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玉蓉 《商》2013,(8Z):115-115,10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发展,金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商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是现代商业银行最为迫切的任务。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和努力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这是加快发展、积极应对国内外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本外币一体化客户营销是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综合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融入国际、综合经营大型主流商业银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一、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现实意义 本外币经营一体化是针对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本外币业务分离,外汇业务经营管理实行“行中行”体制而提出的。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起步晚,因此多数银行在经营外币业务时,实行的是“行中行”体制,即本外币业务相对独立,绝大多数部门及员工从事本币业务,而外汇业务的经营与管理只由“国际业务部”一个部门独立完成,不受其他部门制约。“行中行”体制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金融领域的逐渐对外开放,金融脱媒态势日益显现,直接挤压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这种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在金融脱媒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思路方面需改革产权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能力;转换业务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险企业金融一体化经营是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单一经营和金融一体化经营利弊共存,如何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对于中国保险企业有效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金融业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长期依靠制度红利形成的利差竞争优势逐渐弱化,迫切需要寻求业务突破口.开放银行时代的来临,为银行业寻找业务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长三角作为中国金融发展的前沿,实现金融一体化势在必行,开放银行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具有强烈共性,以开放银行为手段,推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符合潮流.在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长三角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需要利用开放银行的全新优势,助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全新发展,提高长三角资金流动效率,突破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瓶颈.  相似文献   

6.
尹豪 《现代商业》2014,(14):130-131
基于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重要性的认识,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内部和外部决定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内部决定因素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所有权性质因素等;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外部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周期、税收制度、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水平、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因素等。最后,本文指出了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决定因素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是沈阳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迫切任务.要通过金融创新,不断完善和强化沈阳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沈阳作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在产融结合、直接融资、产业基金、地方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方面要大胆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持,推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国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看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显。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桥梁,能够适应金融服务融合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合适的制度安排。本对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及其风险进行了思考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GROWING WITH YOU     
中国农业银行致力于全球服务,实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国内SWIFT清算系统覆盖全国大中城市,9000多家分支机构可办理国际业务,与分布在9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银行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今,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余额宝、移动支付等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观念。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临当前互联网对于现代商业银行的冲击,商业银行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于自身的经营理念加以转变,商业银行应该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之上对于自己的业务以及经营策略加以调整,从而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带来了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重点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方式、融资格局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商业银行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即加强商业银行智能网点的建设、发展创新商业银行在线融资和移动金融业务;同时从根本上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更新产品设计、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模式、注重培养人才等,为传统商业银行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脱媒趋势逐渐增强,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金融国际化冲击日益加剧,对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的商业银行来说,综合经营是其应对这三重压力的现实选择。而金融控股公司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的最佳模式。本文选取7家具有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商业银行和5家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银行经营绩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具有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并没有表现出理论分析的优势而优于非金控银行,其他要试图尝试这种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应该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银行业的后起之秀,为了实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和经营转型,城市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我国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拓外汇业务,全方位开展本外币一体化经营.提高对外汇业务的认识,增强本外币一体化经营意识;加强外汇业务队伍建设,做好外汇业务人才储备和培养工作;建立灵活的贸易融资授信政策,确保贸易融资业务审批效率;强化对外汇业务的绩效考核;重视对外汇业务的研究与创新,凸显特色;建立与当地涉外单位或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证券市场总市值已经突破30万亿元,企业债券市场在短期融资券的带动下发展更是迅猛,近两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63.2%,这些直接融资方式快速分流着优质企业的贷款,商业银行所占金融资产的份额也在逐渐下降。为了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防止在传统盈利模式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出现经营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加快创新,向综合化经营转变。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又称为混业经营,是与分业经营相对应的概念。在综合化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至少从事着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不仅能经营存款、贷款、结算和汇兑等传统银行业务,还能经营原属于证券、保险、信托公司、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衍生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实质,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经营多领域金融业务,得以实现现代商业银行资本节约、收入多元化和竞争差异化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和金融创新的日益发展,各行业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国内机构的综合经营、交叉经营范围在扩大,这对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造成冲击,使得分业监管模式和目前金融市场的变化态势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太协调的地方。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混业经营将成为其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而且会推动我国的金融效率提升。本文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几种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并分析了其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得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融入到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去,以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和金融创新的日益发展,各行业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国内机构的综合经营、交叉经营范围在扩大,这对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造成冲击,使得分业监管模式和目前金融市场的变化态势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太协调的地方。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混业经营将成为其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何祥勇 《现代商业》2007,(26):25-26
随着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日益成熟,金融混业经营逐渐成为现代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合理选择,并提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其方便快速、成本低等特点给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积极创新经营理念,研究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贴合小微金融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