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翔 《中国报业》2014,(7):16-18
无论是出于抱团取暖,还是出于打造媒体旗舰,同城报业资源的一统,意味着跨媒体、跨平台、跨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只不过先从报业市场入手。传统媒体面临共同的危机,就必然共同应对,互联网已经把所有传统媒体划并成同一个阵营。《新闻晚报》休刊就是在为传统媒体结构性矛盾的破题排除障碍。《新闻晚报》休刊不仅仅是一份报纸的终止符,更是为传统报纸的价值时代提供了一个"休止符"。而跳过这个"休止符"之后,必然是一场激变。上海报业集团的变革指向绝对不是所谓抱团取暖或打造报业旗舰,而是一场中国传统媒体价值体系的整合重构。  相似文献   

2.
我国报业的发展模式基本是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进行的,传统报业一直以来遵循着"二次售卖"的盈利模式,然而在数字化背景下,广告份额逐步被新媒体所分食,这种依赖广告收入盈利的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过度依赖广告收益的单一经营模式会增加传统媒体的经营风险,对公司长足发展造成障碍。传统媒体在国家政策保护下具有采访权,其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训练有素的采编队伍以及专业化的信息生产流程和习惯,使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在公众中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性等优势。报业媒体完全可以利用其内容优势,找出与新媒体相互交融的经营理念,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复合开发,促使报业传媒在新闻采编理念、流程、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连报业集团于2010年组建,现有《大连日报》、《大连晚报》、《东北之窗》杂志、大连新闻网等"4报2刊1网"7家媒体。由于起步较晚,大连报业集团组建伊始,就不得不面临新媒体强势崛起、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媒体竞争新格局。面对新的竞争态势,大连报业集团在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努力拓展报业经营发展空间,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4.
王瞿建 《中国报业》2014,(22):11-13
在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报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分析,对比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找出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报业经营持续下滑及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唐兴通 《中国报业》2014,(19):29-29
应《中国报业》邀请,让笔者评析传统媒体如何做电商。在接受邀请后,笔者想起多年前给南方都市报所作的《传统媒体影响力载体变迁与影响力再塑造及变现的思考》主题演讲:在报纸发行量下降、广告主投放额锐减的情况下,报纸行业该如何做?当时,对于这个话题,经济发达地区的报业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但更多地方报业集团并没有从战略层面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6.
陈翔 《中国报业》2014,(7):14-18
无论是出于抱团取暖,还是出于打造媒体旗舰,同城报业资源的一统,意味着跨媒体、跨平台、跨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只不过先从报业市场入手。传统媒体面临共同的危机,就必然共同应对,互联网已经把所有传统媒体划并成同一个阵营。《新闻晚报》休刊就是在为传统媒体结构性矛盾的破题排除障碍。《新闻晚报》休刊不仅仅是一份报纸的终止符,更是为传统报纸的价值时代提供了一个“休止符”。而跳过这个“休止符”之后,必然是一场激变。上海报业集团的变革指向绝对不是所谓抱团取暖或打造报业旗舰,而是一场中国传统媒体价值体系的整合重构。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5年报业遭遇经营拐点后,发展数字报业就成为传统报业的最优先选择,但与数字化探索的热情比,数字报业发展成效还乏善可陈。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的,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争,而是商业模式之争。我们认为,当前数字报业发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列举数据,得出了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开始抛物线般下滑的结论。以全球报业衰退为背景的中国报业广告颓势并非偶然。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报人的不懈思考和辛勤耕耘虽无法阻止中国报业延续2005年的低靡状态,但仍保持住了报业总量的增长,这表明,无论如何,中国报业仍旧在上升中曲折地前进。通过盘点探索出新一年报业发展的方向和拯救报业的良方是本文的意义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报业属于传统媒体,具有自身的发展和运营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运营模式与传统媒体具有巨大不同,这使得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与影响。传统报业经济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因此,探索传统报业经济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就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侯大明 《商》2015,(2):198-199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稳健发展,传媒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与繁荣。以传统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新媒体、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也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进行创新与转型。本文将以《萧山日报》为例,试析其创新转型的相关举措和其取得的成效,以及它成功转型的案例带给传统报业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其实,报纸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定位为传统媒体,更不必定位为纸质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传统报业走整合运营的道路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性起初让传统报业压力倍增,但最终让传统平面媒体的广告经营者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传统报业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前提是需要我们完成新时代背景下报业的整合运营。而新安传媒近几年就走出了这样一条跨界经营的道路,一个无限接近消费者的全媒体平台强势登场。  相似文献   

12.
2013年,"陈永洲"们的失范行为,令整个报业蒙羞;一连串表现不佳的经营数据,更是令报人们心寒;及至年底,《新闻晚报》的突然休刊引发业界一片唏嘘;倒是随后《中国经营报》毅然决然的"革命"宣言,让人们依稀看到了传统报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顽强。回望2013年,那些人、那些事,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3.
在新兴技术带动下,传统报业正向数字化报业转型,并成为我国报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数字报业商业模式,各报业集团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运作模式。本文分析几种常见的数字报业商业运作模式,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中国妇女报》在国内率先推出第一份手机报后,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整体(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乃至地市级报)已推出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种。作为当下报业经营的一大亮点,手机报被赋予了传统报业战略转型和数字化推进的“排头兵”角色。  相似文献   

15.
周青 《中国报业》2012,(10):82-83
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与互联网一起,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天下,形成一种"新媒体现象"。传统报业经历了来自新媒体的猛烈冲击。在这样一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传统报业究竟该如何发展?这应是目前所有报媒从业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新媒体的优势及对传统报业的影响,阐述传统报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不断冲击传统媒体的今天,传统报业集团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而人力资源作为报业集团的第一资源在这场挑战中首当其冲。本文从现阶段报业集团对三种人才的需求入手,对报业集团的人才策略进行研究,提出报业集团在开发、培养、使用人才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提高报业集团在迎接新媒体挑战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报业集团应对新媒体挑战的人才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贞 《现代商业》2007,15(17):111
在新媒体不断冲击传统媒体的今天,传统报业集团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而人力资源作为报业集团的第一资源在这场挑战中首当其冲.本文从现阶段报业集团对三种人才的需求入手,对报业集团的人才策略进行研究,提出报业集团在开发、培养、使用人才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提高报业集团在迎接新媒体挑战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李庆文 《中国报业》2014,(17):68-71
时下传媒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传媒业态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报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原来的经营模式处在失灵、失效、失血过程中,新的能够适应当下和未来媒介发展与竞争的经营模式不但未形成,甚至连基本思路都尚未清晰和明朗。成立5年的《中国能源报》,没有赶上报业较快增长的好时光,从出生到成长,报业一直在衰退,尤其近两年,报业生存环境越发严峻,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9.
11月11日,《新京报》在北京全面上摊,这份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综合都市报是由光明日报下属的《生活时报》改造而来,也是国内首家得到中宣部同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跨地区采编经营合作的报纸。有关都门权威人士认为:《新京报》的创办有望引发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的首都报业市场的新一轮洗牌,更意味着长期以来报业经营上条块分割、地方壁垒的限制有所打破,将为报业集团做大做强,实现跨地区经营提供样本,对探索中国报业经营改革之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4,(19):90-91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对于大多数报业集团来说,新型主流媒体是下一个阶段报业转型的终极目标。那么,在报业面临经营困境、影响力危机,转型异常艰难的背景下,作为报业转型终极目标的新型主流媒体未来应该是怎样一个架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