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技术接受模型研究大学生对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平台的接受度。除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等模型本身的变量,还添加网络回收平台的服务质量、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等变量,一共做出九项假设,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并用AMO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回收平台的服务质量,大学对平台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等均对使用意愿有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帮助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平台了解大学生参与废旧手机回收时的态度和意图,给各平台打开高校市场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志端 《商业研究》2011,(5):185-189
日益增长的电子废弃品的有效回收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本文以厦门市废旧手机回收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厦门市消费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消费者废旧手机的回收意愿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科学高效的逆向电子废弃品回收体系的必要性,旨在为制定合理、可行的回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废旧手机回收与逆向供应链现状进行了综述.运用互联网思维,基于O2O方式构建了以手机制造商为回收主体的废旧手机逆向供应链,对进行了流程设计.从企业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再制造利用对原材料采购、制造库存、手机销售产生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基于O2O的废旧手机逆向供应链构建SD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实施废旧手机逆向供应链有助于提高手机销售额与产品市场份额.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80年到2007年的数据以及2007年到2020年的预测数据对我国的废旧手机回收再利用进行节能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测算,并以此结果为依据,分析废旧手机回收再利用的眷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手机的普及,在校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在对沈阳市高校在校学生和老师的抽样调查有效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降低课堂使用手机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负面影响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的使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便捷。另一方面,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每年所产生的废旧手机数量巨大,乱丢乱弃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因此,做好废弃手机的回收物流是很有必要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废弃手机回收的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周期以及废弃手机处理情况,我们在北京某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中手机普遍率为100%,更换周期也较短,平均为233年,而有72%的同学不清楚手机处理的正确做法,还有61%的同学将废弃手机闲置或直接丢弃,造成了污染和浪费。对于这个问题,一是个人本身要意识到废弃手机危害性,二是企业要完善回收及柝解问题,三是国家要提供法律和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当前大学生使用手机增值业务情况,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讨论学生通信消费情况和对通信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唐瑞  黄卫  孙辉 《中国市场》2011,(15):10-1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新购手机和废旧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的基本情况、逆向物流的成因或必要性、逆向物流的完善方法、实施战略等,比较详细的分类介绍了手机回收逆向物流的各种模型,意在通过介绍,为手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科技的飞越进步,智能手机市场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随之而来的大问题——手机逆向物流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手机逆向物流分为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本文主要就手机的回收逆向物流进行探讨和研究。人们因为手机的功能、外形、残损等各方面原因频繁的换新手机,那么原来的旧手机都到哪里去了呢?想要用最经济的方式使废旧手机的价值利用到最大化的前提是有效的、有组织的回收废旧手机,也就是手机的逆向物流系统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良俊 《商业科技》2014,(22):70-7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的使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便捷。另一方面,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每年所产生的废旧手机数量巨大,乱丢乱弃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因此,做好废弃手机的回收物流是很有必要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废弃手机回收的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状及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检出率22.8%。差异分析显示,女大学生在戒断行为上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文科、理科大学生在MPATS各维度得分均无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凸显行为上得分显著差异,事后分析显示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较为严重,应采取一定针对性措施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代高校大学生对闲置物品交换需求及新媒体手机APP特点,从市场状况分析、SWOT分析、市场定位分析、营销前景分析和运营策略分析几个方面探讨针对在校大学生构建高校闲置物品交换APP平台的可行性,并对构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使用的手机产品一直是手机生产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将会影响到手机市场的前景.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手机价格和外观较为敏感,周围同学和朋友对手机购买决策影响较大,大学生比较关注于手机性能和品牌等因素影响着手机市场的销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大学生惰性行为的建议。研究认为:预防与疏导大学生不良惰性行为,关键在于内外结合给予干预,既要重视外在因素的刺激,又要注重对大学生个体对惰性的认知及自控力的培养。研究结论可为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者细分市场,其中大部分人虽然拥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由于受预算约束,消费趋于理性。而手机曾经作为耐用品,却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营销模式概念及手机营销现状入手,以江西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结合尼尔森市场调研公司和自行发放的300问卷对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手机价格、大学生品牌忠诚度、手机营销渠道对手机营销模式均有不同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提出如何建立手机品牌认知度,并以广告渠道和组合法推销模式的大学生手机消费营销方案。希望能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手机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6,(11):165-165
中国大学生作为市场消费的新锐,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高校学生对于手机类产品和运营商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消费行为以及相关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日前,中国校园传媒获悉,环亚在线传媒顾问公司针对高校大学生做的一次手机及通讯商产品和品牌态度进行独立调研后,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力求通过此报告的数据来解读中国大学生购买、使用手机以及对选择移动运营商服务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五个城市的在校大学生中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手机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渗透率、品牌引力及企业形象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手机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大学生成了手机的"奴隶",防范大学生手机成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对手机成瘾概念的解析,从戒断症状、凸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四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并由外至内分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成因。据此,从大学生、高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方面提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防范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以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学生群体对手机过度依赖现象的影响调查和对策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手机依赖倾向,手机依赖症患者比例在25%左右,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整体上服从正偏态分布。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身体、心理、社交和三观塑造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身体的危害较为普遍和直接,近半数同学受到的损害较为严重;对学习的影响也比较明显,近30%的同学感觉到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个人学习成绩的下降;相对而言,手机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社交和三观塑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达到严重或比较严重的影响级别的比例均占受访者的10%左右。另外,根据教育有效性调查,为了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提出了构建有效的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加强手机过度依赖问题的针对性教育、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工作和全面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四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手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该文通过分析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及竞争局面,并在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类重要的手机消费群体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对从事手机营销和服务行业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