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商光成 《财贸研究》2002,(1):122-124
建立经济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是哲学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经济哲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应用哲学学科,是人们发展经济及观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经济观和方法论。经济哲学既不是经济学也不是元哲学,经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结盟,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发展实际的桥梁和中介。  相似文献   

2.
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价值理论的批判中产生的。在对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理论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吸取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在对庸俗经济学家的价值理论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剔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糟粕。正确认识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过程,对于我们坚持、运用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辩证对待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着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金融危机的形成,产生条件等理论;其次简要分析了当今这场始于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最后,结合实际提炼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阶级革命与生产力发展。当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与发展”两大视域应运而生。随着现实背景发生变换,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视域实现了从革命到发展的历史转换,并在中国产生巨大的时代回响。  相似文献   

5.
孙小涵 《消费导刊》2009,(12):218-218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认识世界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揭示了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及其哲学基础的分析,揭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哲学依据,给更好地理解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理论支持。并通过运用这一哲学基础对当今复杂经济现象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7.
《商》2015,(30)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结晶,同时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更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实践论、中国传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创造性结果。毛泽东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概念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共性、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建立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在哲学范围内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在哲学与经济学双向互动中完成的历史性转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表现为从异化劳动为尺度的人道主义人本观向以分工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人本观的转变.揭示马克思人本观的历史性转变对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有着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乔萌杰  袁佳龙  胡苗 《商》2014,(50):92-92
柯尔施是作为和卢卡奇、葛兰西同时代的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作品《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被尊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柯尔施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古典资产阶级思想家著作有着罕见的知识和理解力,他的著作一度被认为是最准确、最公正和最具时代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肖樊 《消费导刊》2012,(1):25-29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着眼于特点,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观点;着眼于根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发展,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着眼于现实,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着眼于应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现实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研究视域,重新建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人和实践为主题的新马克思主义。从表层看,关于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问题的探讨,但从实质看,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人道主义与异化”和“实践唯物主义”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展示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路向,它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必须在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中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创造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以一种新的形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个新的哲学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为未来现代化的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依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原则两个方面思考,形成了他的经济概念,并指导着我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生成与使用等几个视角对会计属性进行了重新认识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会计的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会计属性的选择,形成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交替上升的动态过程。这一结论对当前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问题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改革课题,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河南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中原城市群的形成更是城市化发展的助推器。但与此同时,偏低的城市化水平,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也为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的瓶颈。河南今后的城市化发展应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扭转劣势局面,在把握新农村运动和周边城市群不断形成的机遇的同时应对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的挑战,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主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批判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总体上经历了初创、形成和发展等几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一个涉及历史主体的存在基础、表现样态、精神实质以及最终使命等内容的完整而科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First I briefly review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ethics, following three stages (1978–1984; 1984–1994; 1994 to the present) and driven by four factor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the influ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ethics; the reflections on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influence of business ethics from abroad. Then, from a practical and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 discuss the main challenges for business ethics in China: issue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f corporate ethics, and of management. After commenting on the role of business ethics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 offer some reflections about what China can contribute to, and learn from, other peoples.  相似文献   

18.
大庆精神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觉学习、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党的优良作风、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高度融合的重要成果,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谱写出的伟大精神的新篇章。大庆精神在党的伟大精神中占有重要、崇高、特殊的地位:它的诞生雄辩地证明了党不但善于领导革命,而且善于领导建设;它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了一条管理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成功道路;它是第一个与自身原初实践始终没有分离的党的伟大精神。我们应当努力继承弘扬大庆精神,使之发挥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珺 《财贸经济》2020,(4):5-19
20世纪50—60年代既是新中国财政学初建时期,也见证了苏联财政学传统移入和退出的过程。就其理论和实践来源看,苏联财政学是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特殊年代政治实践和计划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混合物。虽然它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方面作出了首创性的贡献,但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在苏联财政学移植中国之时,其中一些负面特征也参与了新中国财政学的重建,并对其后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长久的羁绊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财政学“去苏联化”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这一方面源于塑造苏联财政学的思维模式仍然在当时的中国财政学界起着支配作用;另一方面在那些影响财政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上,当时的中苏两国极为雷同。吸取20世纪50年代中国移植苏联财政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当下中国合理借鉴域外学术资源、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本作为一种能够实现自行增值的价值,其逻辑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运行基础,并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意识形态";作为资本宗教性质集中表达的资本拜物教,催生财富幻象化,引发资本的自反性并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基于对资本逻辑的深刻洞察,马克思运用经济哲学的方法,系统地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悖谬性质,并深刻地揭示资本世界自我否定和自我瓦解的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对于超越资本逻辑、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