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奕颖 《中国市场》2011,(26):129-129,131
日本自20世纪的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经济一直处于持续衰退中,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复苏给予重击。此次日本大地震也给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和长期的影响。本文从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下一步会采取怎样的对应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1日爆发的日本大地震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愈演愈烈。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由于日本的制造业在全球所占比例举足轻重,因此当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来临的时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非常缓慢地、逐渐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统一统计口径——化解即将到来的中日宏观经济摩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瑾 《国际贸易》2002,(2):26-29
宏观经济摩擦是指贸易一方对另一方巨额的贸易顺差或者逆差引起的贸易对立和冲突.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由于美国对日本巨额的贸易逆差,双方曾发生过宏观经济摩擦,并引发了广场协议.在中日贸易摩擦中,虽然产业间的微观经济摩擦在现阶段表现比较明显,宏观经济摩擦没有显现,但实际上,由于中日双方的统计误差,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财政支出逐年扩大,贸易顺差开始减少,而中国在日本进口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在美国贸易逆差中的地位超过日本,随着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中日贸易额的扩大,中日宏观经济摩擦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近20年日本宏观经济数据,基于Fisher—Seater方法对货币长期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检验各经济变量单整性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货币变动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1990年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20年内,日本货币呈现中性,其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实际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4年~2015年的日本官方统计数据,对中国大陆赴日旅游人数及其占访日游客总数比例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陆客源将占日本入境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大陆客源对日本旅游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中日两国都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陈霞 《中国物价》2012,(9):32-35
产出缺口、潜在经济增长率等变量是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HP滤波法估算了中国、美国、日本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并由此算出了三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现中国的潜在产出低于美国和日本,但产出缺口波动幅度要小于两国,而且潜在增长率要高于美国和日本,说明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太平洋发生了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此次强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本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经济体,作为这次货币泛滥的因素之一,日本的地震会对其经济产生很严重的影响,通过对日本地震前后日本经济的分析、对比,并提出灾后如何进行经济复苏的问题,有助于应对日本经济破坏带给日本本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GTAP模型,从宏观与行业两个层面,模拟分析日欧自贸协议、美欧自贸协议、美日自贸协议以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地区)加入日本与美欧签订的自贸协议这4种情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分析了中国促进技术进步,以应对上述4种自贸协议影响的效果。结论如下:上述自贸协议不但引致中国的GDP、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和资本回流净收益率下降,外贸顺差扩大,还使得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与总产出水平下降,而且随着参与自贸协议国家(地区)数量的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受到的影响也随之扩大;中国促进技术进步,能够减轻甚至可以消除美日欧自贸协议对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经济博览     
中国调控经济让世界敏感上证指数今年1月27日跌破3000点,美联社连发两篇文章,第一篇是亚洲股市由于对中国的担心扩大跌幅,到北京时间当天下午欧洲股市开盘后,又出了第二篇世界股市由于对中国的担心扩大跌幅,路透社的标题则是中国收缩信贷重创全球股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空前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整体步入正轨并获得快速增长。自2012年至今,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中国经济的增速换挡期也是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之间具有相似性。通过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分析来探讨中日经济之间的趋同性,并从中获得启示,提出改善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李锋 《全球化》2020,(2):72-84,135,136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国经济从融入世界经济走向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带来重大机遇。2035年前中国外部发展环境有望总体保持和平稳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变,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继续崛起,构建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成为人类共同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加速互联互通。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更趋复杂,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新危机。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市场规模日益壮大,综合优势显著增强,将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经济发展新动能不足、世界级企业和品牌缺乏、能源瓶颈制约加剧和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在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应进一步调节其货币政策及经济政策。当前,世界经济需要中国在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作出更大贡献,如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对进口的控制,增加对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要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之间保持稳定性,需要制定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有效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波动对日本经济脉冲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理论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日双边经贸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冲击反应模型,在实证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中日间经济相互冲击的效果。同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各冲击因素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及其贡献率大小,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效果相当明显,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世界油价变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建模及数量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世界油价与我国GDP、进出口贸易IE、固定资产投资INV均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油价上涨对我国GDP和IE均表现为负面影响,且近期的影响大于远期,其中对IE的影响最大。针对如何加强我国石油经济安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社会未来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宁波市石化产业是该市最有条件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分析其发展循环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该市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日经贸合作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中日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日两个经济强国在经贸合作上产生的效用会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分析,运用非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和点预测,得出两国经贸合作存在较强相关性的结论。最后,对两国经贸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FDI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世界经济增长率下滑,我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长率上升,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经济增长率上升,我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长率下降,阻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本文对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充分验证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19.
李罗力 《全球化》2020,(2):25-39,13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唱衰”声中成长,不但没有崩溃,反而突飞猛进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唱衰中国经济的很多人只是照搬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简单片面地分析和判定中国经济。而中国经济能够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能力、居于世界前列的市场消费能力和潜力无穷的科技研发能力,这三者才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乃至长期可持续发展“基本面”的三大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近几百年的发展史,既有英国的盛极一时、美国的独霸世界、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前苏联和我国大上海的短期繁荣,也有英日经济的长期萧条、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前苏联的解体。国家的兴亡盛衰,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衰落与崛起的关键,在于一国能否认识和把握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正确认识和运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促进中国经济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