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出租车行业竞争性很强,对该行业进行的数量管制必然以社会福利的损失为代价,主要表现在:数量管制造成人为的垄断,给社会带来无谓的损失并形成高额的垄断租金;数量管制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对管制租金的争夺又导致出租车司机和管制主体之间的冲突;数量管制不能克服城市拥堵问题。取消出租车数量管制,可以避免由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增加社会就业,提高消费者的福利。  相似文献   

2.
我国铁路企业的价格管制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自然垄断特性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方法对铁路行业进行垄断维持基础上的价格管制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证,辨明铁路行业的价格管制对消费者,铁路企业和国家带来了极大损失。因此,放开行政性的价格管制,促进铁路行业的竞争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张红宝  唐要家 《中国物价》2010,(8):18-20,30
目前石油行业价格管制仍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方面价格管制给行业带来垄断暴利,另一方面价格管制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福利损失。本文对石油价格管制的行业垄断暴利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实际测算了行业的垄断利润;然后根据价格管制理论,对其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进行了实证测算,两者相加得出因价格管制产生的社会总成本,测算结果表明,价格管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高昂代价,产生了巨大社会成本;作者还对当前石油价格管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逆向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的增加量来制定更高的价格,即消费得越多,价格越高。特定条件下逆向二级价格歧视的实行对于厂商和消费者而言,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相应的也增加了厂商的收益,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并能持续增加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  相似文献   

5.
公用事业产品定价问题涉及全社会福利的提高和政府规制部门职能的转变,传统定价缺乏激励相容机制,即企业提高成本的福利损害与降低成本的福利提升都由消费者承担,企业不具备剩余索取权,因此不能产生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激励,代理者道德风险的发生不可避免,而RPI-X价格管制模式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公用事业企业经营行为的有效激励,是提高公用事业经营效率、增加公用事业社会剩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拉姆齐定价法”分析了我国阶梯电价改革方案,通过比较改革前后生产者剩余及消费者剩余,分析了电价改革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在肯定了阶梯电价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之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将阶梯电价与分时电价结合,以保证电价改革引起的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降至最小,尽量保证消费者利益不受影响,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论规制条件下垄断价格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圣保 《价格月刊》2007,(10):11-13
垄断行业一般是实行政府规制的行业,规则条件下垄断价格表现为规则价格。由于垄断厂商对成本信息的垄断,规制者和被规制者在成本信息方面极不对称,因而目前垄断行业普遍以成本加成方式制定的规制价格,成为垄断厂商攫取消费者剩余的手段。垄断者具有增加成本和虚报成本的冲动,迫使政府制定更高的规制价格,从而攫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和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分析收费公路存在自然垄断特性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定价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福利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收费公路价格管制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9.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实施价格管制的福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某些行业(如电信、航空等)自身特点的决定,自然垄断不可避免会存在。而垄断又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如何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对自然垄断行业实施管制,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利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比自然垄断行业在自主定价、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三种情况下社会福利状况的变化,认为,政府指导价是一种更好的政府价格管制方式,建议我国政府在借鉴国外价格管制思路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的价格管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产业的主要业务处于垄断状态,这些垄断业务的合理性需要结合该产业各业务领域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分析.本文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管道运输业务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而其他业务都是可竞争性的.可竞争性业务的垄断属于行政垄断,这种垄断导致了该产业的效率损失.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效率损失,本文设计了三种市场结构重组模式,即接入管制模式、所有权分离模式和联网互利模式.这些市场结构重组模式各有优缺点,结合我国石油产业实际,本文认为接入管制模式是目前的最佳模式.为了提高接入管制模式的重组效果,文章配套设计了中国石油产业重组后的分类管制政策,包括分类进入管制政策、分类价格管制政策和分类布局不同所有制企业政策.  相似文献   

11.
彭武汉 《价格月刊》2007,(12):28-30
垄断高价的主要形式有价格联盟、自然垄断高价、行政垄断高价等。垄断高价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分配不公、损害消费者利益。要治理垄断高价,首先要破除垄断,包括拆分垄断企业、放开经营环节、鼓励自由竞争等;其次要通过对自然垄断产品实行政府定价、禁止价格联盟、取缔行政垄断高价等措施直接进行管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就政府对垄断企业价格管制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管制使一部分商品价值落入公共领域,引起人们的争抢,造成了租金耗散。管制稀释了生产者的产权,降低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他们会降低商品的产量和质量。管制使消费者支付了更多的额外成本,浪费了社会资源。管制给政府官员带来寻租空间,却损害了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
企业借助算法技术挖掘消费者信息数据,提高产品议价能力,结合自由推进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但这并不代表消费者剩余也会下降。转换成本需要借助优势算法形成技术壁垒,进而锁定消费者,强化企业初期竞争。针对互联网平台价格歧视行为,由于福利效应的不确定性以及执法程序尚未明确,因此,从数字正义视角分析福利损益算法议价及向善治理,通过分析大数据价格歧视、企业定价以及社会福利效应,基于数字正义视角作为基础,研究治理问题。通过向善治理数字经济的提出,确保大数据经济时代的公平性、公正性,符合道德伦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用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弱化了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导致企业效率低下,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在公用事业领域全面实施反价格垄断,通过减少行政审批、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不同的定价模式、健全价格听证制度、建立统一的价格管制机构以及完善相关立法等举措,促进公用企业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政府价格管制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其中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问题是政府价格管制研究的核心.该不该管制以及如何管制一直是政府面临的两大问题.根据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理论,自然垄断的类型可区分为强、弱自然垄断,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应遵循成本约束、有利企业、投资增长、确定适当管理价格调整周期原则,以经济原理为原则,通过区域间比较竞争规制方式制定价格,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价格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然垄断经济特性的政府规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包括成本的弱增性和可维持性。政府一方面要通过价格规制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掠夺大量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要通过行业规制维护自然垄断的可维持性。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慎用拆分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垄断产业的价格管制及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后,我国政府对垄断产业的价格管制,在相当程度上是出于政治考虑而不是按照经济原理来管制价格.因此,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使大多数居民在工资增长速度较低情况下仍能提高生活水平,就不得不对垄断产业制定较低的价格.这种价格通常不仅低于平均成本,而且低于边际成本.因此,政府要负担巨额的亏损.这种违背经济原理而偏重政治的价格管理体制,不仅缺乏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刺激,难以挖掘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而且政府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者,由于受财政支出的限制,无力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造成供应能力与需求上的缺口.直到1992年共缺电1489亿千瓦时,因缺电而损失工业产值高达7296亿元.  相似文献   

18.
公用事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由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定价。政府进行价格管制有保障社会公平、抑制垄断价格、提高企业效率等作用。目前我国公用事业价格管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应该对公用事业企业建立成本约束机制、构建合适的价格管制模型、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对价格管制机构进行监督、逐步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自然垄断给社会带来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垄断利润也被人们看成是不公平,为此,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进行管制。价格管制是政府实施管制的有利手段。本文主要对价格管制的方式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明晰价格管制的若干问题,从而为目前社会热议的反价格垄断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城市低收入人口的居住需要,我国大规模的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因为其建设必须由政府进行补贴,具有明显的公共福利特征,这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干预。而价格管制是政府满足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实现财政资金利用效能最大化的有效手段。这意味着,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过程中,政府以公共福利为目标的管制,必然与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企业形成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