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但是,也有较多存在差异的情况。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本文具体分析了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六、特殊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二)初始确认和计量时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除商誉的初始确认外,在某些情况下,初始确认某项资产或负债时会产生暂时性差异。1.企业合并中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和计量。合并成 本以购买法核算时,购买企业对获得的被购买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和或有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按照所得税法规定该项企业合并在计税时仍然以其资产或负债的原计税基础确定,  相似文献   

3.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研究。由于会计和税法对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确认有不同的规定,导致其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主要对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时的计税基础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瑞荣 《商业会计》2012,(18):22-23
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存在差异,导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大于初始会计成本。这种差异是否应该确认,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本文就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及其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确定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初始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原《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存在不少变化。在此,笔者仅对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初始计量较原准则存在的差异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确定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初始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原《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存在不少变化。在此,笔者仅对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初始计量较原准则存在的差异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一、暂时性差异的四个基本概念所谓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首先应明确  相似文献   

8.
宋秋芬 《商业会计》2012,(17):28-30
融资租赁业务的承租方和出租方都会涉及相应的所得税业务,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所得税处理原则,承租方的暂时性差异有:租赁期间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所导致的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会计和税法对租入固定资产当期折旧的不一致所导致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出租方的暂时性差异主要来自会计和税法对租金收入确认时间不一致所导致的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除暂时性差异外,双方都存在由于会计和税法处理规定不一致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调整。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处置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都进行了规范。2008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对固定资产的界定、计税基础的确定、折旧费用的税前扣除等方面做出规定。本文就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实行后,所得税差异的处理方法变化较大.新的准则要求企业全面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暂时性差异,并确认、计量递延所得税.新准则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的差异分别确认应纳税暂时性与可抵扣暂时性,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个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1.
一、新准则中需要明确的概念 (一)计税基础。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税前列支不需要缴税的总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相似文献   

12.
王玲 《中国市场》2008,(18):69-70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对无形资产的界定与确认、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后续计量与税前扣除、以及处置与报废方面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内涵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时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比较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和披露等方面重新进行了规范,使得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更加完善,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有不完善之处。本文对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以及准则的相关规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其初始计量和折旧(摊销)范围、期限、方法,以及预计净残值、减值准备等方面,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着诸多不一致性,致使会计折旧(摊销)额与计税折旧(摊销)额之间存在差异。熟悉这些差异及其纳税调整办法,对准确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避免产生税务风险或权益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第6章固定资产本章属于基础章节,易与其他章节联系出现考题,如与借款费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资产减值及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结合出题。重要考点1: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该方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该规定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先比较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账面价值和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认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实践中,如果只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计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据以确认与差异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否正常运行。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固定资产关系与核算,还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能否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也就是如何确定其入账价值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现阶段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确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中最重要的资产,而且目定资产会计对固定资产概念、折旧、计量的认识处理等,直接关系到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质量.从固定资产会计岗位角度分析,会计目标和出发点与税法目标不一致,会计准则比税法对固定资产确认的范围宽泛,而且计税基础不一样,导致二者之间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产生对计税原则的显著差异.应进一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使之与税法制度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