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我国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强大的就业压力.贸易政策也要把追求就业增长和就业质量提高作为其核心目标.加工贸易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与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相结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为我们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蓝领工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我们要正确认识加工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证实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就业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的外贸就业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出口的就业效应均为正,进口的就业效应在东、中部不显著,但在西部则显著为负并在荬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建筑业面板数据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并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从全国来看,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具有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正效应部分是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超过该阈值,提高最低工资则增加就业.目前,提高最低工资有利于就业,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0-2009年间省级非农GDP和非农就业人员的数据,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具有相异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地区,其就业弹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区域就业弹性的非均衡下降导致了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量企业“走出去”,ODI对我国国内的就业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决策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0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总体来看,ODI对我国国内就业产生替代效应;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来看,高收入地区ODI对国内就业产生补充效应,中等收入地区ODI对国内就业具有替代效应,低收入地区ODI对国内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从不同教育水平地区来看,高教育水平地区ODI对国内的就业表现为补充效应,而中等教育水平和低教育水平地区ODI对国内的就业表现为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水平能正向显著影响ODI的就业弹性,收入水平对ODI的就业弹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工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80-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净出口值和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它们两者之间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净出口值变化是导致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因此,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改善我国就业状况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1996~2006年中国大陆7个台资比较聚集的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台商投资中国大陆对大陆就业的影响.对1996~2006年的整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资的进入对大陆的就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分阶段估计发现,1996~2000年期间,台资对大陆就业促进效应是显著的;然而,2001~2006年期间台资对大陆就业的促进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睿 《江苏商论》2013,(4):3-11
流通产业因其自身的特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较强,但由于从业人员规模、产值增长速度、产业内部产值和就业构成比例的偏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部及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对于就业吸纳能力有所不同。本文在简要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吸纳力关联机理的基础上,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产值、就业和企业法人数为主要考察变量,对流通产业就业吸纳力做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发达地区的流通产业产值和就业对总体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强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限额以上企业法人数对总体就业吸纳呈现负向影响,且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具体的计量检验与分析,为今后学术界对于流通产业就业吸纳力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东加工贸易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妮佳 《商业时代》2007,(6):106-107
本文从分析就业弹性入手,指出加工贸易的发展能带动区域就业岗位的增加,并以广东省的实践为例,分别从广东从业人员的构成以及工资水平方面证明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对吸纳就业人口的贡献。最后从产业结构角度论述了未来就业人口在加工贸易领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发挥普惠金融的减贫作用是脱贫攻坚战场上必不可少的利刃。提出新的计算普惠金融指数的方法,以个体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赋予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影响,使构造出的普惠金融指数用于计量分析成为可能。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6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计量赋权法计算出的普惠金融指数对信息的利用更具有效率。在控制内生问题后,动态面板和静态面板的估计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增加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财政支出占比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与收入差距之间没有明确关系;现代部门的发展并不是有损于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1.
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以1993-2007年间立案的188起国际反补贴案件6位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反补贴申诉会导致涉案产品的进口从被诉国转移到非被诉国,其中墨西哥、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较大;相比无税结案,征税结案的情况下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更大,即对被诉国的出口的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94-2008年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大陆台商投资集中地区与台湾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陆台商投资集中地区的对台出口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自台进口则对其就业具有挤出效应,而且自台进口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大于出口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另外,台商投资集中地区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明显大于对台出口的就业效应。资本产出比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在台商投资集中地区存在一定程度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一个扩展的劳动力需求动态计量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检验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国内需求对制造业就业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的就业影响效应大于国内需求;进口渗透以及出口导向引起的生产率变化对就业有消极作用,但都不显著;劳动力市场刚性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cle applies generalized gravity models to analyze Bangladesh's bilateral trade pattern using the panel data estimation technique.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Bangladesh's trade is positively determined by the size of the economies,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differential and openness of the trading countries. Bangladesh's exports are positively determined by its income, partner countries' total import demand and openness, but negatively determined by partner countries' income and domestic inflation. Bangladesh's imports are positively determined by income of trading countries and degree of openness of the partner countries and negatively determined by partner countries' inflation. Transportation costs affect Bangladesh's trade negatively.  相似文献   

15.
王文娟 《财贸研究》2012,23(5):38-45
利用1992-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贸易影响环境的结构效应和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考察贸易对中国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来自贸易自身的结构因素,还是来自贸易所引起的其他经济因素变化.结果显示: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贸易的结构效应和总效应均提高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同地区贸易—环境结构效应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收入较低地区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结构效应亦较小,贸易—环境结构效应较大的地区相对收入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论上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以非洲33个国家为样本,运用2002~2006年的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创造中非合作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工业品贸易对工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工业品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其中出口是拉动就业的主要因素,进口对就业影响不明显。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进口对就业的冲击效应逐步显现。因此,要实现贸易与就业的均衡增长,就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的比较优势,提升出口的就业拉动效应和降低进口的冲击影响,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熊妍婷 《财贸研究》2011,22(6):70-75
在同时纳入能耗、贸易、经济增长的框架下,应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等检验中国能源消费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短期动态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中国出口与能耗、进口与能耗间均存在双向正向作用;长期均衡关系估计显示,中国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贸易每增长1%,分别带来人均能耗0.103%和0.09%的增加,人均能耗对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的长期弹性均约为0.5。可以认为,中国出口会增加能源消耗,进口并没有降低能源消耗,在目前的贸易模式下,节能减排会降低出口扩张的速度。因此,中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应该与贸易政策相互协调,从而保证对外贸易的稳步增长和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