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市场准入问题不仅仅与贸易政策有关,与竞争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与限制竞争行为有关的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的市场准入壁垒主要表现为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政府行为和混合型限制竞争行为,讨论了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在市场准入问题上互相替代的方式和效果,并指出二者如何在市场准入问题上实现互动。  相似文献   

2.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必须促进和保障公平竞争,但目前我国政府对经济的不合理干预经常排除、限制竞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竞争影响合理性"这一维度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治国;通过将政府职能限定为"建立所有企业自由、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通过排除竞争损害,发挥最大化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实现制度的法治化,审视政策制定机关自审的能力、动力和责任,发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竞争执法机构和国务院法制办的作用,确定更精细的审查标准,并引入第三方评估。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空间已经超出国家竞争政策①的管辖空间,健全的全球经济竞争政策对于保证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性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市场全球化与世界垄断形成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现有多边贸易体制和国家竞争法②域外适用面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局限性,最后分析了世界贸易组织在竞争政策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市场中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渐进转型的中国,由于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全,土地市场中的寻租行为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寻租进行博弈分析,探索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各方利益群体的行为取向、影响因素及土地市场中的寻租活动给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并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规范政府行为以限制土地市场寻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寻租行为在经济学中指的是经济行为主体寻求垄断因素,以获得更大收益的行为。从理论上讲,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长期生产所获得的利润一定为零。因为完全竞争的市场不限制其他厂商“进入”或“退出”该市场的行为,而存在“正”或“负”的利润的行业为厂商的“进入”和“退出”提供动机,最后,厂商可以通过“学习”完全复制其他厂商的生产活动,从而分享其它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关于政府规模、寻租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对于三者之间的联系,不同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有比较大的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研究结果。通过对中国1998年到2011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回归,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的政府规模、寻租以及经济增长进行检验分析。计量回归结果显示,中国的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寻租行为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存在显著的负效应,政府规模的大小对寻租行为有部分的负效应。针对这一结果,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财政分权和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竞争关系,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直接介入到经济活动中,通过经济绩效的相互竞争,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而且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为了经济的平稳和谐发展,必须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和完善相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共享经济作为基于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产生的新型经济模式,是以信息技术、定位导航系统、移动支付等创新技术的高度整合为基础,结合共享理念,并付诸商业实践的市场新形态。共享经济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发挥闲置资源的价值,加快行业改革的步伐与进程,并通过竞争政策及其机制彰显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共享经济的价值特征。共享经济相较于传统经济模式具有高技术性、信用依赖性、非占有性的特点,对竞争政策在共享经济领域的适用带来新挑战。在此背景之下传统行业的转型与新型行业或领域的兴起,使整个市场中竞争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从实践角度多方面剖析共享经济企业的实际竞争状况,以共享经济交通行业和共享旅游住宿行业为例归纳共享经济的行业分布情况与企业数量,分别解析共享交通出行行业的平台模式和分时租赁模式的企业数量与产品差异程度,并根据波特竞争模型阐释共享经济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环境。从共享经济的目标功能出发,分析共享经济的定价机制,阐述共享经济中的掠夺性定价行为、横向合并行为、独家交易行为等限制竞争行为的现状和表现形式,挖掘在共享经济视域下三种限制竞争行为规制的难题,提出共享经济视野下竞争政策的具体完善措施:转变竞争政策实施思维,明确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综合运用竞争政策工具,尤其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适用;从执法“零容忍”和构建竞争软文化两方面出发,推动竞争执法的常态化;构建合理有效的定价机制,以调动共享经济各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非价格竞争的方式,通过传递产品差异信息与增强进入壁垒,直接导致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竞争壁垒是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承担一些在位厂商并不承担的成本。广告的竞争性使得在位厂商可利用广告形成包括产品差异化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广告"抢先"在内的进入壁垒。本文通过探究广告与竞争壁垒的关系,分析广告策略的实施在形成竞争壁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要素条件、市场条件以及政府行为都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集群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更是集群竞争优势形成中的关键因素,不仅体现在企业间的关联与互动影响集群竞争优势,也体现在企业自身的行为与战略上。本文从企业行为与战略视角分析了企业在集群竞争优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因其特殊的所有权关系,在市场中往往享有各种竞争优势。为此,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竞争中立规则,限制政府赋予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确保公私企业公平竞争。刚刚达成的TPP协议,更是将竞争中立规则提升为国际贸易及投资新准则,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中立地位。这些立法和国际规则,对我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造成很大阻碍。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应借鉴国际竞争中立规则和TPP国有企业条款,确定竞争性(或商业化)国有企业的范围,使之遵守同私有企业一样的市场竞争规则,政府应确保其在经济监管中保持中立,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改革初期和经济转轨时期制度环境的变迁,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本文分别以改革初期的承包经营制企业和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央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线性规划并进行推理,对以代理人为主导的"内部人控制"导致委托人利益受损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寻租模型揭示委托人(政府)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与监督和控制带有的行政色彩,分析导致对代理人干预过多的行为,提出了委托人必须作出寻租行为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税收竞争理论,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通过引入不同空间权重因素对经济集聚与地区策略性税收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没有对集聚租进行征税,经济集聚降低了地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基于交互项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地区经济集聚能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中国市场一体化的推进可促进地区经济集聚,最终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中心-外围均衡而非对称性分布均衡,从而对地区间“竞争到底”的竞次行为起到缓解作用.但上述经济集聚削弱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关系仅在外资企业中成立,地方政府针对内资企业展开的税收竞争显著低于外资企业税收竞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条块垄断——论依法规范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开始重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与此相适应,我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也开始注意研究市场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问题。对此,学术界的共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经济性限制竞争的影响远不如行政性限制竞争的影响大。因此,我国反垄断法的任务除应当预防经济性的垄断,监督各种垄断性企业的市场行为外,还应当将反对行政垄断和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之间竞争所采取的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等行为,指出此类竞争行为会造成区域市场分割、社会资源浪费等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权合并思想限制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负外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竞争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内容体系上各国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规定。例如在澳大利亚,竞争政策被认为有两大支柱:综合性的竞争法律框架的有效执行和旨在推进竞争的政府监管和干预的改革。欧盟的竞争政策以竞争法为核心,除了传统的三大支柱(限制竞争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合并)以外,还包括规制政府行为。①而联合国贸发会议提出的竞争政策包括两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改革前后的地方政府竞争在竞争的形式、内容和目的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改革之前也有分权,但是只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开放之后的分权才真正产生了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竞争的行为。这也充分证明了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分税制以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政治推动力从中央政府转到地方政府。政府行为的市场化不仅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也为地方政府官员运用现有权力和可控资源进行寻租提供了可能。从地市级层面上探究地方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并将官员腐败纳入地方政府产生干预行为的动机,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多重利益驱动下产生的银行信贷干预行为,会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地市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财政激励、晋升激励、腐败都会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三种利益动机驱动下产生的信贷干预行为的影响程度同样存在差异,其中晋升激励和腐败行为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行贿者和政府官员的博弈模型,对我国腐败模式发展演变的经济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经济在社会生产中的成分日益增加,但政府行政权力远未退出经济生活,因此寻租空间日益扩大,从而推动腐败模式从个人腐败到团体腐败转变.减少国家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不必要的干预,对有些可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可以有效降低腐败的发生率.对于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的领域,应该做到限制政府官员行为的随意性,使其无法为寻租人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20.
WTO的建立及其成员国相互大幅度减让关税,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自由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这远不能说世界贸易已经实现了自由化。因为在国际贸易中,除了政府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外,还存在着诸多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如限制竞争的协议或协调行为,占市场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