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rategic innovation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fundamental reconceptualization of business models and the reshaping of existing markets by breaking the rules and changing the nature of competition. This paper traces the notion of strategic innovation in the literature, offers corporate examples from Amazon.com and Swatch to illustrate key drivers and outcomes of strategic innovation, and synthesizes the insights gained in a Multiple Indicator–MultIple Causes (MIMIC) model. The model offers a formal specification of the strategic innovation construct and provides conceptual guidance for its operatio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mpir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3.
2002~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002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高增长.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是: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投资快速增长和出口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作者认为物质产品领域内需不足是客观规律造成的,最终消费的物质面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明显,物质产品供给过剩的重要原因是当代技术进步太快的结果,而第三产业内需不足是制度性的,并且是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六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事后研究方法和事前研究方法,贸易引力模型和经济增长模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研究中主要的事后研究方法。阐述了贸易引力模型的提出、一般形式、细化和扩展、在区域一体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缺陷以及经济增长模型的产生、应用和发展,以助于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5.
巫媛莹 《北方经贸》2021,(3):145-148
经济增长一直是世界各国永恒的话题。国内现阶段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显著,因此探究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问题。研究通过构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内生增长模型,探究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Barro回归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三十年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消费升级等反映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演变的部分持续效应较强,在持续增长前期占总贡献的40%,到后期占80%;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科技等投入要素部分持续效应较弱,前期占总贡献的60%,后期只占20%;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持续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研究同时发现,后发优势的作用是显著的,但呈现L型曲线。  相似文献   

7.
    
As well‐known, the canonical Neo‐Kaleckian growth model fails to reconcile actual and normal rates of utilization in equilibrium. Some recent contributions revive an old proposal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making the normal rate of utilization an endogenous variable that converges to the actual utilization rate—justifying it with new, micro‐founded premises. We argue that these new justifications for the convergence of normal to actual utilization do not stand closer scrutiny. First, the proposed microeconomic model relies on various restrictive assumptions, some of which are mutually inconsistent. Second, the derivation of the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from the microeconomic analysis involves a logical leap that can be justified only by a very arbitrary assumption with little economic justific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the way in which this mechanism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Neo‐Kaleckian growth model by proposers of this approach. We show that, even if one puts aside, 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the first two points, the existence of autonomous components of demand is sufficient to invalidate the resulting macroeconomic model.  相似文献   

8.
孙芳 《北方经贸》2009,(4):48-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蓬勃发展,世贸组织规则,具备合适的广度和深度。可盟分别与中日韩合作,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具体途径。但经济迅速.自由贸区建设、须符以考虑二为一展亚易化发东贸小贸以由最经所自本边,亚成多强东、国加动化各步推大亚一,最东进的益于性行利由赖可的。依的区慢和要易缓性必贸程补是由进互建自化的构争体济区力摘一经易要合东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不断扩大,基于鼓励消费的独特作用,消费信贷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青海省1995—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包括消费信贷余额与GDP,使用VAR模型来论证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表明,青海省消费信贷的发展确实会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消费信贷对经...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理论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们不断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领域,而真正能够把自己的主张理论化、体系化的,就要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算起。从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派所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当今盛行的内生增长模型以及制度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与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相比较,马歇尔的经济增长理论最明显的区别之处就是在考虑市场的时候,加入了需求方面的思考,并且在方法论中主要利用了主观主义以及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的方法,使人们注意到,生产并不是一切,只有供求平衡才能把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分配到最适宜的地方,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国内劳动力优势的降低(包括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劳动力价格成本的提高、三农政策所导致的民工返城现象的缓解等)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国际产业三次转移中发达国家的优势积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关于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模型,先总体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以某一地区(苏州)为例,具体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巨额贸易逆差下实行了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金融角度详细分析了美国依据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从产业角度探讨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产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对“悖论”解释的合理性;从宏观政策角度解析了美国“双赤字”并存的必然原因。本文认为,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使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潜在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势必对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中国外汇储备及内外经济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虞斌 《财经论丛》2010,(1):7-11
本文利用浙江省1978-2008年的第一、二、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运用VAR模型侧重考察了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第三产业变动在长期上对国民经济的动态冲击和贡献度最大,第二产业变动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动态冲击和贡献度最大;从效率角度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西省2001—2010年外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外商投资带来的产业转移与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产业转移不断推进有力的促进了江西省经济的发展。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振宏 《商业研究》2003,(15):81-83
国民经济内外均衡涉及到如何处理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关系问题。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或顺差的关键点之一。我国和拉美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往往造成经济大幅波动和其他一些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戚蕾  张莉 《江苏商论》2013,(6):73-76
无锡是中国东部经济重镇,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计算无锡2006-2011年间GDP与三次产业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与其内部行业关联度。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对三次产业拉动作用较大的分别是,一产:农业、渔业;二产:工业;三产:批发与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根据结果分析,要加快无锡经济增长,必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效化、高新化、高端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庆市各区县1999-2010年的经济数据,从个体及时间两方面,分析重庆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从而解释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而对产业结构布局提出一些建议:集中资金技术、人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加大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循环经济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的范畴。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新认识,通过全面分析、梳理经济增长理论,从主流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提出应通过政府的有效制度规制,将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生产函数中,依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解决经济增长中的资源与环境瓶颈,长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外汇储备供需失衡框架下货币需求长、短期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了1980-2008年我国货币供需失衡与失衡调整①。结果表明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的变化同宏观经济的波动方向大体一致,外汇储备的积累行为导致的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加剧了货币供需失衡的程度,并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过程中调整速度明显过慢。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经济活动,无不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内发生和展开。一方面,企业对生产区位的选择和聚集,形成了经济的具体空间结构;另一方面,既定的空间结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对生产区位的选择。文章通过对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梳理,比较分析了三个主要的空间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聚集、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空间经济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应该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