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国家颁布和实施了新公司法,鼓励和放松有关上市公司股利回购的政策,这就预示着我国股份回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起来。股份回购中有关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也得到广泛关注。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股市中的主要投资体——中小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了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适用于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章程变更、公司营业转让、受让和出租等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其行使的程序包括异议通知、提出请求、价格协商、估价诉讼.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确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为了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仅适用于公司合并与分立、公司章程变更、公司营业转让、受让和出租等公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其行使的程序包括异议通知、提出请求、价格协商、估价诉讼。 相似文献
4.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目的在于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公司合并、公司章程变更、公司重要资产转让、出租和置换等重大事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有严格的行使程序。国外对此大都有明确定。我国《公司法》中对此虽有明确规定,但不全面。应从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的具体事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行使程序、回购股份价格的确定办法、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争议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目的在于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公司合并、公司章程变更、公司重要资产转让、出租和置换等重大事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有严格的行使程序。国外对此大都有明确定。我国《公司法》中对此虽有明确规定,但不全面。应从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的具体事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行使程序、回购股份价格的确定办法、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争议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是一个制度形成和演进的过程,是产权明晰的资源所有者为了确立剩余分配规则、保护自己权益而进行的讨价还价过程。首先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分类,着重阐述和分析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剥夺方式,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13日沪深两市大幅下挫,沪市创12年来周最大跌幅13.84%,深成指破万点大关收9921.33点,上市公司股价"破发破净"的屡见不鲜。在上市公司股价低估的情况下,股份回购不失为上市公司维护公司形象和股东利益的有效措施。本文从股份回购对公司形象、股东利益、法律修订及监管措施、股份回购条件等方面对股份回购的作用与实施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满足公司面临重大决策时,保护异议股东利益的需求,通过了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的回购申请权.研究发现,股东利益的保护依旧面临着权利瑕疵股东利益保护不力、股权回购中资金来源不明确、股权回购中事前协议的认定无效性和不知情股东的利益保护不力的主要困境.切实保护股权回购中的股东利益,需要进一步明确权利行使条件、主体和回购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效应分析--兼论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回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股票市场成立以来曾发生过多次股份回购事件,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和会计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讨论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财富效应、绩效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对股份回购的一些思考,认为回购对股权分置的解决具有较为实质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股权结构、会计操纵与投资者保护--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股权结构、会计操纵与投资者保护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2004年横截面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在投资者保护缺乏的条件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会计操纵的概率负相关,控股股东的身份则与会计操纵的概率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一股独大并非没有益处,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的解决必须建立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否则将不利于公司治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股票回购在发达国家早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资本运作方式,而在我国却是一项金融创新的举措。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回购,虽刚刚起步,但亦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股票回购对我国资本市场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实践中存在较大的障碍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15.
16.
公司治理是近 30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 ,但人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经理行为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投资者保护的关注。随着以哈特为代表的新产权学派的兴起 ,特别是LLSV( 1 998)的实证数据使得人们把视角转为对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关注。我们发现 ,在投资者保护的研究框架下 ,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 ,以及它们对一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维系老顾客,满足顾客的期望,不断增加顾客的重购行为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顾客满意、顾客的品牌偏好、顾客的多样化追求倾向、替代品的吸引力和顾客感知的转换壁垒是影响顾客重购的主要因素。同时,在此基础上模仿了电子技术中的并联回路,建立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8.
顾客遗憾来源于消费者对不同企业产品或不同购买方案可感知价值的横向对比,遗憾感受程度受到交易情景因素如消费者决策现状、购买行为结果的可逆性以及对已购买产品的满意度的调节,同时会反过来影响顾客满意,最终影响顾客以后的购买行为。因此,它与顾客满意一起构成了影响消费者重购倾向的决定因素,企业在注重顾客保留和培养顾客忠诚时必须将二者同时考虑,做到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的并重。 相似文献
19.
20.
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各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适应客户关系管理对客户数据深入挖掘的需要出发,将客户分类为流动型客户和稳定型客户,流动型客户可分为高利润客户和低利润客户。对企业产品对流动型客户的占有率以及由该客户创造的效益选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和效益评估,有利于指导企业的运作,也有利于预测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