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巴塞尔协议将银行操作风险纳入到商业银行的风险准备金计量与监管中,银行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这三大类,而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本文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选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十二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数据,建立了净利推到模型,从净利润这一视角全面的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而提出对策来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巴塞尔协议将银行操作风险纳入到商业银行的风险准备金计量与监管中,银行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这三大类,而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本文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选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十二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数据,建立了净利推到模型,从净利润这一视角全面的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而提出对策来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跨国监管网络\"的典范,理应具有政治中立的特点,但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资本协议Ⅰ、资本协议Ⅱ,还是新近推出的资本协议Ⅲ,都深受国际关系和大国政治的影响,其本质上还是政治博弈的产物。各国对资本协议实施水平参差不齐,概与国内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环境密切相关。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宜对资本协议Ⅲ的实施采取理性审慎的态度,实施的程度和步伐应与国内监管环境相适应,防止对中国银行的中长期盈利性和国际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珊 《市场论坛》2003,(8):40-41
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监管问题和<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并就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监管模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资本要求,商业银行为能保持业务经营的盈利能力必须大力推动金融创新,而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不可小觑,监管当局应在予以充分重视的同时不断推进金融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6.
马棪 《商》2013,(15):126-126
自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商业银行都在寻求更加行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手段。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提出了针对流动性风险的两个量化指标以及四个监测工具。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流动性监管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新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改善流动性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了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监管问题和《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并就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监管模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量化进而管理是商业银行适应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和风险管理趋势的必然选择。而对操作风险进行度量又是有效管理操作风险的前提之一。采用自上而下模型中的收入模型对国内两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了收入模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操作风险的大小以及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较严重的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9.
周灵娇 《中国市场》2013,(30):29-31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多数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序列呈现尖峰厚尾的非正态分布,波动率具有聚集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因此传统的基于正态分布的VaR和ES模型无法有效捕捉收益率序列的尾部信息,忽视了波动的时变性,从而低估金融资产存在的风险。考虑到金融资产收益序列的时变性和尖峰厚尾的特点,本文采用FIGARCH模型与极值理论中的EV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市场风险,并进行有效合理的度量。通过比较分析与返回检验发现,基于FIGARCH-EVT模型的风险度量方法要明显优于传统的纯极值理论方法和GARCH-EVT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爆发后,被各国普遍视为防范银行风险圭臬的巴塞尔协议暴露出一系列缺陷,现有资本监管框架并不能完全覆盖银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作为应运而生的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更高的资本监管标准,势必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巴塞尔Ⅲ对资本监管制度的改进及其实施后将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为新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Ⅲ以资本要求、监管检查、市场约束为三大支柱,主要侧重第一支柱的改革,在重视资本监管的同时,将流动性风险提升到信用风险同等重要的高度;在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上也有所调整,引入了宏观审慎监管,将其与微观监管手段相结合。中国银行监管当局明确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兼顾、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的改革方向,并提出同步推进实施巴塞尔Ⅱ和巴塞尔Ⅲ。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复苏强劲,为中国银行业顺利推行巴塞尔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损失较小、其自身各项经济指标相对稳健也为推行巴塞尔Ⅲ创立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但是当前监管工具和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仍会影响巴塞尔Ⅲ实施的进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完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制度框架,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健的重要举措。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重在明晰宏观审慎的主要监管主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框架、制定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特别是要注重处理好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正晓 《国际经贸探索》2003,19(5):33-36,44
对美、日、德、英、法等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综合监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金融监管的主流模式,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加入WTO后来自金融强国的激烈竞争,作者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Basel III in Mauritius. Findings show that although Mauritian banks are well-capitalized and carry excess liquidity, they will have to restructure their balance sheets by incorporating highly liquid assets such as government securities. While Basel III will foster greater financial stability, this will translate into lower supply of credit, higher cost of credit and lower returns with potential strains on SME lending. Similarly, Bank of Mauritius’s ability to control credit growth will be hindered because banks’ existing leverage ratios are already higher than the stipulated minimum leverage ratio of 3%. To harness the full benefits of the reforms, additional measures tailored to the specificities of the Mauritian economy will be needed. Other challenges prevail like establishing robust data management, risk methodologies, reporting systems and IT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identifying the timing and the size of the 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 Local banks anticipate Basel IV in the coming years as a refined tool.  相似文献   

15.
完善现代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金融安全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在发展壮大金融产业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文章指出,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扩大就业特别是鼓励创业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完善金融体系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文章强调,通过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保证。文章对如何加快金融产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要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二是要制定一个金融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整体规划;三是要尽快把我国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四是要调整银行组织结构;五是要重视发展保险业;六是要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6.
王千红  张万朋 《商业研究》2004,30(24):24-27
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一国的商业银行能否稳健经营与高效运行关系到经济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金融也将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竞争中 ,金融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并在深度、广度上得以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研究对银行业实施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探询银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 ,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走出面对金融监管的误区 ,唤起我国商业银行审慎、稳健经营的内生性和积极性 ,无论是对于当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提高 ,还是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已初步实践混业经营,造成分业监管不太适应我国金融业 的现状,为了应对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形势的最新变化,金融统一监管将成为一种必然,我国最终会 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忠华 《商业研究》2005,(14):53-55
为了获得财务杠杆利益,我国企业经常会负债经营,财务风险也因此产生。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决策失误、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等。企业管理者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性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现金性筹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出现的问题进行法律分析 ,着重从明确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目标 ,重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规范法规体系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加强金融监管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认为,应当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息比较充分、风险相对较低的优势,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多种金融机构明确分工、共同竞争、有效满足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允许并倡导具有多样性的地区模式,不搞千篇一律、全国统一的农村合作金融模式;政府应保持必要的低限度的介入,通过立法建设来推动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