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学生信仰问题是目前社会和高校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未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文章提出必须把信仰观教育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并探讨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商》2015,(39)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确立乃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时期。当前的社会思潮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抵消作用。因此,必须着力分析影响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社会思潮,把握其负面影响,积极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个人成长成才、完善自身的“生存智慧”,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成伟大而崇高使命、实现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旗帜和灵魂。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信仰危机十分令人担忧,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应有职责。  相似文献   

4.
张心慧 《致富时代》2011,(9):239-24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供了新理念。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念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关键是在通俗化、形象化、现代化上下功夫,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应该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6.
刘淼静 《中国市场》2012,(41):137-138,144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其实质和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首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朱丽颖 《中国市场》2014,(52):198-199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在整体上呈现日趋升温的态势,同时在宗教信仰认知、宗教信仰实践以及信教原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男女大学生性别的群体性差异。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视大学生正确性别观念的培养,引入性别差异教育的视角,进行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并且积极引导男女大学生宗教信仰健康发展,方能提升高校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人类强大的内在精神支柱,在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量所在。通过调查研究,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并结合社会、家庭、学校以及网络提出对策和建议。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关乎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国家和民族兴旺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是一门公共基础理论课、必修课,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对高校“两课”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新的“05课程方案”所产生的新的变化,本文针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以教学改革为研究重点,力求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商》2014,(3)
作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既是培养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以"哲学方式"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如何改进哲学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高校哲学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高校目前开设的公共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课程的开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这门课程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内容较多,教学跨度也比较大,想把这门课教好不但需要老师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还需具备把这些理论知识以较易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所以大多数老师会选择进行案例教学,本文旨在讨论案例选择上的一些问题,以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唐琪 《商》2014,(3):229-229,220
作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既是培养大学生哲学素养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以“哲学方式”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如何改进哲学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高校哲学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信仰关乎到能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遇到了信仰弱化乃至危机的难题,这给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大学生信仰培育中有不少好的经验,但也存在着课堂教学的知识与信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信仰培育的主体与客体等接轨问题。要使大学生信仰培育取得有效成果,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方式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培育的具体方式上,要积极构建希望培育、自信培育、能力培育、效用培育四大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仪式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载体,能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记忆,激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从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思"、"情"和"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署办公)下设4个专业系、4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1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前设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此外,哲学专业已经获得批准,将于2009年开始招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研室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王越芬  吴琼 《北方经贸》2011,(3):151-152
对高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网络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高校教育“去功利化”;改变单一教育模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阵地等对策,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曹莹 《消费导刊》2010,(5):140-140
马克思主义人学贯彻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当代渐渐凸显出来,是对人所作的高层次的思考。马克思人学内涵十分丰富,其关于的人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基础入手,从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全面发展性为切入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都是为了培养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效果上相互促进。《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途径,强化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政治理论渗透,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3)
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重点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学习去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唐文艳 《商》2015,(2):205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结构陷入时代困境。本文从当前高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出发,对信仰教育内容结构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