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6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该文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会计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沈俊 《财贸研究》2004,15(5):121-12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具体而言,应以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是否导致相关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为判别标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如下: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12):242-243
在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该原则能有效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运用该原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促进的作用,企业应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在会计实务中,多个方面均运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融资租赁实务中应用的意义和体现,概括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财务会计是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反映.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对外提供与企业的财产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财务信息,它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更好地满足信息用者的需要.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了质量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重点探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商》2016,(9)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原则要求企业不应只将交易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还应该按照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它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规范、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并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做一些粗浅探讨,并说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今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了“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 同时新准则还突出相关性、弱化可靠性原则。这也可以表明,当代西方理论界所争论的原则导向,而非规则导向抑或目标导向在我国准则中得到明确。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要反映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其表面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售后回购与售后租回作为两种新的交易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从本质上讲,售后回购、售后租回是一种融资行为,目的是解决企业现金流的问题,相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其他销售方式有明显不同,并不能确认为收入,所以两者的会计核算就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形式呈现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企业经营中各种复杂多样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下,会计核算中的个别交易、事项在形式上越发体现出经济实质和法律规定的不一致性,为取得符合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就必须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将具体阐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和存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作用于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及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突出案例,进而分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经济业务出现,必然会导致更多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形式和经济形式不相符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在会计核算中的融资性租赁、售后回租、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关联方交易等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阐述了坚持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含义 ,以及这一原则在经济事项确认、会计计量、财务报告方面的具体应用 ,论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作用及其在核算制度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反映“经济真实”的客观要求、顺应国际改革潮流、解决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四个方面论述了推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历史作用 ;并就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或有事项等具体核算业务 ,说明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规定了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重视专业分析和判断,不能仅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处理,而应当首先和重点考虑经济业务的实质,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在实际工作中,在资产确认、合并会计报表、收入,租赁、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等业务中有广泛运用.同时,由于该原则存在固有局限,会计人员在运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现象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而为了保证在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的信息真实、正确性,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事项的经济实质为依据,会计人员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核算和反映,以上要求需贯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这就使其应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本文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会计报告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原则,为正确认识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与目的、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提供重要依据,在会计实务操作中被广泛应用。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是针对多数企业共性的交易实质进行的总结概括,在企业的具体实务操作中选择或判断的空间过大,导致公司间信息缺乏可比性,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因此还原经济业务实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础理念后,结合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特点,深层探索如何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与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6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该文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会计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世界带入了网络经济时代,网络银行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网上购物的迅速发展和银行业的业务缺失促成了第三方支付的诞生。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紧密合作,为电子支付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行业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侧重于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反馈,在会计行业中有着一席之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出了当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之间存在差异时,应更侧重于对经济实质的披露和统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起到督促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了会计报告质量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发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优越性,从而使会计信息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真实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经济形势疲软、国内经济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从企业发展的经济规律与会计工作本质层面有效地保障企业自身与会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研究认为,尊重经济规律与市场规律是尊重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的基础,通过企业会计实务工作发挥对企业交易或事项的保障、引导与监督作用,为企业发展和创新创造更优质的资源优化整合的会计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8.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就是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对交易的“严重歪曲”,所以“实质重于形式”应该成为我国会计思想的核心.本文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运用过程中具体表现及面临的相关问题以及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一)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要求会计资料应如实反映其交易或经济事项,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只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经济事项的实质和法律形式相背离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0.
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关联方交易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关联方交易应如何准确合理地确认、计量、披露上一直存在争议和探讨。本文先介绍关联方交易和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确定关联方交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