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反倾销措施产业救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1997年3月至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贸易、投资和产业数据集,以构建微观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反倾销措施通过影响涉案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涉案领域FDI最终作用于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的实际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跨越效应,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贸易仍然存在显著的救济作用;而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也极易引发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报复,反过来限制中国相关产品的总体出口;总体而言,尽管存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效应,但最终中国反倾销措施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制度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法律是世贸组织规则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公平贸易环境,保障国内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自1997年我国颁布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并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中国企业开始有了依法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但总体上国内企业和社会各界对世贸规则和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1997年3月-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涉案产品和国内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竞争性产业的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救济作用,但是贸易转移效应和上下游产业继发性损害效应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述产业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相关国外进口品实施反倾销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1999-2007年度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微观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对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竞争性产业内企业绩效的实际救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当年对进口竞争性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明显;第二,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果,总体而言,中国反倾销措施的肯定性仲裁结果会降低企业绩效,否定性仲裁结果会提升企业绩效。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在规制国外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同时,应以提高国内进口竞争性企业绩效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外反倾销已成为世界各国规范贸易秩序、保护本国产业的最主要政策工具。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反倾销政策和竞争战略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得出反倾销政策的企业救济效应通过企业竞争战略来实现的结论。文章进而基于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市场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对外反倾销起到了救济企业的作用,差异化战略是重要的正向中介,低成本战略与多元化战略则起负向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反倾销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私营和外资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产生显著救济作用,差异化战略在不同样本中均起正向中介作用,但低成本战略与多元化战略的有效性在不同企业类型下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外反倾销贸易救济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1997-2008年6月间的对外反倾销情况作了回顾与分析,并对其贸易救济效果作了评估。反倾销既是针对外国低价进口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以达到限制进口、提升产品价格、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的目的。但是,反倾销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引起国内该产业的关联产业、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此外,反倾销引起的贸易转移、以投资规避反倾销等负面效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抵销反倾销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19日,7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向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发起的"双反"调查,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相似文献   

8.
WTO《反倾销协议》和各国反倾销法对于反倾销实践中的损害确定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适用的都是第一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标准;而对第二条标准"实质性损害威胁"标准却鲜有适用;至于第三条标准,即"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的标准更是很少提及。但是,随着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以及中国国内新兴产业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在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中,还是在中国国内产业对外提起诉讼的反倾销案件中,适用"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标准的情况均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9.
一、"反倾销"基本概念 反倾销作为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机关根据国内受损产业的申请或调查机关的自行发起,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利益而对进口倾销产品所采取的一种贸易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2002—2008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入世后至2008年,美国反倾销呈现出"总体上减少,对中国激增;总体上分散,对中国集中"的局面,对华反倾销呈现出强烈的严酷性和歧视性特征。在这一时期内,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涉及化工业、钢铁业和机电业的案件占案件总数的比例接近80%,针对这三个行业的反倾销案件数、裁定损害状况和被征税率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反倾销税率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升级的态势,而针对中国的案件升级幅度显著高于全部案件的升级幅度。  相似文献   

11.
以2012年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案为研究对象,运用233家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年报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主动反倾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反倾销短期内显著提升被保护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种提升通过"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发挥作用。对此,从宏观和微观两层次分析对外反倾销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过程,构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以政府、行业和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反倾销发起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8—2011年中国基础化工产品反倾销案件海关HS八位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反倾销指控对象国进口市场份额的趋势中能发现明显的进口限制效应;从反倾销涉案产品进口单位价格的变动中能发现较强的价格效应;从无损害或撤诉结案案例相关变量的变化中能发现调查效应;从先后两次遭受反倾销调查产品的对象国与非对象国进口市场份额的走势中能揭示贸易转移效应的负面影响;通过贸易限制、价格变动、贸易转移等方面归纳了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突出了各种效应之间的联系,并设定实证模型对反倾销措施的直接经济效应进行检验,总体来看,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能够起到保护和救济国内产业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3.
加入 WTO十年来中国对外反倾销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1年加入WTO十年来,中国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对外实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将对十年来我国对外反倾销的实践做出总结分析。我国的反倾销实践在调查时间、调查的结果、反倾销税率、反倾销的国别与产品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既有共通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而在政策效果方面,我国的反倾销措施对于国内产业的救济和涉案产品的进口限制收效显著;同时,反倾销带来的进口转移、直接投资规避现象等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实施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增长迅速,反指控对象相对集中。我国实施反倾销调查产生的产业保护效应十分显著,表现为多数涉案产品价格回升,受损害产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反规避措施弱化了反倾销调查的保护效应。我国必须完善反规避调查的立法,强化商会代表企业组织反倾销申诉的职能,国内企业也要密切注意国外产品的倾销状况,增强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郝洁 《国际贸易》2012,(11):27-31
一、欧债危机下中欧贸易摩擦的新动向 (一)欧债危机后的欧洲对华贸易救济案件 2010年以来欧盟共对我国发起2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2010年发起11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8起反倾销调查,2起反补贴调查,1起保障措施调查。2011年欧盟对我国产品发起8起反倾销调查。2012年上半年欧盟已对我国产品发起6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4起反倾销调查,2起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16.
王旭 《北方经贸》2012,(10):16+18
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已经由企业的微观层面向政府政策的宏观层面发展,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保障措施的同时,反补贴调查案件的发起数也逐步增多,反补贴调查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反补贴调查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恶化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削弱我国产业竞争力;影响整个产业链;给政府、企业带来沉重的诉讼负担;易引起连锁反应,甚至会出现被其他国家滥用的趋势;"双反"调查对我国涉案产业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以及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外产业间产生更为激烈的竞争和冲突,这在客观上导致我国成为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发起国。目前,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和对外发起反倾销案件已呈现出涉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际因素导致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各国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纷纷采取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其中以“反倾销”为甚,且中国几乎成了众矢之的,深受其害。截至去年底,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76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影响了我国近20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2003年我国企业出口就遭遇反倾销案件47起,占全球该类案件总数的50%以上,涉案金额达18.75亿美元,比上年剧增了315%。2004年以来有增无减,立案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正成为全球反倾销的主要目标。若此现象继续蔓延,势必严重影响着我国外经…  相似文献   

19.
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贸易救济措施可能会将外国企业的合理竞争排除在国内市场之外,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减少。在加拿大贸易救济制度中,有一项独立的公共利益调查程序。公共利益调查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竞争问题。从1984年加拿大《特别进口措施法》颁布至今,加拿大共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61起,其中只有13个案件涉及竞争问题,因竞争问题而最终减征或免征贸易救济税的案件更少。在加拿大对华贸易救济调查中,只有一个案件提起了公共利益调查申请,但在开始阶段便被国际贸易法庭拒绝了,没能进入实质调查阶段。这一结果反映了加拿大贸易救济制度中考虑竞争问题的例外性。  相似文献   

20.
"双反"调查是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措施的合并使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其中,针对中国或涉及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在全球是最多的,中国早已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自2004年4月加拿大对我国出口的烧烤架发起首例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件开始,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