主要物流配送模式。在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我国网上药店现阶段应当综合运用第三方物流、自营配送和门店自提三种主要的物流配送模式。通过使用优质的第三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物流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使用自营配送模式,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顾客重复购买率,增加企业利润;通过使用门店自提模式,可以提升门店的人流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药品及互补品的销量。此外,应重视如下几方面:严格挑选更合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逐步开展农村药品在线销售市场;重视通过物流配送支持处方药市场拓展;利用科学的配送模式推进O2O服务。  相似文献   

10.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生鲜电子商务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生鲜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存在鲜活程度难以保证、配送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物流配送选择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消费者角度,通过对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研究,结合蚌埠市生鲜农产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权衡已有物流配送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利弊,探讨选择出蚌埠市生鲜农产品最佳物流配送模式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物流配送中,为达到节省时间、距离和成本的目的,必然要求选择最佳的配送线路和车辆的综合调度。本文介绍了广东省某物流公司在实际配送中的相关方法和经验,并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何志华 《中国市场》2008,(10):86-87
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配送服务成为商家竞争的利器。无论是以自营为主的商品配送、以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还是以用自营物流的配送网络为主而第三方物流配送为辅或反之,商业企业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障配送商品的安全,以方便服务的客户,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国内主要网上书店配送现状基础上,认对网上书店主要有第三方物流、自营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加连锁书店三种配送模式,并利用三角模糊熵的评价方法,以客户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对配送模式进行选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三角模糊熵法,采用三角模糊数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有效避免指标权重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为网上书店进行配送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生产企业、批发业、零售业,还是物流业,都渴望得到现代化的物流配送模式的支撑与协作。配送领域的诸多瓶颈却严重制约着配送水平的提升,促进配送模式现代化是物流配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提出共同化的配送管理手段能够促进物流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配送效率;从共同化实施的原则、合作对象的选择、可行性论证及模式确立四个方面探讨了物流企业配送模式的共同化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少清 《中国市场》2011,(10):28-29,31
汽车零配件物流配送相当复杂,涉及一万多个零配件。本文结合汽车产业集群谈谈汽车制造厂商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对零配件配送的这种方式,并对零配件进行分类具体谈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对其配送,以及三类零配件配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唐献全 《商场现代化》2007,(11):130-131
本文利用表上作业法求得了物流配送中的最小成本,解决了物流公司的配送问题,为物流公司的配送管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的出现,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成熟等因素对实体连锁超市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据此,就现代连锁超市的三种常见的配送模式——自主配送、供应商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进行了介绍,并且分析找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方案的优化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商企业生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商企业构建新型生鲜产品物流模式是其降低生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活动运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电商企业发展生鲜业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从事生鲜业务的典型电商企业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电商企业生鲜产品物流模式可归纳为"自营物流"、"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自营物流+消费者自提/自营配送"等三类。三种物流模式均有其适用范围,均有存在的必要。然而,随着食品本地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从事生鲜业务的电商企业与本地农场、线下社区相结合成为发展生鲜业务的新趋势。为适应生鲜业务发展新趋势,降低物流成本,可采取"第三方物流+消费者自提/第三方配送"模式。该模式的运作始于消费者在线下单,信息通过网站传至自营或签约的农场及基地,之后再由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冷链运到仓库、流通加工中心、社区终端店,多数生鲜产品通过消费者自提,极少数生鲜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该模式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具有降低物流成本、改善购物体验两大明显优势,是本地化趋势下中小型电商企业发展生鲜业务的较佳选择。但是,该模式仅适用于中小型电商企业,对其他从事生鲜业务电商企业的适用性尚不可知,且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电商企业对物流活动的控制力、电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电商企业供应商管理、电商企业终端店选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构建了我国自营配送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SD模型,包括模型的基本假设、绘制因果关系图及流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商贸物流服务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服务传递能力的水平较低,由于商贸物流服务传递能力具有复杂性、集成性、特殊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等特征,致使提升服务传递能力的难度较大。当前,存在于我国的商贸物流服务支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结合几种模式的发展现状,积极探讨提升商贸物流服务传递能力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